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热下寒,大多数人的都有,

 减肥餐瘦身食谱 2024-05-15 发布于浙江

在年轻时,豆豆总是喜欢喝冰水、吃冷饮,夏天更是离不开空调。长此以往,她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手脚冰冷,膝盖酸软,几乎不出汗。即使偶尔补点营养品,也会引起上火、失眠和长痘。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症状。

好在通过这几年的悉心调理,豆豆的身体终于开始恢复,冬天泡脚也能迅速感到温暖。今天,她来分享一些对付“上热下寒”的实用经验,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认识“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指的是上半身热,下半身冷的一种体质失调现象。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

  • 上热:口干舌燥,喉咙肿痛,口腔溃疡,皮肤油腻等。

  • 下寒:腰膝酸软,下肢冷痛、水肿,消化不良,易腹泻等。

其原理是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所致。


七个调理方法

  1. 八珍粉(健脾养胃)

中焦能量不足反映在脾胃功能上,而脾胃虚弱是导致下肢冰冷的重要原因。八珍粉自古以来用于健脾养胃,具体配方为山药50克,茯苓50克,陈皮20克,白扁豆30克,芡实50克,薏米50克,莲子50克,猴头菇50克。将这些材料炒熟,放凉后打成粉,作为早餐食用。

  1. 泡脚(引火下行)

除了月经期间,每天睡前我都会用42度左右的热水泡脚,直到微微出汗为止。大部分时间只是用纯热水,偶尔会加入生姜干、艾草或花椒。这有助于全身气血通畅,改善手脚冰冷。

  1. 晒太阳(化陈寒淤堵)

晒太阳的好处很多,不仅可以合成维生素D,助于深度睡眠,还能化解体内的陈寒淤堵。夏天晒15分钟左右即可,建议主要晒背部,同时注意脸部防晒。

  1. 仙人揉腹(打通中焦)

每天早上喝一杯温水后,用双手自然推腹,从上往下按摩,感受到细微结节或痛点时稍作停留。这样能帮助脾胃气机上下通畅,并促进排便。

  1. 拍臀、腹股沟

长期久坐会导致腰腹淤堵、下肢冰冷和腹部脂肪堆积。改善方法很简单,就是常拍臀和腹股沟,拍到微微发热为止。这样能帮助上热下寒的气血循环。

  1. 穿袜子、长裤

在家光脚走路虽然看似按摩脚底,但寒气容易从脚入侵身体。因此,无论冬夏,室内开着空调时都要穿上袜子和长裤,保护脚部经脉。

  1. 热敷中焦

有一次肚子受寒导致腹泻,老中医建议用热敷改善。可以自制黑豆包,用布袋装上黑豆加热后敷在肚子上,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寒凉。12种

上寒下热体质要多吃的12种食物

  1. 蒸苹果:蒸熟的苹果可以缓解消化不良,帮助胃肠道健康。

  2. 肉桂:桂皮山药焖排骨有助于温补脾肾,改善寒性体质。

  3. 乌梅:乌梅三豆饮适合缓解下肢冰凉和下巴长痘的问题。

  4. 茯苓:四君子汤中的茯苓有助于健脾补气,增强体力。

  5. 陈皮:陈皮小米粥能健脾益气,改善食欲不振。

  6. 桑葚:陈皮玫瑰桑葚水适合内热、缺津液的人,滋补润燥。

  7. 山楂:山楂茯苓水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和湿气重的问题。

  8. 山药:山药红枣汤能补脾胃,增强消化功能。

  9. 莲子:莲子心桂花茶清热暖身,适合调节上热下寒。

  10. 扁豆:扁豆蒸南瓜可以缓解口干舌燥和脾胃不和。

  11. 芡实:八珍粉中的芡实有助于缓解腰腿酸软和脾胃虚弱。

  12. 玫瑰花:玫瑰枸杞茶适合缓解脾气暴躁和口腔溃疡。


三款养生茶

  1. 黑豆30克,洗净煮水喝,帮助排虚火。

  2. 黑豆20克、乌梅10克、浮小麦30克煮水喝,滋阴生津。

  3. 玫瑰5克、茯苓10克、乌梅3颗、桑葚6颗、陈皮1片煮水喝。

总结一下,改善“上热下寒”的关键在于促进上下气血循环,让身体恢复平衡。希望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但记住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