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吴亚明 || 悼方良先生

 潇湘原创之家 2024-05-15 发布于湖南

悼方良先生


 作者:吴亚明

  

今天上午有文友发信息告诉我,方良先生去世了,我不敢相信,因为他前不久诗中说“阎王不收清贫客”,四月份,他在省城医院住了十几天院,“鬼门关前走一遭”,我以为是新冠肺炎后遗症,因为他得新冠肺炎时很严重,所以没有多问,只是为他出院送上了祝福。

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迫不及待找朋友核实,结果一致,方良先生的确是去世了。这一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让我震撼,让我痛心!

我们虽然都是长寿街人,相识不久,早先只是耳闻,他会写诗,是长寿诗联社的元老之一,偶尔读过他跟郑楷玉,邓光圣,方典义,胡瓜等老师和唱的诗作,因为我不喜欢写古诗词,便不太放在心上。况且,那几个人都是我的长辈,个人认为吟诗作对,是那种古板的老学究所为的事,脑海里总浮现长袍马褂,摇头晃脑的情形。我想方良先生应该年龄也不小了。我还年轻,就没想到去结识方良先生。

再次读到他的作品是在潇湘原创平台,他写散文,文笔很老辣,揭露人性的丑恶很尖锐,对文革的反思针针见血,他的文风,像他的头像的头发一样,根根向上,没有半根是苟且的。如今这种态度鲜明的文人真不多了。

他的作品对我的胃口,我喜欢,但我没有贸然加他做微友。因为他在长寿街名气很大,而我只是退休以后才回到老家,在写作上是个新兵蛋子,彼此又不认识,不敢冒失。直到2022年四月份,喻奇驹老师找到我,说希望我给方良先生的传记文学作品《余虎恩》做校对,余虎恩是一个有争议人物,是晚清的名将,跟随曾国藩征讨太平天国,剿灭捻军,收复新疆,建立了赫赫功勋。太平天国毕竟还是定性农民起义,捻军是少数民族起义,这两块还是禁区,方良先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可嘉。第一稿被人弄丢,又花了两年多时间坚持重写,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可贵。我很感动,欣然答应做《余虎恩》的校对。不久,方良先生加了我的微信,感谢我对他的支持,我们成了微友。2022年10月30日,他的《余虎恩》在长寿街举行隆重的发行仪式,会上我见到了方良先生本人,跟我想象中完全不同,个头不高,光头,皮肤黝黑,脸上皱纹很多,就像烈日下,田地间刚上岸的农民,发行发布会很成功,有县宣传部,文体旅广局,长寿镇的领导,余氏宗族负责人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我有幸在会上谈了感受。那天文友骚客,济济一堂,空前热闹。晚上方良先生在长寿酒店设宴酬谢文友,方良先生很兴奋,频频举杯敬酒(饮料)。之后我们到了方绪南老师家,他赠了我一本他的散文集。我调侃说,你的两个笔名先后是《若英堂主》、《莞香堂主》,不由得让人想起江湖上堂口的堂主,高大威猛形象,想不到你这个堂主是这等模样,他憨厚嘿嘿一笑,没有解释。我又问他怎么混得头发也没有了,成了光珠脑。他说做过假发,很麻烦的,把为数不多的真发也搭进去了,索性剃了光头,劝我不要做假发上当受骗。我们没有谈文学,毕竟不再是做文学梦的年龄了,我们谈生活,从中了解到,方良先生高中毕业后,当过兵,教过民办,搞过雕刻,种过田,现在在东莞做保安,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他还只有六十出头,看上去比我还苍老,条条皱纹里写满了沧桑。我们聊到很晚,才在火烧坪依依不舍分手,他说明天要返回东莞上班。

不几天,吴明宗大哥建了一个群,取名《兄弟欢聚》,一共八人,旨在弘扬长寿传统文化,方良先生也在其中,我们网上交流慢慢多了起来。有文友告诉我,方良因为写文章得罪过人,文中人物的后人找他麻烦,要打官司,还是方老师出面调解,才算摆平了。后来他的文章虽然不再是真实姓名,如“林某某”写成“木某某”,别人一看就知道写谁,我劝他隐晦一点,他说就是要让当事人知道,否则写作就没有意义。他还进一步说,小说可以虚构,散文必须真实,我不认同他的观点,但也不喜欢争论。他后来的文章一如既往,让有些人很不舒服,他自己也受气。他就是如此耿直,没有半点弯弯绕,臭脾气。

他很较真,在网络上读了文章《1949年,衣衫褴楼的朱引梅找到政府:我不乞讨,我找县委书记》他跟我说此文不真实,朱引梅不可能怀揣十六两黄金亡命天涯,经过重重封锁,十几年后找到政府上交黄金。我告诉他,这是讹传,已得到了纠正,不是黄金,是银票。他很愤怒,说这种文章太不严肃了。

去年上半年,黄欢冬邀请我们几个文友去咏生采风,我写了一篇文章《掀起你的盖头来》发在潇湘原创平台,方良先生很兴奋说,他在咏生的杜庄小学教过书,那个地方原来属于长寿邵阳公社,后划拨给了嘉义咏生乡,他说很想再去看一看那里的变化。原来的杜庄贫瘠,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但方良先生对那里是有感情的,他的文章里有记载。我们相约等他回来后,几个人走老路,陪方良先生重游故地,龚春林做开路先锋,用钩刀披荆斩棘,我们尾随其后,听方良先生讲故事。我们时时盼望方良先生南归,为他摆宴接风,然后去杜庄,没想到这一简单的愿望都没实现,方良先生就驾鹤西去,火烧坪一别竟成了永诀。

有的人交往了一辈子不走心,如同陌人,有的人一面之缘却能让人铭记一辈子,方良先生属于后者。

惜哉,方良先生带着满腹的文采去了天国,痛哉,我们失去了一个兄弟!

  

作者简介

吴亚明,退休教师,平江长寿人。

图片:何志贤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