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光年间铅山几位学子的不同命运

 jxyslza 2024-05-15 发布于江西

5月12日,本人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介绍了清朝道光年间铅山县一位举人彭旭初写的一组《田家谣》(链接清朝铅山最接地气的诗人)。这些民谣客观而生动地展现了当时铅山县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十年寒窗,乡试中举,进而踏入仕途,这样的佼佼者是不多的。在同治版的《铅山县志》中,编辑了彭旭初的另外的诗作,以下选载两首题为“勉学”的七律:

勉学

(清)彭旭初

雪案风窗年复年,蠧鱼不岀费钻硏。

未穷跋涉疑无路,那识高深别有天。

袖手旁观闲养句,竿头进步快鸣鞭。

由来小草霑濡易,露缀梢头颗颗圆。

最难得是此心清,修到梅花阅几生。

玉玷功深磨可去,金丹火足炼方成。

下帷加茹三年苦,解带惟书一字诚。

求友嘤鸣多好鸟,岀林乐在自呼名。

【注:第三句“玷”疑为“砧”】

如题所写,这是一位农家子弟勉励自己勤奋读书的诗。
前一首的大概意思是:寒窗苦读一年又一年,勤翻书籍便不会生蠹虫;不去终点就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路,也不知道学问又多深奥。与其做一个过客,不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年轻学子容易受外界影响,一定要坚定信念发奋读书。
第二首的意思是:读书一定要心无旁骛,像梅花一样经历寒冬的考验,像琢磨璞玉一样坚持不懈,像百炼金丹一样锻炼自己,闭门读书,希望自己的朋友最后一个个都能出人头地。
像彭旭初这样少年老成,刻苦自励的学生多不多?我们再读一首彭旭初的同窗好友周尔英写的一首诗:

试日苦寒
(清)周尔英

九天风冷飞寒雨,檐溜涓涓滴冰柱。

砚水一池冻作冰,援笔入口呵气蒸。

脱口笔尖旋生稜,顷刻转风雨成雪。

屋瓦晶莹地光洁,脚底炉灰星欲灭。

书生畏寒如畏刑,合场不闻吟哦声。

项缩肩耸眉愁生,身披重裘宛在水。

尚有万姓无衣子,争能禁得寒如此。

古代读书人要逐级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才能获得进士或者同进士出身的入仕通道。当然经过逐级的淘汰,童生获得秀才,被淘汰十分之九,秀才考举人大约1/30,举人考贡生大概1/10。府试(省学政主持)是二月份,大致三年两次;乡试是三年一次,是八月份,故称“秋闱”;会试是三年一次,故称“春闱”。那么,像周尔英写的“试日”显然不是上述的考试,而是县学校自己举行的每月的“课试”。南宋铅山知县章谦亨重视教育,每月的课试他都亲自到场监试。原来现在学校普遍举行的月考古已有之。诗中写的这场考试大概是铅山县只严冬季节。这首诗写得不怎么样,从诗中看,考生可以带小火炉(铅山话称火cǒng)烤火,“身披重裘”,说明不属于贫寒子弟。不过这位学子还有点怜悯心,惦念还有千千万万没有御寒衣服的孩子,怎么能够度过这样寒冷的天气。
这位周尔英绝对不是一个纨绔子弟。据同治版《广信府志》记载,他号桐雨,铅山人,小时候非常聪明,每天背诵上千字的诗文。年长以后,博览群书,写的诗超凡脱俗。但是,他却不屑于科举考试,性情孤傲,成为一个连秀才都不是的老童生,七十六岁去世,留下他的个人诗集《经遗堂诗草》。但因为家境不好,诗集没有刻版印刷,也没有流传后世。年轻的彭旭初经常和他作诗唱和。他们共同的学友还有铅山人胡师隐、李照梅,他们都是铅山的诗人。周尔英好几首诗选入同治版《铅山县志》,下面是寄好友胡师隐的一首七律:

为孤山处士亭作诗寄呈胡淡人先生

(清)周尔英

深宵冐险过严滩,万树梅花亦大观。

凡骨许探三岛胜,清吟何恤五更寒。

眼馋直欲持山去,肠热还应带雪餐。

仙迹果然寻得到,来朝无梦寝难安。




胡师隐,字韵飞,号淡人。县志把他列在“人物·隐逸”章。他和周尔英称得上是志同道合,也是不求仕进,但诗文具佳,得到蒋士铨的赏识。胡师隐曾经来到南昌藏园蒋士铨家做客,蒋士铨想把他推荐给自己的恩师,但胡师隐却婉拒了蒋士铨的好意,回到铅山老家,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他还在高声朗读自己的诗作。豁达到令人不可理解的程度。他著有《冰轩诗文抄》六十余卷,《四书旁议》三卷、《史腋》等著作。看看后面两部书的书名,就知道这是一位固执己见,离经叛道的人。可能也是因为此人“小隐隐于野”,县志没有收集胡师隐的任何诗文。(以上资料源于同治《铅山县志》)
李照梅,字水如,好晴村,是铅山港东枫林人。他小时候也非常聪明,喜欢参加各种学习读书活动。一听说哪里举办讲座,他都从不缺席。后来在府试中考上秀才,并且被选为廪生(可以享受国家津贴的生员),考了两次春官(负责农事的临时官员)都没有被录取,于是断绝了读书求官的念头,一心归隐。同治版《铅山县志》选了李照梅的组诗《风筝》我觉得很有水平:

风筝

(清)李照梅

裁成健翮任翺翔,多少游人驻足望。

生有高情终远引,身非厚福敢轻狂。

幸逢丽日勤修羽,离郄泥途便擅场。

九万鹏程搏在我,算来骨相薄无妨。

居然跕跕夕阳中,香带飞花掠断红。

生性岂真同野鸟,吹嘘先亦藉东风。

一朝身与云相近,下界人称样不同。

到得儿童齐拍掌,始知妙手定空空。

千尺游丝直似弦,晴霄高曵势蹁跹。

艰难踪迹才离地,顷刻扶揺欲上天。

得意纸先凭尺幅,虚心竹转忆当年。

城楼暂堕寻常事,好景徐看在眼前。

探春想到玉京还,倒影澄潭水一湾。

有志肯将黄鹄笑,摩云终胜白鹳闲。

操持影定空中力,依傍痕无屋后山。

高处凌竞飞更稳,软风吹不下人间。

这四首七律托物言志,含义隽永,前两首是讽喻,风筝借风力扶摇直上,如同世人依附权贵,平步青云。后两首是赞喻,赞助世上有人凭自己的微薄之力而自强的精神。联系诗人的生平,可以感知诗人通过这组诗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有愤世嫉俗,也有洁身自好。对同一物象,从不同角度予以人格化,借物喻人,达到很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清朝道光年间,铅山的这四位同窗好友,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按世俗的理解,只有彭旭初是成功者。这也正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命运的写照。清朝前期,全国约有1300多个县,中期后增加到1700个。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有清一代共296年间,全国共有近300万名童生、46万名秀才、15万名举人、26000名进士;近三百年中平均每县出1.5个进士、100名举人、300名秀才、1800名童生 。其中童生考秀才,一年一考,每县每届大概录取30人,录取比例约为10%。秀才考举人三年一考,录取为每省100名。录取约为1%。举人考进士三年一考,录取为一百人。
以上录取数据只是约数,根据史料记载,清朝进士考试一共有九十五次,从康熙三十年(1691年)开始,到宣统三年(1911年)结束。其中,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个皇帝在位时期共进行了八十八次科举考试,另外还有七次由朝廷临时举行的科举考试。

清朝进士人数从康熙三十年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期间,一直维持在五十人左右。到了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后,进士人数开始逐渐增加,到了嘉庆二十年(1815年)达到了九十人之多,成为了清朝进士人数的峰值。之后进士人数逐渐下降,到了宣统三年(1911年)只有二十一名。以上数据我是从网上查到的,但显然这里所说的进士是一甲三人(进士)加上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没有包括三甲(同进士出身)因为三甲等同于进士之外,说是“同进士”其实就是不同于进士,不过享受“同进士”的名号而已。所以许多人都视“同进士出身”是难言之痛。不过习惯上三甲榜上有名都称进士,太不容易了!

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淘汰制,从隋朝大业六年(606年)开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结束,维系了一千三百年。不能不说,这是官员遴选制度最成功的选择,在不断的改良中,科举考试的制度不断完善,寒门进入社会上层的通道始终是畅通的。铅山县宋朝录取进士35人,元朝2人,明朝21人,清朝14人。他们改写了自己和家族的历史。

第229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