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冒牌的民族英雄:被清史专家吹捧的尚可喜,其实是十足的历史罪人

 文史砖家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2004年,辽宁省海城市召开了一场名为“纪念清朝平南亲王尚可喜诞辰4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暨公祭大会,来自中国社科院、辽宁省社科院及国内知名大学的著名清史专家学者等60多人参加。在这场研讨会上,专家们以言之凿凿的口吻声称“尚可喜作为开国元勋,顺应历史的潮流,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此论一出,历史学界大哗。

祭祀尚可喜的大典

但凡熟悉历史、有良知的人都知道,一部清朝崛起、征服中原的历史,充斥着对汉族人的肉体消灭和文化摧残。在此期间,一大批汉族文臣或将领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对同族的残忍丝毫不亚于外族同僚,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的“佼佼者”便包括尚可喜。从一系列历史铁证中可知,尚可喜非但不是什么民族英雄,反而是不折不扣的民族罪人。今天,我们就来揭穿他的真面目。

尚可喜,字元吉,号震阳,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祖籍山西洪洞,家世务农。在曾祖父尚生那一辈,尚家举家前往北直隶衡水谋生,等到祖父尚继官当家后又迁往辽东海州。尚可喜生逢乱世,18岁时便赶上后金入侵辽沈的战事,一度跟随其父尚学礼逃往辽西松山避难。由于后金肆虐辽东,尚学礼父子无家可归,便索性加入明朝的军队,同在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毛文龙的麾下效力。

抗击后金的名将毛文龙铜像

尚可喜的运气相当不错,入伍没多久便得到毛文龙的赏识,并被他收为养孙。等到尚学礼战死沙场后,在毛文龙的同意下,尚可喜开始统领亡父的部众,由此被提拔为将领。等到毛文龙被蓟辽督师袁崇焕擅杀后(1629年),尚可喜转隶东江总兵黄龙的麾下,因收复旅顺有功,被提拔为副将,驻守广鹿岛。然而,仅过了4年时间,他的人生便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崇祯六年(1633年)七月,后金再度攻陷旅顺,守将黄龙兵败自杀,而尚可喜留在当地的妻妾、家眷、侍婢等数百口因无法逃脱,竟全部投水而死。黄龙兵败自杀后,沈世魁接任东江总兵,一上台便想除掉跟他关系不和的尚可喜(注:尚可喜曾镇压皮岛兵变,使沈世魁失去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尚可喜竟置国耻家仇于不顾,在次年二月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渡海投降后金。

皇太极画像

尚可喜骁勇善战,曾经让后金吃尽苦头,如今率众来降,自然引发巨大的轰动效应。皇太极得知消息后,亲自出盛京三十里相迎,并进封他为总兵官,与上年明朝叛将孔有德、耿仲明归降时享受同样待遇。在这次见面会上,皇太极极力吹捧尚可喜“达变通权”、“知明运之倾危,识时势之向背”,并赏赐无数珍宝,同时发还先前所俘虏的、且能找到的尚可喜家族成员共计27人。

尚可喜感激于皇太极的“知遇之恩”,此后就一条心为后金(清)卖命,在攻取明朝在关外的军事要塞、讨伐朝鲜等战事中立下“汗马功劳”。为了奖赏尚可喜的功劳,皇太极在改国号为清的同年(1636年),便下令册封尚可喜为智顺王,并将海州赐予他为封地。与此同时,皇太极还册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此即清朝初年的“三顺王”。

尚可喜画像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顺王”跟随摄政王多尔衮击溃李自成于山海关下,旋即攻取北京。此后,尚可喜、吴三桂等人随英亲王阿济格沿长城南下,占领李自成之侄李锦所据的延安,后出武关进兵至湖广、江西,追击李自成余部。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后,尚可喜班师回京,旋即奉命回驻海州。由于追击、消灭李自成有大功,尚可喜最终被晋封为平南王,时在顺治六年(1649年)。

回驻海州没多久,尚可喜又奉命与靖南王耿仲明(因私藏逃犯被清廷诘问,在途中自杀,其王爵、部众均由长子耿继茂继承)一起攻略湖南、两广,以消灭南明永历政权。在南方作战期间,尚可喜既为了向主子表忠心,又为了威慑、恐吓汉族军民,制造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屠城案。其中,尤以“庚寅之劫”和“潮南大屠杀”最为恐怖,也最令人发指

尚可喜、 耿继茂率领的清军在广州屠城

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由尚可喜、耿继茂率领的清军包围广州,在劝降南明两广总督杜永和失败后,决定攻城。由于广州军民的殊死抵抗,在尚可喜、耿继茂看来本应在1个月时间里结束的攻城战,竟然持续了10个月才结束,并且造成清军的大量死伤。正因如此,广州沦陷后,尚可喜、耿继茂便将刻骨仇恨全部发泄在无辜民众身上,指挥士兵进行屠城,史称“庚寅之劫”

关于广州死难者具体人数,作为正史的《清史稿》只是泛泛地提到:“继茂与可喜攻下广州,怒其民力守,尽歼其丁壮。”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广州市志-宗教志》则明确提到,在这场浩劫当中,共有70万汉族军民遇难(“清顺治七年,清军攻广州,死难70万人,在东郊乌龙冈,真修和尚雇人收拾尸骸,聚而殓之,埋其余烬,合葬立碑”),整个广州城无异于一座人间地狱。

影视剧中的清军

尚可喜等人的暴行在继续。就在广州野蛮屠城3年后(1653年),尚可喜、耿继茂率领清军攻陷潮州和南雄,同样对当地顽强抵抗的汉族军民举起屠刀。根据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潮州府志》记载,在这场大屠杀当中,清兵“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郡城破,横尸遍野,又与义士锺万成收遗骸十余万,作普同塔于葫芦山。”如此场景,真可谓惨绝人寰!

就在攻取广州的同一年,尚可喜藩屏广东,与驻守云南的吴三桂、掌控福建的耿继茂并称“三藩”,其权势和名望无疑达到人生的巅峰。平心而论,尚可喜在镇守广东的26年间确实政绩显著,如积极维持社会秩序、重建礼乐文教、安抚遗民、发展农业、捐资广建佛寺以容纳明末出家学者,等等。然而,尚可喜作为一个屠戮同胞的刽子手形象,无论如何也不能,也不应该被“洗白”

三藩之乱

作为清廷的忠实走狗,尚可喜严词拒绝吴三桂提出的联合起兵反清、三分天下的建议,由此被康熙帝晋封为平南亲王。然而,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却错估了形势,认为清廷断不能消灭叛军,加之被吴三桂成功利诱,最终竟发动兵变软禁其父,并接管平南王的全部权力,时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尚之信夺权后,立刻宣布加入叛军阵营,与吴三桂、耿精忠(耿继茂之子)联合反清。

尚可喜陵园

尚可喜被软禁后,本想悬梁自尽,但遭到左右的阻拦而未果。同年十月,尚可喜在恐惧、幽愤中翘了辫子,终年73岁。尚可喜死后,康熙帝闻讯震悼,赐谥号曰“敬”, 并下诏将其棺椁暂厝于广州大佛寺。“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康熙帝下诏将尚可喜的棺椁归葬故里,并为他举办隆重的葬礼。一个双手沾满同胞鲜血、恶贯满盈的民族罪人,最后却得以善终,实在是令人扼腕悲愤

参考书目

1.【清】官修史料:《清实录》,中华书局2008年版。

2.【清】蝠池书院:《潮州府志》(乾隆朝版),线装书局2005年版。

3.【清/民国】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版。

4.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广州出版社1995年版。

【創作不易,敬請點擊一下文中或頁面最下方的廣告,拜託拜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