分享

“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是因为的意思吗?

 子夏故坛藏书馆 2024-05-14 发布于山西

唐代诗人杜牧有首诗叫《山行》。诗云:“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很有名,很久以前就已经被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作为必学古诗词之一。这首诗中有个“坐”字,标准的解释是“因为”的意思。笔者在接受义务教育时,就对这种解释感到莫名其妙,只是被动地把它作为标准答案,以应付考试而已。现在已快到退休的年龄,再不用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了,于是未免对该字深究一番,正式对权威解释提出质疑。

笔者认为,任何汉字都有本义,然后从本义引申、衍生出诸多意义。不过,无论是引申义还是衍生义,都与本义有密切的联系。即使是转注或假借(通假),也应该与原字有形体或读音上的近似,不可能凭空产生出与原字本义毫无关联的意义来。甲骨文的“坐”,就是人在席上跪跽的形态。本义是指人止息时的一种姿态,与行相对。引申为驻足、停歇、停留、逗留、止步不前等义,再引申而泛指局限于某个空间内而不作行动。比如“坐牢”就是指行动局限于监牢内。再如“连坐”就是指因受别人的牵连和影响,被一同划入涉事的范围内而不能置身于事外。“坐”的本义再如何广泛地引申,好像也与“因为”的意思关联不上,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再说,古诗词中偶有表原因的字,一般也是用“缘”字而不是“坐”字,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如果把“缘”字换成“坐”字,无疑是荒唐可笑的。故把“坐”字解释为“因为”,当是权威学者的主观臆想,凭空杜撰,毫无根据可言。

既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不能解释为“因为”的意思,那么该当如何解释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逗留”的意思,就是表示诗人的行动局限于这片枫林中,留恋往返,不忍离去。“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的正常语序应该是“停车坐晚爱枫林”,意思就是中途停下车来,在这里逗留了很长时间,乃至于弄得时间很晚了,(竞误了去山中白云深处探访友人的正事),这都怪我太爱这片枫林的景色了啊!这句诗所要突出表达的就是诗人深爱这片枫林的思想感情。诗人本来是要去“白云深处”探访友人的,但中途留恋于枫林之美,竞不顾友人家在白云深处,路途尚远,山路崎岖,竞兀自停下车来,逗留到很晚。诗人之所以把“晚”字置于句末,就是为特意强调这个“晚”字。因为不强调“晚”字,就不足以突出一个“爱”字,也不足以突出枫林之“美”!哈哈哈,诗人亦真可谓是重景轻友啊!不过这也正是文人特有的雅趣啊!无雅不成诗嘛。

“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准算是解释通了,但还是有许多学者固执己见,认为“坐”字就有因为的意思,并又举出汉乐府诗《陌上桑》中的句子来佐证。《陌上桑》中有“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的句子,学者们认为这里的“坐”别无它解,就是因为的意思。事实上,这里的“坐”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完全是一个意思,都是表示停留下来,止步不前。只不过《山行》中杜牧停下来的是车,观赏的是枫林,耽误的是访友;而《陌上桑》中农人停下来的是劳作,观看的是美女,耽误的农活。“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句诗翻译成白话,就是农人回家后互相埋怨责怪误了农活,但是他们停下劳作看美女罗敷却饱了眼福。有得必有失,美女和农活不可得兼,舍农活而取美女者也。农人“相怨怒”的原因,不是看了美女,而是误了农活。当然误了农活的原因,才是因为只顾着看美女了。如果他们“相怨怒”是因为看美女,那他们为何是“归来”才“相怨怒”,而不是在田间当场就“相怨怒”呢?如果这里把“坐”解释为“因为”而不用其停留的意思,一是不合情理,二是不能突出农人误了农活的原因是他们为看美女而停止了劳作,而不是边干活边看美女。如果干活和看美女两不误,那还有什么可怨怒的呢?

“坐”在古文、古诗词中最常用的意项就是止步不前,与“行”相对。故句中凡是有描述停下啥来的情景的,“坐”就取与“行”相对的意项。“停车坐爱枫林晚”句中描述的是停车,车停则人不行也。“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句中,“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描述的就是停下了手中的农活。停下农活,不犁不锄则农人不前行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人爱枫林之美,农人爱罗敷之美,因爱而逗留不前行者,人之常情也。一个“坐”字,生动地描述了这种逗留而不前行的状态。如果把“坐”解释为因为的意思,整个诗都会变得索然寡味!坐与行相对,这是把握“坐”字意义的柄手。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再举出如下一些例子,供大家参考细究:

1、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出自唐·韦庄《钟陵夜阑作》

2、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出自唐·孟浩然《春情》

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王维《终南别业》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自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出自《周礼·考工记》

这些例子中,“坐”皆与“行”相对,就是驻足不行,止步不前的意思。最后我想再次强调,“坐”根本没有“因为”的意思,大家不要再以讹传讹了。为国学之正本清源计,我们大家都有必要、都有责任,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往圣继绝学。一旦发现讹误,只要有详实确凿的证据和充分的理由,就要及时纠正,以正确传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子夏故坛撰于2024.5.10

(本文共约2150余字,子夏故坛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