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游的“健康秘籍”

 苦夏2012 2024-05-15 发布于山东
                   □程瑞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鲜为人知的是,陆游还是一位“健康达人”。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古代,陆游活到了85岁,是古代文人中少见的“长寿诗人”。在陆游传世的9000多篇诗稿中,蕴藏着他的“健康秘籍”和独到的养生观念。
  陆游不喜欢“精加工食品”,注重体验食物的原汁原味。他在《题斋壁》中写道:“蓑贵超三品,蔬甘敌八珍”,就是赞美蔬菜的甘甜本味。他提倡“不时不食”。在春天,箭竹嫩笋、蕨菜嫩芽皆是陆游的盘中餐,这两种时蔬风味清脆甜美,引得陆游写下“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的诗句。
  冬日里,陆游对经霜的蔬菜赞赏有加:“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灵苗嫩不蔹。”他深谙这些蔬菜的烹饪之道:“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直接做成“水煮菜”,不加油盐和过多佐料,青菜本身的鲜甜味道就让人觉得美味无比。当时的陆游已78岁,遍识人间滋味后觉得这些霜菜比乳猪和羊肉还要美味,可见“经霜之甜”也是蔬菜本身的好味。
  利用食物的药性,将治疗寓于日常饮食中,这是传统医学中药食同源的智慧。早在西周,就有以食治病的“食医”。《周礼》记载:“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陆游深谙“药疗不如食疗”的道理,在晚年,他对食材的讲究从新鲜延伸至养生。
  如今常见的山药、芋头,是药食同源的代表,在陆游的诗词中,这两种食材多有出现。陆游常常读书读到二更天才停止,难免饥肠辘辘。“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这时喝上一碗暖暖的“山药粥”,暖胃又暖心,陆游觉得山药粥似琼浆般甘美。芋头是陆游老家山阴的特产,陆游的诗词中有十余篇提及芋头。“学煮云堂芋糁羹”,是说可以将其放入糁羹,做成芋羹;“地炉煨芋熟”,讲的是火煨芋,与烤红薯有异曲同工之妙;“葑火正红煨芋美,不妨秉炬雪中归”,诗人黄昏时分去友人家中拜访,正巧看到温热的炭火中藏着几个芋头,想起外焦里软的煨芋头,不由流连驻足。寥寥数语,勾勒出温暖的冬日田园生活。
  《吕氏春秋·尽数》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陆游也是一个“健身爱好者”。他很重视劳动、运动的延年益寿功效,且注意控制强度,可“小老”而不可“大疲”。陆游践行身心兼修,养成了一个特殊的健身习惯——扫地。他对“扫地健身”有很深的“执念”。陆游认为,“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把扫地焚香当作生活中怡情养性的乐事。十八罗汉中的周利槃陀迦尊者就是著名的“扫地僧”,因扫地而开悟。而陆游一有空闲,就会燃起一炉清香,再拿出身边常备的扫帚,“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地独焚香”,于缕缕青烟中,扫除室内的尘埃,收获平静的内心,也是一种别样的修行,真可谓“老人处处是道场”。
  陆游还有一个与年轻人共同的爱好,那就是睡觉,曾经写下不少吟咏的诗句。“美睡宜人胜按摩”“闲身喜午睡,睡起日犹早”。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提出过“能息心,自瞑目”的睡眠理论,午间小睡,能够精养气、养精蓄锐。这也难怪陆游曾说:“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陆游在睡眠上有不少讲究,比如枕“菊花枕”安然入眠,是他从幼养成的习惯。“采菊缝枕囊”,伴着菊花幽香酣然入梦,顿觉“余香满室生”,《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明目枕”做法:“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同作枕,至老明目。”陆游晚年“孤灯对细字”“目了未妨观细书”,想必与他常年以黄菊作枕密不可分。
  “闲”是陆游的精神调摄秘方。陆游不仅重视形体保养,还注重精神调摄,日常起居、保健活动秉持“既养身,也养心”的原则。官场不得志的陆游没有郁郁寡欢,喜欢旅行、读书、吟诗、品茶、赏花,始终保持着闲适悠然的状态。他的一些诗作以《闲趣》《闲身》《闲适》为题,流露出旷达透亮的心境。“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江南春早,偶遇一群小孩子正在嬉戏,陆游悠闲地看着骑竹马的孩童踉踉跄跄跌撞进了泥塘,天空中风筝也伴着风声越飞越高,宛若空明澄澈的世外桃源。这次春游想必让陆游心中生出几许宁静和欢愉。陆游还曾在病中闲游,徜徉在远离尘世的溪山间,不由发出“一见溪山病眼开,青鞋处处蹋苍苔”的慨叹,此刻陆游神清气爽,竟感觉自己的眼疾也减轻不少。
  陆游闲时与书为伴,以诗书祛病。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陆游的体会是,“病中书卷作良医,读书有味身忘老”,他把读书看成祛病抗衰的良方。想必晚年的陆游在废寝忘食读书吟诗时,也对孔子所说的“不知老之将至”深有同感。
  (本文作者现居山东潍坊,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