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音菩萨背后的故事:亡国之君的皇后先后嫁给两个男人,最终被逼出家!

 时尚小桃红 2024-05-15 发布于四川

南北朝末代皇后,美丽贤惠却所嫁非人,亡国后成为观音的女身原型!在古老的东方传说中,观音菩萨的形象,竟然源自一位流亡皇后的传奇人生。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公元571年,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后宫的花园中偶遇了他的表妹沈婺华,那时,他被她清丽的气质所吸引,无法抗拒地爱上了她。然而,这段感情并未长久,因为随后陈宣帝将她赐给了陈后主,而陈后主却因为另一个妖艳妩媚的女人,张丽华,而抛弃了沈婺华。但沈婺华的传奇并未因此结束,她最终成为了观音菩萨的原型。

沈婺华,一个江苏吴兴的书香门第世家出生的女子,她的母亲是陈武帝陈霸先的女儿会稽穆公主陈氏,父亲沈君理是官至仪同三司,封望蔡贞宪侯。因此,沈婺华和陈叔宝是表亲,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沈婺华从小就被父母宠爱,她自幼端庄秀丽,聪明伶俐,才华横溢。然而,她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这让沈婺华在服丧期间整天以泪洗面。

当沈婺华到了适婚的年龄,她的舅舅陈宣帝将她赐给了还是太子的陈叔宝,成为了太子妃。两人毕竟是青梅竹马,一开始他们的关系也是十分融洽,沈婺华的温柔贤惠也得到了陈叔宝的垂怜。

然而,沈婺华好静,不喜奢华,而陈叔宝却是好声色,喜奢靡,重享乐,两人的价值观截然相反,夫妻二人的关系只是维持表面上的相敬如宾,实则并不和谐。

直到11年后,陈叔宝登基称帝,沈婺华则被封为了皇后。只是没过多久,沈婺华的父亲就离开了人世,沈婺华悲痛欲绝,整天茶饭不思,哭得梨花带雨,人也憔悴了不少。

陈叔宝本就性情放荡,寂寞难耐,一看沈婺华整天哭丧着脸心里十分不满,对她渐渐的疏远了,夫妻二人之间有了深深地裂痕。

而就在此时,后宫头号美女张丽华瞅准时机,凭借着妖媚劲儿,竭尽所能取悦陈叔宝,牢牢地抓住了陈叔宝的心。

陈叔宝一看张丽华如此妩媚,立马将黄脸婆沈婺华抛之脑后,并册封张丽华为贵妃,甚至连后宫大权也交给了张丽华,反倒是正宫皇后沈婺华成了个有名无权的空壳皇后。

面对如此境遇,沈婺华依旧是淡然处之,没有丝毫抱怨。而是整天埋头专心研究佛法,潜心修佛,陈叔宝去不去她寝宫,宠爱哪个妃子,她全然并不在乎。

有一次,陈叔宝心血来潮想起了沈婺华,便前往其寝宫。平时他们夫妻俩大半年也不会见一次面,陈叔宝在沈婺华宫中刚坐下就想走,沈婺华也不挽留,只说随便你。

这可是让陈叔宝心惊肉跳,便写下了《戏赠沈后》: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沈婺华也毫不逊色,提笔一挥回赠一首:"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得知了沈婺华的事迹后,专门派人将沈婺华接到了长安居住,并且命画师按照沈婺华的面貌画了观世音菩萨的画像。

沈婺华,这位曾经的皇后,在长安的宁静中度过余生。她虽然失去了皇后的地位,却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她潜心修佛,用她的智慧和慈悲影响着周围的人。

沈婺华的美丽和贤惠,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更加深入人心。唐太宗李世民以她为原型,绘制了观世音菩萨的画像,这不仅仅是对沈婺华个人品质的肯定,更是对她精神风貌的赞美。

沈婺华的故事,在长安城中传为佳话。人们赞美她的坚韧和毅力,也感叹她的命运多舛。然而,沈婺华自己却并不在乎这些。她深知,人生在世,繁华如梦,唯有内心的平静和善良,才是永恒不变的。

在长安的岁月里,沈婺华不仅自己潜心修佛,还积极传播佛法,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内心的安宁。她的善举和慈悲,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最终,沈婺华在长安安详离世。她的离去,让人们感到惋惜,但更多的人感到欣慰。因为沈婺华用她的一生,证明了即使命运多舛,只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善良,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安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