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观赏染色治病为一身的栀子

 孙郎中 2024-05-15 发布于山西
 炎夏日,繁花绚烂,相比之下,栀子花很小众,显得貌不惊人,它不及牡丹雍容,不及菊花淡雅,可它却开在夏日的熏风里,开在炎炎的酷暑里,它有属于自己的芳华,安静而清幽,芳香远送,既馥郁又清洁,给初夏环境带来舒适体感,轻透而浮动,似有若无,既不会像红酒一样浓烈,又不会像白水一样索然无味,有时候一阵风吹过来,你就能捕捉到它那恬淡的香气,等到风散去,香气也就散去了。明朝沈周在《栀子花诗》里描述:“雪魂冰花凉气清”,是说它花开似雪,且吐清凉之气,卓尔不群。杜甫也曾赞美过它“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栀子果实还是染料,更是一味常用的良药。
我们平时去饭店吃饭,很多情况下服务员都会给客人备壶栀子水,黄黄的,淡淡的,喝起来微微有些苦,有清火解热作用!再者,日常在做卤菜时也常常要用到栀子,它有提色增香的作用,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在秦汉以前,栀子也是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主要是因为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红花酸。汉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的黄色就是以栀子染色获得的。《汉官仪》记有:“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用栀子。栀子入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有“主五内邪气、面赤、酒疱糟鼻、白癞、赤癞、疮疡”的功用。在许多的诸多中医古籍中,“栀”通常都用同音字来代替,如支子、枝子、卮子等。《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今俗加木作栀。叶如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由于黄栀子像商周时代的青铜酒器“卮”,因此古人取名为“栀子”。然栀子有观赏栀子和药用栀子之分,虽然栀子花以其洁白花朵和浓郁香气而著称,且能吸收有害气体而净化空气,很多人都喜欢把栀子养在家里,但通常作为观赏植物的栀子花并不结果。而作为药用的栀子,来源于山栀子果。山栀子花也是洁白的,芬芳四溢,它的花瓣呈单瓣且平铺开放,喜欢独自绽放在清冷的山野中。而这些花所结的黄色的果实,便是中药中所用的栀子。
著名医学家朱丹溪曾言:“栀子可泻三焦之火。”中医认为,栀子仁苦寒,能够入心经,又入三焦经,是以能够清热除心中之火,又能够清一身上下三焦火邪,是清热除烦,治疗三焦火邪骚扰不宁的主要中药。那什么叫做“三焦”呢?三焦是一个中医概念,为“六腑”之一,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膈以上的部分,包括心肺两脏、头面部及上肢;中焦指膈以下,肚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下焦指肚脐以下的部分,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下肢以及男女的生殖系统。另三焦是人体之气上下运行的通路,同时“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主管者一身上下的水液代谢,输送水液。也就是说,栀子的清热作用是通过引导热气随小便排出体外来实现的。栀子能清三焦火,即上能清心肺热,中能清肝胆脾胃热,下能清膀胱水府热,又能引众热下归水道,使浊火下排,不上炎上扰,自然神明清静,身心和调。那所谓的“三焦之火”常有哪些表现呢?三焦火实为实火,其中上焦(心、肺)有火表现为头痛、目赤、口干、口苦、溃疡、耳鸣、咳嗽等;中焦(脾、胃、肝、胆)有火表现为口臭、消谷善饥或不思饮食、呃气上逆、脘腹胀满等;下焦(肾、膀胱、大小肠)有火则表现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再说的明白一点,栀子长得似心,归心、肺经,善于清胸膈中郁热,所以“栀子豆豉汤”治疗虚烦不得眠。同时,栀子色红黄,善于清热利湿,退肝胆、脾胃中焦湿热郁蒸之黄疸。与此同时,很多有名的方剂或成药中就有栀子的身影,例如在“龙胆泻肝汤(或丸)”中,栀子就被用来清肝火。而《伤寒论》中的“栀子豆豉汤”方,栀子又成了治疗心烦燥扰的“高手”。而“黄连解毒汤”中也用到栀子,用来清热泻火除三焦火热,疗效很不错的。另外,栀子不但可以内服,外用也可以调治不少常见病,比如不小心被蜂虫蛰咬了,皮肤表面又红又肿,火辣辣的疼,你就去药房里抓点栀子,打成粉,用鸡蛋清调敷,很快就缓解过来。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栀子苦寒,可能会引起轻度腹泻,所以脾胃虚弱、孕妇及肾阳不足者慎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