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月明年何处看 *** 虞 邯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4-05-15 发布于陕西

*

明月明年何处看

虞 邯 

2006-10-2 19:14:00

他听到那一声峭拔的笛声响起时,整个人蓦的一惊,险些从马上掉了下来。

康西草原的夜很安静,牧草低伏在地面,天际线也压得低低的,只有月亮高悬在头顶,这月亮竟不像八月中秋的月亮,不见一丝团圆温润的气息,薄薄的有如一块冰片,像是要直插到人心里去。

吹笛子的人正在他前面十四五米处,早下了马,鞍子都卸下来了,斜靠在马鞍上吹笛。

他也翻身下马,虽然和这人素不相识。

吹笛子的人看着他,笑一笑说:"今儿天黑得早。"

草原的夜色,已经被月光稀释,是一种半透明的浅黑,他可以看得清吹笛子的人笑起来的时候,眼睛里有一些星光闪过。

"是,照理说不应该啊,往年中秋都没有这么快夜的。"他应道。

那人慢悠悠地说:"往年中秋都是在秋分前后,今年闰了一个七月,都到寒露边上了,白天是越来越短了。"

他哦了一声,心想是啊,"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秋分都过了,难怪。

然后两人都无话,他也把鞍卸了下来,扔在一旁,找出睡袋坐下。

"看来你是经常在外面流窜的。"吹笛子的人说。

他笑一笑,拿出画板,拧亮嵌在上头的小灯泡,拿了画笔出来,开始勾画这流淌着浅黑的夜,这夜像是一条河流。

吹笛子的人看着他画,然后默不作声地拿过画笔,在他画的黑夜上头,斜斜地勾了个月亮出来,那月亮正从云堆里滑出来,月光像水银一样泻了一地。

"现在月亮已经不是这个月亮了。"吹笛子的人把笔一放,又歪倒在鞍上。

"怎么?",他觉得这个人可能要开始讲述一个故事。

但吹笛子的人并不回话,片刻以后,传来停匀的呼吸声,这人竟然歪在鞍上睡着了。

他感到有些寂寞,于是抬头看月亮。

此时月亮周围的浮云都已散去,光芒大盛,和初时的清冷颇不相类,因为愈加皎洁的缘故,月环中间的暗影也更加分明。

这些环形山脉,好像还有一些是拿了中国的古人命名的。他心头暗忖。那些古人无论如何料不到那隐约婆娑的树影,竟是一些寸草不生的环形山脉。果真是今天的月亮与从前已大不一样了,人们终于探到了月亮的真相。

不过这个是好是坏,他想起来就心存疑虑,他听见身后有响动,吹笛子的人换了一个姿势,口中嘟嘟囔囔说道:"谁人碍我望明月"。

他忍不住笑了,明月在顶空清辉四射,举头可望,谁碍着他了。

吹笛子的人说,"你不要笑,处处都有人碍着我望明月。"他打了一个盹,似乎精神了些。

"我有一次在某处名山,来了兴致去看月亮,不曾见过那么丑的月亮。东边一个城市灯火通明,简直光冲牛斗,望不见星星,模糊的几颗也估计是我眼冒金星。人造的光芒遮掩了月亮,它看上去像一个煎得过黄的蛋饼,边缘还是涣散的。山头西边倒是漆黑,可月亮怎会从西边升起来呢。"

他说那现在草原上一望无碍,你可以好好看了。

吹笛子的人说,"即使在这里,我也没有兴致看了。以前人们把它描写得多么美好。转冰盘,移玉轮,里面有个雪白的小兔子捣制灵药;有个倒霉蛋年复一年砍树;有个寂寞的美丽女子夜夜悔青了肠子。这些多么美妙,这些才值得仰头张望,现在一切都没有了,琼楼玉宇归于无水有沙的荒漠。我还看这个月亮做什么。"

这些话堪堪说到了他的心上。

"你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避开家人,一个人在这里看月亮。"吹笛子的人问。

他说那你不是也这样。

吹笛子的人莞尔:"我年年都如此。"

"躲避一种无法脱逃的回忆?"

"呵呵,不得不承认,重大的事件最好发生在寻常日子,这样忘却起来会比较容易。"

他笑起来,准备给这个陌生人讲一个故事,像人们通常在旅途中所做的那样。

"有一年中秋,正好和我的生日重了,我一直过阳历生日,那一天,我们一群朋友啸聚吃喝,有一双眼睛,一直望着我。"

吹笛子的人收起他的微笑,认真的听。

"后来还有人和我提起,说那人望着我的眼神,那么忧郁,那么美。这种故事当然没有结果,已经过去好些年了。"

"后来有一天,我想起那年中秋,突然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我在想会不会哪一年又是这两个日子重叠,这样我就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回去。于是我去查电子万年历,一年一年地翻,最后果然看到一天是一模一样重合的,我心都跳了一下,可是,那是19年以后。"

他没有再说下去,这些多么无聊啊,在这样千年不易的月亮下,变迁的只是人们的观念与情感,所有的事实都不容改变。

吹笛子的人看着他,眼神有一丝悲悯。

"既然人生重叠的日子那么稀少,我不如来这空廓、辽远的地方,想一想倏忽过去的往事,马背是这么的颠簸却可靠,'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多么好。"

吹笛子的人笑他,"你不会过秋天,这个时候秋分将过,寒露将来,月明中秋,你应当去江南,'秋到江南草未凋'",三秋桂子,正在盛时,你不去看了些层层叠叠的杏黄蕊儿,嗅那些慢慢弥散开的沁人花香,跑来这牧草已经萎黄的草原,有什么意思。"

他说,"假如真能随我挑地方,我索性到月亮里头去。"

吹笛子的人说:"怎么总会有人,有想要离开这片土地的冲动,你看过《月亮尘土,那些掉向地球的人们》那本书么?"

他大为诧异,前天晚上,他才把这本书翻完,扔在家里的茶几上。

吹笛子的人不动声色地说,"你还记得12人俱乐部?"

他记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高级的"12人俱乐部",即使是神秘的"骷髅会",也没法和他们相比,那是目前据说已经踏上月球的12个登月宇航员。

吹笛子的人说,"你知道,这些人回来以后。都几乎无法应付混乱的'尘世生活',他们或者隐居,或者酗酒,或者投身宗教灵异……当你连月亮都去过了,还能再去哪里?"

他微笑,"这就好像英雄安泰,一旦被举离地面,就变得脆弱不堪一击。"

吹笛子的人笑了,"没错,最终我们必须复归于尘世的生活。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起风了,他觉得困倦,打了个小盹,等他一睁开眼睛,那个吹笛子的人竟然不见了,也不见拴在一旁的马匹,甚至那理应被马鞍压扁的牧草,居然毫发无伤的在风中飘摇,他悚然四顾,只看见月华清冽,仿佛薄薄漾在草尖的一层水光。

·链接·

中秋第一雅赏

假如月亮那寸草不生的环行山上能生长一株植物,那么一定是桂树,否则月亮何以别名"桂魄",而月宫又名"桂宫"?总之三秋桂子,八月飘香,赏桂应当是中秋第一雅事。

赏桂之风,最盛在江南一带,尤以杭州为最。每年仲秋,寒露前后,报章里都是赏桂的指南,人家中都是折来的鲜花,试想一个城市漂浮在暗香之中,怎会没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国内观赏桂花的五大胜地,有苏州光福、咸宁柏墩、广西桂林、杭州满觉垅、成都桂湖,风光有异,风俗不一,各擅胜场。

赏桂并不适合走马观花,最重雅赏,袁宏道在<瓶史>里说:"茗赏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也就是把茗赏桂最为适宜,皆因桂花与茶,都是淡雅之物,彼此相得益彰。

赏桂,常常循色、香、韵三阶而行。第一是赏色,桂花多呈淡淡的黄、银、白之色,素淡幽雅,可以映照秋季的素净。第二是赏香,桂花有香王之称。明代画家沈周<客座新闻>中记载:"夹道皆合松、桂相间……而秋来香闻十里。"第三是赏韵。花韵,就是指花的风度、品德与特性。<吕氏春秋>中说"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清秋第一名品

月饼之属,是中秋时节最为应景之物,但若真正说到风味奇佳,则是食蟹。食蟹的要诀需配食姜茶黄酒,这是因为螃蟹性寒,要以姜茶黄酒化之。

食蟹的工具演变,也有一段趣史。

早在晚清,苏州人就制作出一整套专门用以吃蟹的小工具:蟹八件。蟹八件包括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螃蟹端上桌,吃蟹人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圆头剪刀逐一剪下大螯和蟹脚,将腰圆锤对着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一圈,再以长柄斧劈开背壳和肚脐,之后拿钎、镊、叉、锤,或剔或夹或叉或敲,一件件工具轮番使用。

如今吃蟹早已没有那般雅致,吃蟹的工具只剩下三样:鼎、签子、锤,都是铜制的,鼎是一个铜制的圆台,下面有三条腿,敲蟹需要在这上面操作;铜锤用来敲蟹壳;铜签子用来挑肉,签子的一头是尖的,一头是一个弯曲的小勺。(徐逸)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