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9年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lixj1028 2024-05-15 发布于天津

1949年1月15日,刘亚楼率领四野34万大军攻入天津,天津解放。

天津是北方第一大经济中心,也是全国第二大商业城市,仅次于上海。民国时期,天津与上海齐名,有“北天津,南上海”的说法。

这样一座城市,谁来接管、改造、治理是中央考虑的重点问题。其实在天津解放的前一个月,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就未雨绸缪,谋划起天津的领导班子来。

天津首任市委书记,是我军著名军政双优的将军黄克诚。那么谁来担任天津市长呢?中央讨论时,一开始有两个人选。

第一个人选是聂荣臻。聂荣臻是华北军区司令,有人建议由他来兼任天津市长。这是一个很好的安排,因为上海解放后,首任市长就是华东军区司令陈毅。

第二个人选是黄克诚。市委书记兼市长,这在人民政府接管旧政权时也是惯例,因此黄克诚也是不错的人选。

不过,毛主席对天津市长的人选另有打算。一次会议上,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周总理协助毛主席工作多年,立马明白主席的用意,回答说:“他现任华北军区后勤部政委。”

毛主席点点头,随即起草了一份电报,宣布任命。

那么,这位“俞家三少爷”是谁?为何能得到毛主席如此赏识呢?

1949年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黄敬

豪门少爷,投身革命

毛主席提到的这位“俞家三少爷”,原名俞启威,后改名黄敬。

1912年,黄敬出生于北平,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三,因此被称为“三少爷”。

能被称为“少爷”的人,家境自然不同凡响。黄敬祖籍浙江绍兴,出身显赫。他的外公俞明震是清末时期的著名诗人、教育家,写过不少诗词,对鲁迅还有提携之恩。

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俞明震是该校校长。后来鲁迅东渡日本求学,俞明震不仅资助了他,还亲自为他送行。鲁迅对“俞师”感恩戴德,多次在著作中提到他,以“恪士师”称呼。

黄敬的父亲也不简单,先后在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做官。后来,他和国军五虎将之首刘峙发生冲突,遭到排挤,被迫退出政界。父亲失去权力后,黄敬过了一段流离失所的生活,在南京、天津生活过。

1949年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黄敬受家庭氛围影响,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他少年时期就读于南开大学,是周恩来的校友。1930年,18岁的他考入青岛大学,结识了其革命道路的领路人王林。

青岛大学当时刚刚成立,王林是第一批学生,黄敬是插班生。当时由杨振声任校长,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闻一多任文学系主任。

王林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黄敬时,他西装革履,爱说爱玩,像是一个“花花公子”。后来经过深谈,王林发现这个富家公子思想有点“左”,引起了他的注意。

1931年,王林由团员转为党员,也是青岛大学唯一的党员。他觉得黄敬为人正派,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于是秘密发展他,吸收他入党。

1949年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领导学生运动,婚姻生变

黄敬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在青岛大学求学期间受到许多年轻姑娘的追求,其中就包括当时年仅18岁的李云鹤(即江青)。值得一提的是,李云鹤与济南首富裴明伦闪婚后,离婚后又迅速爱上了黄敬。

黄敬当时创办了“海鸥剧社”,将李云鹤也吸收入社,带领其走上革命道路。1932年,黄敬与李云鹤结为夫妻。

1933年,黄敬参加一次会议时,山东省委组织部长被捕叛变,也把他抓了去。好在黄母本事通天,托人找到国民党大咖陈国夫,才把黄敬保了出来。黄敬获释后被转移到北京,1935年又考入北京大学,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黄敬入学时,正赶上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他积极响应,参加了 北平临时工委的秘密会议。此后,他又组织领导“一二九”运动,俨然成为北平学联的主要领导人。

1949年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黄敬与李云鹤的婚姻维系了5年,到1937年不欢而散。公开的原因是,黄敬准备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李云鹤深受上海文化氛围的影响,想当演员。不过与黄敬关系要好的王林,给出了如下两种可能。

其一,黄敬的母亲看不上李云鹤,觉得她出身低微, 没度过大学,与俞家门不当户不对。李云鹤虽然自称新时代女性,但小时候缠过足,后来虽然松绑,走路也能看出来。

其二,俞家当时发生了一件怪事。黄母丢了一枚钻戒,怀疑是李云鹤偷的,可对方不承认。几日之后,钻戒又突然出现,不知道是谁还回来的。这件事虽然不了了之,但导致这对婆媳关系恶化,不久后李云鹤就离开了俞家。

黄敬既是儿子又是丈夫,夹在中间十分难办,不得不忍痛结束了这段婚姻。但他从未忘记李云鹤,甚至临终前仍呼唤她的名字。

1949年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亲自点名

抗战全面打响后,黄敬调晋察冀军区,协助聂荣臻工作。冀中军区成立后,黄敬任党委书记,与司令吕正操合作。

1943年,黄敬调任冀鲁豫区党委书记,刚上任就经历了十年不遇的旱灾,蝗虫遍野。当时民间有种说法,说蝗虫是神圣的,灭不得。为了打破百姓的封建观念,黄敬当众吃了一只煮好的蝗虫,随后宣布“灭蝗”,挽救了大量粮食。

1945年初,黄敬精神状况不佳,被送回延安休养。直到1947年他才重返晋察冀边区,任中央分局副书记。华北军区成立后,他调任后勤部政委。

平津战役刚刚开打,毛主席就确定了接管天津的人选,任命黄克诚为天津市委书记,黄敬为天津市长。

为什么点将黄克诚接管天津呢?毛主席主要考量了两个方面。

1949年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第一,解放天津的是四野的部队,任命一位四野将领是大家都信服的事情。而黄克诚是在东北民主联军、东野期间都是后勤部部长,是四野的主要领导,让他负责天津全局再合适不过。

第二,黄克诚不仅职务高,其工作能力和做事风格也深得毛主席赏识。黄克诚在新四军三师当师长兼政委时,开辟苏北新局面,展开生产自救运动。三师赴东北时,足足有3万人马,还带去一万两黄金的军费,是创建东北根据地的主要力量。黄克诚到东北后,又开辟出西满根据地,积攒下丰富的城市和地方建设管理经验。同时,黄克诚是军中有名的“谏将”,刚正不阿,做事雷厉风行,适合接管天津这座大城市。

黄克诚能力突出,但他身兼数职,要给他配一个同样优秀的搭档。毛主席看中的人选,就是“俞家的三少爷”黄敬。

1949年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相比黄克诚,黄敬对天津的情况更加了解。他在天津长大,后又长期在京津冀领导工人、学生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晋察冀边区财经办事处主任,是不可多得的经济人才。天津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工业中心,光企业和工厂就有4600多家,让黄敬出任天津市长,也是人尽其用,有利于迅速恢复战后经济。

另外还有两个原因。其一,天津解放,四野的人当市委书记,华北军区也应该派一位市长,起到平衡“山头”的作用;其二,黄克诚只短暂接管天津,随后要随军南下,天津需要一位独当一面的干部。

因此毛主席亲自点将,任命黄敬为天津市长。黄克诚南下任湖北省委书记,他又接过重担,兼任天津市委书记。

1949年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重建天津,46岁英年早逝

1949年1月15日,刘亚楼用29小时的神奇速度解放天津。天津解放的第一天,黄敬就带领干部进入市区,开展接管工作。

接管的第一步,是领导天津警察局这一暴力机关,将其纳入军管会。随后,黄敬又马不停蹄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工人、农民诉求,鼓励大家积极恢复生产,为重建天津做贡献。

黄敬作出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他上任天津市长第一天,就解决了天津的通讯问题。上任第二天,他又恢复了天津的水电供应、第三天市区公交正常运行。

黄敬上任一个月,就让天津的生产总值恢复到民国时期最高水平。那些外国领事馆的人员忍不住赞叹:“如果不是看到'天津市人民政府’几个大字,我们很难相信这座城市刚刚经历了政权更迭。”

1949年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不过在改造天津进程中,黄敬也遇到不少问题,天津工人新村的建设就让他头疼不已。黄敬经过调研发现,天津工人的居住条件极差,七八个人挤一间房,还衍生出“拼铺盖”的行当。所谓“拼铺盖”,就是房东把一张床租给两个以上的工人,让他们轮流睡觉。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黄敬决定盖一座工人新村,村里有5万间房屋,供工人居住。可黄敬想尽办法,四处筹款,也只筹到盖3万间房屋的费用。怎么办?黄敬思来想去,只好求见毛主席,请主席帮忙。

毛主席对黄敬的工作非常满意,也猜透了他的心思,笑呵呵地问:“你是找中央要钱来了?”

1949年天津市长空缺,毛主席笑着问周总理:俞家的三少爷在哪里?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国家财政也不宽裕。但毛主席支持黄敬的想法,特意交代周总理,拨专款支援天津。

1952年底,5万间房屋拔地而起,工人们纷纷搬了进去,再也不必经受风吹雨打。

也是在这一年,黄敬调中央工作,任一机部部长。1956年,他当选中央委员,成为高级领导人之一。

遗憾的是,黄敬由于过度劳累,身体亮了红灯。1958年2月10日,黄敬因肺动脉栓塞,抢救无效因病逝世,年仅46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