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读懂龙泉窑的特征,看这里...

 RK588 2024-05-15 发布于美国

图片


龙泉窑,宋代六大名窑之一,创始于三国两晋时期,于明朝末年逐渐衰败,是中国历史上生产瓷器时间最长的瓷窑体系。

龙泉窑因地处浙江龙泉而得名,属南方青瓷体系,融合南北方技术之长,其烧制的青瓷色清如玉,温雅可人,远销于世界各地,名扬海内外,诞生了诸多佳作。
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下龙泉窑鉴别诀窍。


龙泉窑瓷器的真伪鉴别


 1、釉色:滋润精美,呈色稳定

龙泉窑青瓷的釉色极为丰富,皆浓翠莹润,恰似青梅色泽的梅子青;有粉润如玉,半透明的粉青,还有青中泛黄,釉面光泽较暗的豆青。
图片
南宋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瓷罐 
四川宋瓷博物馆

其青釉釉面滋润而无浮光,釉汁极少有流淌,釉色精美,呈色稳定。
同时期的越窑则釉色较暗,为艾青色;
耀州窑的青瓷釉色青黄,缺少纯净滋润。
图片
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故宫博物院

龙泉窑的釉属于石灰碱釉,流动性差,有较强的玉质感,在放大镜下可见大量均匀密布的微小气泡。

一般来讲,北宋早期龙泉窑瓷器的釉为淡青色,釉层透明,表面光亮。

北宋中晚期龙泉窑瓷器的釉为青中带黄,釉层薄。

南宋中晚期龙泉窑瓷器的釉色青翠,没有流釉现象。

2、胎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龙泉窑总体胎色发灰,胎质缜密,胎体细薄匀实。同时期的耀州窑青瓷的胎则是呈色较深,胎质不及龙泉窑缜密。同时期的越窑青瓷胎色较灰,胎体厚实,胎质较为坚硬。

在实际鉴定中只要用手掂一掂,就可发现越窑、耀州窑和民用仿品的器物手感沉重。
图片
图片
元龙泉窑青釉执壶
故宫博物馆藏

在具体的鉴定过程中,要区分龙泉窑各个时期胎的不同特点:北宋早期龙泉窑的胎较为厚重,淘炼不纯,但质地坚硬。

北宋中晚期龙泉窑瓷器的胎呈灰色或淡灰色,胎壁薄厚匀称,胎面光洁。

南宋前期龙泉窑瓷器的胎壁较厚,胎体中氧化铝的含量较低。

南宋后期龙泉窑瓷器的胎质坚硬细腻,玻化情况良好,胎色白中泛青。

而同时期的龙泉黑胎青釉瓷器的胎比历代龙泉窑瓷器的胎都要薄,胎质细密坚实,多数呈灰黑色,少数呈黄色或砖红色,胎质松而轻。
图片
南宋龙泉青釉堆塑蟠龙雁钮管瓶,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藏

图片
南宋龙泉青釉堆塑蟠龙盖瓶,上海博物馆藏

3、纹饰:从刻花到素面

北宋时以刻划花为主,南宋前期尚有刻划花。北宋早期多莲瓣纹、变形云纹、水波形堆纹。
北宋中晚期则以团花、莲瓣和缠枝牡丹纹为主。其布局严谨。
南宋前期以刻花为主,划花次之,蓖纹越来越少。以云纹、水波纹、蕉叶纹较为常见。南宋中晚期已无纹饰,以青玉般釉色取胜。
图片
宋龙泉窑五孔盖瓶 故宫博物馆藏

图片
南宋龙泉窑鬲式炉 东京富士美术馆

4、造型:古朴稳重

龙泉窑的品种非常丰富,品种之全在宋代各大窑系中位居前列,除日常生活用瓷外,还烧制各种陈设瓷。
无论何种器物器型,均古朴稳重,器底与圈足制作规整。特别是一些日常生活用瓷多有弦纹、出筋等。
图片
南宋龙泉窑琮式瓶 东京富士美术馆


19件馆藏精品龙泉窑瓷器欣赏


图片
南宋龙泉窑簋式炉 大英博物馆

图片
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台北故宫

图片
南宋龙泉窑鬲式炉 出光美术馆

图片
南宋龙泉窑弦纹贯耳瓶 出光美术馆

图片
南宋龙泉窑青釉花口碗 东京国立博物馆

图片
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图片
元龙泉窑点褐彩玉壶春瓶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图片
元龙泉窑露胎龙纹大盘 托普卡帕宫

图片
龙泉窑云龙纹折沿大盘 托普卡帕宫

图片
元龙泉窑缠枝牡丹纹兽耳衔环瓶 托普卡帕宫

图片
元龙泉窑刻花菱口大盘 托普卡帕宫

图片
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台北故宫

图片
明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故宫博物院

图片
明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台北故宫

图片
元龙泉窑梅子青釉双耳带环瓷瓶 四川博物院

图片
南宋龙泉窑青釉盘口弦纹瓷瓶 四川宋瓷博物馆

图片
南宋龙泉窑琮式瓶 东京富士美术馆

图片

北宋 龙泉窑青瓷刻划花执壶,浙江省博物馆藏

图片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五管瓶,1991年9月20日出土四川省遂宁市金鱼村,四川宋瓷博物馆
图片
元龙泉窑梅瓶 大维德基金会

图片

能进入到古玩艺术品收藏行业,说明你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元青花瓷目鉴十五法和鉴别要点

文物鉴定:可以救人 亦可害人

鉴赏:铜川耀州窑博物馆藏珍品(附高清现场图)

鉴古瓷动物纹,辨古瓷朝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