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目风险管理

 南岸未阴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风险,简单来说,就是在特定环境下、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损失性、不确定性、普遍性、社会性等特点。风险的特点可以用几个“不知道”来概括:不知道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不知道发生在谁的身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风险,以及不知道带来的损失程度如何。
图片

风险四要素

风险的四要素主要包括:
事件:即风险所描述的具体情境或状况,是风险发生的载体或背景。
原因:引起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可能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是风险得以存在的“土壤”。
后果: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各种结果或影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损失。
可能性: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机会,即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风险管理和风险识别是基于这四个要素进行的,旨在了解、分析并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项目风险管理管什么?

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关注并管理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事件本身:项目风险管理首先要识别并定义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包括技术难题、供应链中断、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管理这些风险事件意味着要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记录、分类和评估,以便后续制定应对策略。
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对于每一个识别出的风险事件,项目风险管理需要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一旦发生可能对项目造成的影响。这通常涉及到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便确定哪些风险是主要的、需要优先处理的。
风险应对策略:在明确了风险事件、概率和影响之后,项目风险管理需要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可能包括风险规避(即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风险转移(如通过保险或合同将风险转嫁给他人)、风险减轻(通过一系列措施减轻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或风险接受(即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而是接受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
图片
风险监控和报告: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风险管理需要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确保风险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新的风险或风险的变化。此外,还需要定期向项目干系人报告风险的状态和应对情况,以便大家对项目的进展和风险状况有清晰的了解。
风险管理流程的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项目风险管理需要不断优化其流程和方法,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这可能包括改进风险识别和分析的技术、优化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过程、完善风险监控和报告机制等。

风险敞口

风险敞口(Risk Exposure)是一个与风险紧密相关的概念,它指的是未加保护的风险,即因债务人违约行为导致的可能承受风险的信贷余额,实际所承担的风险一般与特定风险相连。简单来说,风险敞口就是暴露在风险中的那部分资产或负债,它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对冲或保护,因此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就可能会遭受损失。
在信贷领域,风险敞口通常指的是因借款人的违约行为而可能给债权人带来的损失。例如,如果一个银行向一家公司发放了一笔贷款,而这家公司最终无法偿还这笔贷款,那么银行就面临着一个信贷风险敞口。
在金融领域,风险敞口可以泛指任何可能遭受损失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它不仅仅局限于信贷风险,还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多种类型的风险。金融机构通常会通过一系列的风险管理策略来降低其风险敞口,比如对冲交易、分散投资等。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敞口则是指项目在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事件所导致的潜在损失或影响的总和。项目经理需要识别、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敞口,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预算并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完成。
项目风险管理步骤
项目风险管理是识别和分析项目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的活动。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风险识别:此阶段的目标是确认有可能会影响项目进展的风险,并记录每个风险所具有的特点。这通常涉及从潜在的事件及其产生的后果,以及潜在的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来检查风险。通过收集、整理项目可能的风险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形成项目的风险列表。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每个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大小。这一般是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项目风险进行量化估计,以便评估风险和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评定项目可能产出结果的范围。
风险对策研究:此阶段主要确定对机会进行选择及对危险做出应对的步骤。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时,需要考虑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等因素。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后,就可以编制风险应对计划,包括已识别的风险及其描述、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应对的责任人、风险对应策略及行动计划、应急计划等。
风险对策实施控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时刻监督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而带来的新的风险。这涉及对项目进程中风险所产生的变化作出反应。
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实时的、动态的、连续发生的风险防范与应对过程,这项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工程的实施。它既包括前期的风险监视工作,也包括后期风险发生时的应对控制工作。
下面以一个项目为例,进行风险分析

假设这个项目的目标开发一款非标设备,进行风险分析如下:

项目背景

非标设备开发项目通常指的是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定制设计的设备,其设计、制造、调试等环节均存在较高的技术难度和不确定性。因此,进行风险分析对于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风险识别

在非标设备开发项目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
  1. 技术风险:由于设备是非标准的,可能涉及复杂的技术难题,如设计不合理、制造工艺不成熟等。

  2. 供应链风险: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可能受到市场波动、供应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延期或成本增加。

  3. 项目管理风险:项目进度控制不当、资源分配不合理、沟通不畅等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4. 市场风险:客户需求变化或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影响设备的销售前景和利润空间。

风险分析

  1. 技术风险分析:

    • 设计中可能遇到未知的技术难题,导致开发周期延长。

    • 制造工艺不成熟可能导致设备性能不稳定,需要反复调试。

    • 技术更新迅速,可能需要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技术升级,增加成本。

  2. 供应链风险分析:

    • 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按时交货。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导致采购成本上升。

    • 供应链中断可能导致生产停滞,影响项目进度。

  3. 项目管理风险分析:

    • 项目进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项目延期交付。

    • 资源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关键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 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不畅可能导致信息传递错误或遗漏。

  4. 市场风险分析:

    • 客户需求变化可能导致已开发的设备不符合市场要求。

    •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设备价格下降,影响项目利润。

风险应对策略

  1. 技术风险应对策略:

    • 加强技术预研,提前识别并解决潜在的技术难题。

    • 建立技术合作与分享机制,与同行或高校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 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

  2. 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

    • 选择多个供应商备选,确保关键零部件的稳定供应。

    •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建立应急储备库存,以应对可能的供应链中断情况。

  3. 项目管理风险应对策略:

    •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设立关键节点,进行项目进度监控。

    • 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关键任务得到优先处理。

    •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项目会议,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畅通。

  4. 市场风险应对策略:

    •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设备功能和定位。

    • 开展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情况,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

    • 考虑产品的可升级性和扩展性,以适应未来市场变化。

风险监控与报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控风险的变化和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定期评估风险状态,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同时,向项目干系人报告风险情况和应对进展,保持信息的透明和沟通顺畅。
通过以上风险分析,非标设备开发项目团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项目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监控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交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