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法速记(一)实现草法自由的高效法门

 己吾斋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先正三观。认识不够,理解不透,神仙也难救!

草法来源途径:

一、篆法

孙星衍:草从篆生。

裘锡圭《文字学概论》:草书字形往往出自篆书俗体的古隶草体演变而成,而不是由成熟的隶书草化而成的。

具体可参看陆锡兴《论汉代草书》,该文为《汉代简牍草字编》专著序文。条理清晰,理据充分,观点翔实。学草书必看!

二、俗(异)体

六国文字其实就是以商周大篆为根本,各国发展出来的俗写体。因此,秦小篆只是规范了的正体字。而在日常书写中又发展出了新的俗写体——秦简古隶。

故郭绍虞在《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一文中讲道:就文字的形体讲,只须分为正草二体。(这里讲的草体是一个宏观宽泛的概念)

正体是国家层面上统一规范的字体。甲骨、周金、秦小篆、汉隶、唐楷,直至当今的规范字皆如是。

民间俗体即为省简、变异书写的实用草体。而草书则是在此基础上约定俗成的通用字法,成为必须遵守的规则。以晋唐为标准,后世尤其是明以后,草法多有乖谬乱象,不成章法!

草法规则

根据汉字的字族理论,可以分为偏旁符号和字根符号两大类构件。加以组合即可得到正确的字法结构。

许慎《说文解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汉字偏旁遵循着非常朴实的,以人为中心的基本规则。

如与人相关:耳、目、口、牙、扌(手)、足、心)

与五行相关:金木水火土

与动植物相关:犬)豸(读志)、虍(读乎)、马、牛、虫、鱼、艹(草)、竹等

与衣食住行相关:纟(丝)、衤(衣)、饣(食)、月、米、禾、宀(读棉)、穴、户、彳(读赤)、走、辶(读辍)、车、舟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