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光如画】激流险峰龙云谷/王绍和

 冰凌花文学 2024-05-15 发布于黑龙江

激流险峰龙云谷

文︳王绍和(河北秦皇岛)   

微风轻拂,白云悠悠,我等从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城区出发,驱车经大新寨镇拐向东北10余公里处,来到了此行的打卡地:龙云谷。

“华北高空悬崖项目汇集地”——来时,这一主题词入目,我的心被揪了一下:年迈的我,适合去吗?怀揣“转一转、看看景”想法,我加入了此行的行列。

(1)

近观,流水潺潺;远望,青山巍巍。谷间路,虽有坡,但不算很陡峭。我沿着山谷漫步,东西两面的群峰起伏,犹如张开的“剪刀”。两峰之间,夹着一道河流。走着走着,碧水一潭,“拽”住了我的眼球:潭的面积约1.5平方公里,称其为湖不谓不贴切。湖面清澈,青山逶迤——“高峡出平湖”,想起了此句的我,脑海里萌生了诗样的意境。山峦倒映湖中,湖面微波荡漾,“此景只宜天上有,莫非仙境降人间?”驻足而观的我,有些陶醉了。湖面上游船悠悠,快艇嗖嗖,分明又是一幅现代时的生动的图画。

(2)

顺此湖畔前行,左侧山峦耸立,右侧峰峦叠嶂。两山夹一谷的“剪刀”,由阔向狭渐次收缩。沿途起伏,虽有陡坡,但并不觉得很累。一路漫步,又遇一湖,其“块头”虽不像下面的那湖磅礴,但镶嵌山间,山水相依,倒也颇有看头。湖与湖间,河水跌宕,犹如银链相连。水声哗哗,酷似吟唱,声声悦耳。与湖相对应的悬崖,如刀劈斧削的峭壁上,各有宽窄不等的瀑布飞流直下。飞珠溅玉、气势非凡,颇有“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意蕴。

(3)

水声激荡,“震醒”了我。我昂首飞瀑,紧盯山峦,满以为找到了谷中之水的源泉——水自山巅飞流而下,上面必有水源。但转而一想,似觉不对:满山巨石粼粼,那水何生呢?隔岸观第二湖,见岸畔的山峦稍缓,有几根一搂粗的大管子,从水中爬上山去,我仿佛明白了:山上之水,乃从湖中抽取上去,再由山上喷涌至湖与河中。

“湖水向上逆注,飞流直下成湖”,感悟着人间奇迹的我,面对着“华北高空悬崖项目汇集地”的昭示,我环顾着盘桓山间的巧夺天工的智慧,在“怎么可能”的叩问中,又对梦境般的景观震撼着——

石壁构成的山峦,托举着或如平台、或似利剑的峰顶。说什么“画树难画梢,画山难画高”,眼前偏偏是山峰挺拔入云,飞鸟难以立足的石壁上,竟有松等植物挺立或倒挂,彰显着绿色的生机与奇迹,俨然全景的画图,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

(4)

目光扫向西峰的偏北处,来到了山间火车站处。抬头仰视,近乎直上直下的两组铁轨,犹如条条墨色丝绳缠于峭壁。火车载着游人,蜘蛛般地向上攀援。到山腰的终点站后,“列车”沿另条路缓缓“蹭”回来。到了站的乘客向东漫步,坐进山谷间的索道缆车。谷险渊深,索道悠悠,安坐缆车上扫描远近山景,人在画中游,人嵌画卷中,闻山风呼啸,听鸟儿歌唱,想必是刺激、惬意得很。

下缆车,向前行,等待着游客到来的是玻璃栈道。厚重的玻璃与天空交相辉映,仿佛连成了一体,钩织成了湛蓝的世界。蓝天白云之下,几方平台之上,还有“悬崖栈道”、“独木荡绳”、“空中之镜”、“高空秋千”等等设施,年轻的游客尽情地舒展着身姿。

(5)

继续前行,临近终点,东西两峰“合拢”之处,犹如燕翅倒立于浩渺的空中。放眼东侧的嶙峋的河床险滩,简直称得上石头的世界:大的如虎似牛,小者如桌似櫈,皆光滑如卵。仰望齐刷刷的石壁,俯视这卵石的群像,想象着山洪雷电磅礴力量的我,仰卧在“仙人床”的巨石上歇息片刻,被前方平台上的音乐吸引过去。平台建于水上,飘渺的水气散发着梦幻般地意境。号称“天外飞仙”的“高空威亚”,载着秦时的爱情故事,拉开了空中舞蹈的帷幕。

(6)

回返时,我的目光聚焦于东侧的山麓。山腰中,“缠”着一道蜿蜒的“银带”。那是山间滑水漂流的滑道。激流从峰间落入滑道,滑道沿山体奔腾,滑入来时所见的第一个湖中,上岸的人面颊上挂满了兴奋。

    有些遗憾——这么刺激好玩,我竟不能直接地体验。老朽的我却也欣欣然着——激流与险峰,近距地观赏,毕竟也大开了眼界,放飞着心绪,真是不虚此行啊!

作者档案

   王绍和,笔名傅凝、艾佳、燕山红。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人,初中一年半学历。种过4年地,当过19年兵,曾做过连队文书、团报道员,63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副处长。转业后在抚宁县委办当材料匠”15年。忙于公文写作之余,热衷于为报刊写豆腐块,离离啦啦见报3000余篇。撰有长篇报告文学《爱家英姿》《蓓蕾争妍绽芳菲》《身影直立竞风流》《略说细品咱仇(qiu)家》和20万字的公文写作实操《捅破那层窗户纸——一个老材料匠的心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