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芪、葛根使用能降压 我也发现黄芪、葛根用60克治疗一些中老年人

 本明书馆 2024-05-15 发布于黑龙江
黄芪、葛根使用能降压。我也发现黄芪、葛根用60克治疗一些中老年人的舒张压高,特别是伴浮肿的,效果很好。
当然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大剂量黄芪用来治疗中风偏瘫,补阳还五汤黄芪要用到4两,如果按1两等于30克来计算,要用到120克,如此大的剂量确实用得比较少。
当然这个剂量还不算最大的,一个皮肤科老中医他用过一斤黄芪来治疗皮肤病,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我只是看到他方里有一斤黄芪,要用大的钢精锅煎药。
大剂量黄芪加上肉桂,可治疗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和心慌。很多糖尿病病人常有饥饿感,吃了很多东西都吃不饱,心慌手抖,这个时候大量黄芪一定要用,能够改善病人的症状低血糖。一些心慌的症状,像黄芪桂枝五物汤或防己黄芪汤都可大剂量使用黄芪。
黄芪中等剂量是治疗血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用3两,主治身体不仁麻木,是古代治疗血痹病的一张专方。
经典方证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血痹”,内在可能就是血痹——血脉的闭塞,外在张仲景提出了身体不仁,麻木不仁感觉迟钝,有人有皮肤增厚的感觉,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身体不仁,包括异样的感觉,如瘙痒、酸麻胀,甚至疼痛、蚁行感、烧灼感、热感等,都可以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小剂量黄芪的使用,只用一两半。治疗虚劳里急诸不足,代表方是黄芪建中汤。桂枝3两,黄芪用量只有桂枝的一半,药量非常小。
虚是瘦,劳就是诸不足,不足人就消瘦,所以大剂量黄芪我们在临床上治疗水多的胖人,一些瘦弱的人也可以用黄芪,但是黄芪的量不能过大,只能小剂量使用。现在回想起来我以前没有抓住关键,以为久病或免疫力不足就气虚,这是错的。
到底应该如何用黄芪?如何大剂量使用黄芪?我认为关键还是辨体质,所以我提出一种黄芪体质。黄芪是调体质的药,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个是摸肚子。
腹诊并不是日本汉方医的专利,张仲景时期就用腹诊了,如大柴胡汤的腹证就是“心下按之满痛”。用黄芪我一定要腹诊,如果肚子松松软软的,手可以伸进去,甚至立位肚子是下垂的,晃臂膀时可以出现“蝴蝶袖”,这种人用黄芪最合适。这个也可用来辨别黄芪和大黄,大黄腹诊就是硬、痛,黄芪是松软、不痛。
第二个是问食欲。
如果病人食欲好,食后无异常,不伴腹痛、腹胀,食后仍有饥饿感,乏力,少食则饥饿心慌,这时大剂量使用黄芪绝对好,能使食后饥饿感减轻,食量减少,人依然有力气。
第三个是看腿。
黄芪体质的腿易浮肿,凹陷性水肿,很多有浮肿的肾病患者,我们用黄芪是很有效的。
第四个是问汗。
有些病人易出汗,夏天浑身都是湿的,如果是运动或吃饭后全身的大汗,这时也可用黄芪。
4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