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月楼篆刻《古人十雅》

 悦山悦水xh205k 2024-05-15 发布于山东
        在我看来,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应该是简单而高级的。说简单,是能想象的到的他们所做事情的外在形式,可能也就是沥沥细雨中的一杯一盏、一琴一棋而已。说他们高级,是因为他们就在这么略显无聊无趣的环境里,活出了诗意的,艺术化的、后人无法企及的丰富精神世界,也生产出了一大批足够惊世骇俗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后人奇而羡之,将古人的这些经常行为整理为十大雅事,分别是焚香、品茗、听雨、抚琴、对弈、酌酒、 莳花、读书、候月、寻幽,想来,这些基本囊括了传统意义上的文人雅举,应该也很符合我们当代人的大部分时候的精神追求吧。
       今年春夏之际,我搜集印石,积累朝夕,以篆刻艺术形式将古人十雅表现出来,颇欣慰。待秋风乍起,再作人物小品十幅搭配之,未知效果几何也。

图片
图片

一.焚香

       联曰: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焚香,雅事之首。古人雅致,品茗、读书、抚琴、静坐之时,必会焚香净手,沐浴更衣,以示虔诚郑重。四大名香者,“沉檀龙麝”也,即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皆名贵,不易得。

        甲辰谷雨,余治《古人十雅》印,自“焚香”始,白文印成,不过瘾,又刻一朱文,各有所得,以意味论,殊途而同归。

图片、抚琴

       若心自适,无弦亦可。

       抚琴者,将万千心事揉入弦中,在弦音中平和泰然,体会至静之极。宋代《琴论》云:“攻琴如参禅,岁月磨练,瞥然省悟,则无所不通,纵横妙用而尝若有余”。今人心不自安,哓哓嚷嚷者众,难臻古人之境也。

       印中两字拓宽,有画意,“抚”字上部破碎之,欲寻弦外之音也。

图片三、对弈

      联曰: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围棋又称坐隐、手谈、忘忧、烂柯,其典故皆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坐隐、手谈出自《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忘忧出自《晋书.祖逖传》,烂柯出自晋人的《志林》。其时,玄学兴起,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弈风之盛,无过于此。

       钱钟书《管锥编》曰“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以斯语论黑白之事,最相合也。

        此印中的笔画布局自然和谐,收放揖让皆有安排,合古人弈理否?

图片

四、品茗

        联曰:剪取吴淞半江水,且尽卢仝七碗茶。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但若说“品茶”只是鉴别茶的优劣或者领略饮斟意趣,则有些太过于浅显了。繁忙之余,择一静处,泡一壶茶,自斟自饮、神思遐想可,与两三好友涤烦益思、谈吐风云亦可。洗杯换盏间,不闻世间俗事;慢斟细品,尽是人生工夫。其境界,使人神思意往。

图片

五、酌酒

        联曰: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古语云:“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古人以酒抒情,因酒而歌,或豪迈,或婉约,或悠闲,或惆怅,或惜过往,或敬未来,留下了大量的有关“饮酒”的诗篇,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亦知人之好饮,古胜于今也。

图片

六、听雨

        观文人品味,观其听雨之状是其一也。清人张潮曰:“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善哉。

        论听雨之文,余最爱宋人蒋捷之《虞美人》,词曰:“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寥寥数语,道尽人生之悲欢进退。

        余作“听雨”印,以殷商文字状之,取其形亦欲取其意。

图片

七、莳花

       侍花如侣,读花如人。

        前人视花草为自然,为伴侣,所居所观,若无花树草木则近于庸俗。清代名士朱锡绶的《幽梦续影》更是以各种花卉比喻女子,颇有创见:“花是美人后身;梅贞女也、梨才女也、菊才女之善文章者也、水仙善诗词者也、荼蘼善谈禅者也、牡丹大家中妇也、芍药名土之妇也、莲名士之女也、海棠妖姬也、秋海棠制于悍妇之艳妾也、茉莉解事雏鬟也、芙蓉中年诗婢也、惟兰为绝代美人。”

图片

八、读书

        古人立世,多以读书为头等事,所谓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也。无论达官贵族,九流三教,亦或贩夫走卒,寻常布衣,皆以读书为美。浸淫书海,久读不厌,自然洗满目烟火之俗气,谈吐有致,胸次广阔;去逐利追名之凡心,雍容有度,气质高雅。宋人黄山谷言曰:“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此语甚为可爱,而当朝诸君,可曾有三月三载而未曾释卷一册者?

       读书之状如何?佳茗一壶,檀香数支,无灯红酒绿之叨扰,多宁静淡泊之雅韵。经史子集藏于旧橱之中,闲文新册横于明几之上。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兴味所致,取书一本,随意而读,不关风月。(节选我的文章《闲谈读书》)

图片

九、侯月

          诗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观月须临水,须独往,须空旷幽绝之地,如此方能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张若虚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才写下《春江花月夜》的千古名篇。

图片

十、寻幽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山水之境,西方人多以征服之心待之,国人更爱其深邃幽缈、千回百转之美,乃有法自然师造化以求和谐共生之举。入景而生情,探微以明理,所谓“寻幽探胜”既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