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学大寨”十四年,学到最后大寨居然学了小岗模式

 新用户18032794 2024-05-15 发布于河北

从1964年开始,我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时间长达十四五年,到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停止。大家咋一看这个标题,好像逻辑上说不通,大寨模式和小岗模式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模式,为什么说后面我说大寨村还是学习的小岗村的模式呢?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仔细分析分析。

“农业学大寨”十四年,学到最后大寨居然学了小岗模式

农业学大寨运动

01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大寨精神”绝对值得我们学习

大寨村原本山西昔阳县一个小生产队,地处太行山区,土地贫瘠,从1953年开始,在其能人陈永贵的带领下,积极兴修水利,把山沟变成良田,尤其是把坡地变成梯田,农民在战天斗地精神感召下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产量大幅度提高,在当时全国粮食都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但就这点来说,陈永贵功不可没。

“农业学大寨”十四年,学到最后大寨居然学了小岗模式

能人 陈永贵

02 大寨村出现的一些问题

周总理曾经对大寨村模式亲自对陈永贵提出过几次批评,1965年,周总理批评陈永贵在树木问题上违反了科学规律,大寨村种树的品种应该和当地的水土现实情况结合起来;1969年,周总理提出陈永贵有“组织派性”问题,这种派性斗争不利于党内团结,更不利于大寨村的农业生产;1971年,周总理批评陈永贵提出的“完全大公无私”超出现实,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客观思想状况;1973年,周总理批评了陈永贵抵制省里团代会的问题,而且异常严厉。

从周总理这几次批评我们可以看出,大寨模式过于超前,有些做法过于“极左”,比如不允许自留地,不允许自己种树,不允许自由贸易,不允许养鸡养鸭,不允许家庭搞副业,这些做法属于蛮干,强干,不考虑客观实际,极大的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当时全国学大寨学到十几年,但是还是一直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各地纷纷提报告要求调整这些错误的做法。

“农业学大寨”十四年,学到最后大寨居然学了小岗模式

大寨村民集体劳动

03 1979年大寨村开始审视过去的发展错误,自我批评,迎来新生!

1979年,派出几组记者深入调查大寨村,写出了一系列批评大寨模式的报告如《大寨走向反面》《“七斗八斗”给大寨造成严重恶果》等文章,全面总结了大寨村的错误。小岗村分田单干模式成功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大寨村,随之大寨村开始分田到户,并且在时任村委书记郭凤莲的带领下积极发展各种产业,大寨村兴起了服装厂,饮料厂,白酒厂,食品加工厂,这些村集体企业给大寨村带来较多收入。我记得“大寨村”牌核桃露还是由著名演员孙俪所代言的。同时还以过去“农业学大寨”为噱头,办起了纪念品厂,做起了旅游,几年去大寨村的游客都是千万人次计。

“农业学大寨”十四年,学到最后大寨居然学了小岗模式

大寨村迎来新生

2022年大寨村村集体经济发展集团纯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每年每个村民分红超过三千元,60岁以上每月两百元,70岁以上每月三百元,大寨村现在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的。

小岗村冒险分田单干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序幕,也开启了中国开个开放序幕,大寨村真正走向富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寨村其实后面学的也是小岗村模式,所以,我们要学习的是大寨村战天斗地的精神,而不是过去的大集体模式,祝愿大寨村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的沐浴下发展得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