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南四大天王之一——冯敬如

 九州好人 2024-05-15 发布于辽宁

#大湾区寻宝#在旧中国,象棋得不到重视。以棋为生的江湖棋人,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普遍浪迹于茶馆里弈彩棋或者蹲街头摆棋档谋生,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当中一些颇有活动能力的棋人,为了进一步推动象棋活动的开展,成立了全国性的象棋组织,一时间全国各地象棋活动开展十分活跃。

在这让棋类人才发挥专长、弘扬国粹的场所里,可谓人才济济,高手林立。不断涌现出一大批请到众人的名谱名篇和不少誉满弈林的象棋名手。之中的佼佼者如:“棋坛总司令”谢侠逊、“七省棋王”周德裕、“西北棋圣”彭述圣、“华南四大天王”黄松轩、卢辉、冯敬如、李庆全等优秀棋手。他们所经历的林林总总宛如一部充满风霜的历史画卷,有悲有喜,有坎坷有激奋。短短历史,记载着棋手走过的脚印,幅幅画面,渗透着棋人的贡献。

华南四大天王之一——冯敬如

人呼“烟屎泽”

冯敬如,原名冯能,原籍广东新会,世居广州河南龙导尾,故冯是番禺人。南海佛山镇(今佛山)人。原为皮鞋匠。后拜师学弈,棋艺渐进,继名于时。棋艺最工残局,着法神化莫测,独创“单提马弃炮陷车局”。1931年参加广东全省象棋比赛,获季军,与黄松轩、卢辉、李庆全合称“广东四大天王”。广州沦陷后避居香港,以棋艺谋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穷困而终,时60多岁。

据董文渊1939年与冯泽交往时回忆,冯大董32岁,故冯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冯身材矮小,肤色微黑,出身底层社会,青少年时以补鞋为业,早年曾到香港谋生,诨名“补鞋能”。

青少年时的冯敬如,很喜欢象棋,初于补鞋之余弈棋,在棋艺日益精进的情况下,又研究江湖残局,并有了一定的造诣。当时一般江湖棋客的满盘棋艺,大都抵不上冯,这就引发了冯以棋为生的红尘梦幻,于是他放弃了补鞋行业,回到广州老家。初在坦竿巷光华庙摆残局棋档,主要为“七星聚会”和“十三太保”两局;由于冯的对局水平高,所以也弈整盘棋。因为他的棋路酷似旧广州的名棋手棋王泽,而被人呼为阿泽,或称冯泽。由于人人这样呼冯,久而久之,冯能这一本名反而不被人所知,他也索性以冯泽为名。

旧时,江湖棋人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摆棋档常在街头,且晚间没有路灯,只好点上一盏煤油灯蹲在棋盘旁。由于冯脸色微黑,像个吸鸦片者,为此人们也呼他为“烟屎泽”。这个“浑名”直到十多年后,冯代表华南象棋会参加“华东、华南象棋比赛”,更名为冯敬如,才彻底摆脱。

尽管当时冯泽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冯的棋艺却是顶呱呱的。冯的棋风以灵动、精巧为特色,残局功力十分深厚。对局时,只要有多一卒之微小优势,往往能藉此而得胜。冯在对局时还善以单提马对付当头地,这也许和他害怕输棋的思想有关,因为单提马子子都有根,险境较少。

“添男”斗“单提”

在历史上,广州曾是一个“多事之地”。鸦片战争时期,曾有过英军的入侵;辛亥革命时,有黄花岗起义的烈火。辛亥革命成功后,广州相对安定了下来,也为棋艺事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当翩翩茶室、添男茶室等相继开业后,为繁荣棋艺提供了阵地,而且使一些江湖棋人进入棋楼谋生,冯即其中之一。

冯泽进翩翩茶室以棋为生,一是可免却风雨等恶劣天气的干扰而影响开市;二是由于茶室比较有档次,一些有身份的人也愿在此下棋,而扩大了棋客的人数,而且价码也有升高;三是形象有了改善,不像蹲在街头摆棋摊,逢人矮了一截。当然,进入茶室弈棋,要付出一份茶资,但总的是收入增加,形象改善。

二十年代初,广州出了个名叫黄永高的棋手,此人出手不凡,当头炮最具威力。一天,聚集在“添男”的棋人发生了一场“单提马能否抵挡当头炮”的争论。这是为迎战外来棋手而引起的。座中擅用当头炮的黄永高(当时尚未改黄松轩)认为炮必然有利,而擅单提马的冯泽却坚持炮方未必能占上风。于是双方开展辩论,且各有一大批支持者,形成两派。但口说是“空”,于是在座的曾展鸿出主意:不妨由炮旅首领人物黄和马派好手冯实践一下。此言一出,立即得到全场的认同,彩金由双方的支持者出。但是问题也来了,因为要比试单提马抵当头炮,势必盘盘由炮方先行,马方显然吃亏,为此,马方代表冯泽提出“二搏一”的方案,即炮方输一局出二局的彩金。黄永高认为言之有理,同意“二搏一”的办法。比试结果,还是因黄的功力深厚及单提马中路显得单薄而黄胜冯负。虽然马派心有未甘,要求再比试,但终因为这种比试不解决吃饭问题而不再继续。

“东南大战”换人间

1930年,华南象棋会以会长曾展鸿和会董李善卿的名义,致函上海万国象棋会的谢侠逊,邀请华东派队来华南交流。由于华南象棋会的驻地及曾展鸿、李善卿等人的产业均在香港,为此,拟定的交流地亦在香港,而队员的遴选为华南地区,且主要在广州。

谢侠逊接获函件后十分欣喜,看来华东、华南交流棋艺的愿望能实现了。当时要组织大规模的选拔赛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众多名棋手中遴选。首先考虑的是周德裕,他战绩突出,是众望所归者;另派声望较高的林弈仙同行。

接谢侠逊的复函后,华南方面立即行动起来。当时选择队员,较少地域观念,考虑到香港、澳门以及广西等省的棋手,知名度不如广东的高,为此,挑选队员基本上放在广州,而有棋坛少林寺之称的翩翩茶室,自然成了选人的目标。其时,翩翩中的“三宝佛”和新进卢辉,以及“三凤”中的曾展鸿、钟珍,是最惹人注意的选手。曾表示:不参赛,当陪练,负责组赛;钟珍远在安南,无法赶回,也不能考虑;黄永高声望最高,是理想人选,但因为母丧而无法参赛,实属一大遗憾。尚余冯、李、卢三人,经过再三考虑,最后决定由冯、李二人出阵。

然而,冯是个江湖棋人,代表华南参赛,不仅需要棋艺,还要在礼仪、服饰、气度等方面跟得上。好在华南象棋会的上层人物不介意于身份,只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要求冯、李在比赛期间必须穿长衫、带把扇,还应讲话谦恭,注意风度。对于冯来说,还有一个名字不雅的问题,经过商讨,有人以“敬如在,泽被生”的典故提议改冯泽为冯敬如,获得一致赞同。

所以,从东南大战起,冯泽改名为冯敬如,且形象大大变了,真可谓是换了人间!冯敬如的名字从此载入象棋史册,他开创了穿长衫的历史,一度结束了蹲在地上摆棋摊的桔据生活。在东南大战中,冯的比赛成绩虽不突出,但弈出了水平,弈出了名局。冯敬如先胜林弈仙的一局。这局棋,冯以当头炮开局,林以顺炮应手,之后林有躁进之着,致为冯所乘。历来有“盛世棋运昌”之说,的确,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日,以棋为生者开市之日较多,生活比较容易维持。但是逢上动乱年代,大家顾自己逃难、谋衣食,哪有心思弈棋?

冯敬如经历“东南大战”的风光时,是他红尘梦幻的顶峰之时,后来因为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避难在香港的他来不及逃离,而饿死于修顿球场。据目击者余亦青称,1942年初的一天,他经过修顿球场,冯敬如带着一副哀伤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次日再经过球场时,冯已不知去向,据告已被捡尸车拉走。

对于冯的死和周(德裕)的逃离香港,有人作诗曰:“劫后棋手几人存,一卷《钩玄》酒一樽。说到萧顿风雨夜,抨场知有未招魂。”

独门绝技·弃炮陷车局

象棋自从宋代成型以来,先手当头炮成为主流,那么后手如何抗衡当头炮成为了棋手们的必修课,高手们都得有一套后手抵抗中炮的法门,最开始主流是斗炮局,以攻对攻,这些套路在橘中秘时期已经被演绎得很多了,再到后来梅花谱的问世,因其反弹力强劲的特点,成为防守中炮的主流,游离于此之外的还有一种——单提马,这个古典式的开局在街头棋摊上面走的很多了,也有人认为它子子有根七宝连树,也有的人认为稳健有余反弹不足,这些都对,因为一个布局总是优点缺点并存的嘛,今天之所以要讲这个单提马是因为他有一个著名的陷阱——弃炮陷车局。这个陷阱也是大名鼎鼎,民国时期广东四大天王之一冯敬如所独创,他对单提马是情有独钟的,所以他把传统的单提马进行了改良。

传统的正单提(红方急冲中兵可一鼓而下),冯敬如的改良在于炮不急于定位,先启动9路横车,这样的话不管红二路车怎么动,黑就是横车过宫,这样红如果急冲中兵,黑可以反架中炮,横车过宫后又可以配合右炮制服红的盘头马。这个重大变革着实让单提马风光了了一段时间,隐约有与屏风马斗炮相抗衡之势,但是红方后来想到了拆解的招数,兵七进一!

此时红兵七进一!不要小看这步进兵,他可是限制横车平转右肋的要着。在这一着法没有出现以前,有些老棋手认为当头炮在的攻势在横车单提马面前已经宣告失效。而抵制所谓攻势之王的当头炮不必再借迳于繁难曲折的屏风马、顺手炮等着。只是一局横车单提马就简单明了轻松自在的解决了。可是从挺七兵的应对露头以后,单提马的战略设想遭到了新的困难,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很理想的答案。原因是单提马应对当头炮主要在于早抬横车策应攻守,而唯一的有利选点在于平转右肋和右炮紧密配合制伏盘头马,其所以威胁当头炮者在此。但是炮方及时挺进七兵,如果左车即时平车右肋,则兵七进一,卒3进1,炮八平七黑为了不失子只有车4进1,让红炮轰取中卒。在布局开始,顶门上被悬起这一架空心炮来,一般讲是吃不消的。因之当炮方挺起七兵时,黑不得不另图对策,就延缓横车出右肋的时间,甚至受到阻拦也来不及转肋,因而处于下风地位。

冯敬如的改进就在于这一步平7路炮,可以使黑车顺利过宫,从而完成布局的战略意图!

红为了阻止黑车过宫,采取的是五七炮,威胁冲兵打马,然后得空头,黑一补象,红再进车捉炮,此时黑如何应对?

为了实现既定战略,黑车舍子强过宫,这就是著名的弃炮陷车局。

红如吃炮, 黑一倒窝心马,红车必死,至此红只有用车吃边马,然后中炮再打出去。

虽然一车二还镇着窝心马相当于一车三后方还是士相严整,但是黑可以车4进6,先借咬马隔断红炮平五的连环结形,然后再开动右车徐图化解。此后变化尚多,总体来说黑都能化解,只要黑窝心马腾出,则黑必胜。

本局红虽有右车和左炮的钳形攻势,想要阻止黑横车的平转右肋,尚未能凑效。以执后仍能领先,充分体现了单提马适应对付当头炮的效能。

写在最后:单提马弃炮陷车局只是一种布局上的的构思,和弃马陷车局一样,有许多变局,他围绕的是黑车能否过宫这个焦点展开的争斗(大概可以这么理解:只论布局成败,黑车能过宫就是黑方布局成功,不能过宫就是红方布局成功,至于后面的中残如何推演,不在布局的研究范围内)。这个棋在现今顶尖高手的比赛中是没有的,感觉是后手顶住没问题但是机会不多,如果红方中残力量不下于自己的话,黑想赢很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