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书】2972 《我们何以不同》: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长沙7喜 2024-05-15 发布于湖南
图片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书叫做《我们何以不同》,副标题是“人格心理学40讲”。这本书很厚,将近500页,作者是王芳,她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她学习和从教心理学已经有二十多年,这本书中不少内容都来源于她开设的“人格心理学”课程的讲义。
心理学有很多分支领域,但其中人格心理学可以说是和我们每个人最相关的。人格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独特且稳定的模式,说白了就是个性或者性格。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人格最大的特点——独特性。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是独特的吗?我和别人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人格心理学,就是对这些问题的科学研究,它好奇人类身上无处不在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个体差异从何而来。
人们对人格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那句铭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又发展成了三个终极问题,分别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困扰着世世代代的人们,直到今天,人们也一直在苦苦追寻着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人格心理学,就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珍贵的视角,它能从揭示个体差异和背后的心理力量开始,带着我们慢慢寻找自己的人生答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人格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回答这人生三问。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我是谁?在这一部分中,我们来聊聊人格特质;接着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们会说到人格成因,看看有哪些因素塑造出了我们不同的人格;最后,我们会回答第三个问题:我要到哪里去?在这部分中,我们要聊的是人格动力,或者说人格发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人的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好,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这本书。
第一部分
说起人格特质,我们最常聊的可能就是星座了。在关于星座的讨论里,每个星座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比如处女座的完美主义、双鱼座的浪漫、射手座的特立独行。相信星座的人往往对其深信不疑,会用星座来理解、评价身边的人。那么星座到底科学吗?
2020年,有一项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者先初步调查了中国人对星座的熟悉程度,发现有73%的人都表示对星座熟悉,65%的人同意星座会影响人的性格,65%的人表示星座可以帮助他更好地了解一个人。当被问到最不受欢迎的星座是哪个时,超过三成的人都选择了处女座。人们认为处女座的人挑剔、苛刻,不好相处。随后,研究者在美国做了同样的调查,结果很有意思。作为星座文化的起源国家,美国人对星座的熟悉程度和认同度居然低于中国人。作为一个舶来品,星座在中国的流行程度更高。此外,当被问到哪个星座最不受欢迎时,近六成的美国受访者都表示不确定,提及最多的也不是处女座,而是巨蟹座。为什么同样是处女座,在美国没有什么差评,在中国却这么不受欢迎呢?研究者推测,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它的命名。在英文里,巨蟹座的发音和“癌症”同音,可能就会激起一些负面联想。相反,处女座在中文语境中之所以不受欢迎,可能是因为“处女”的命名,会让人联想起挑剔、完美主义等特征。有研究者进一步实验就发现,当把“处女座”改名为“室女座”时,人们对这个星座的负面评价就明显减弱了。再比如,在英语里,金牛座并没有“金”的含义,而它的中文版被翻译成了“金牛”,金牛座就带上了爱财、吝啬的评价。这么看来,西方的十二星座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对这十二星座的解读和演绎,其实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文命名的暗示的。最后,研究者检验了星座与科学的人格测验测得的结果,还有星座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星座与一个人的性格和工作表现之间,均不存在有意义的关联。我们上面那个问题有了答案,星座并不科学,只是一种刻板印象罢了。
同样,网上很多类似的性格小测验也并不科学。它们把世界上的人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通过一些题目,告诉你属于哪个类型。这种测验虽然很有趣,但它并不符合事实。一方面,人是多样的,绝不可能用几种或者几十种类型就都涵盖了;另一方面,人与人的差异更多的是程度上而非本质上的,人们之间的相似性远大于差异性。所以,现代人格心理学家并不赞成把人的性格分成几类的说法。仅仅是娱乐倒也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用这样的分类给自己贴上标签,它就可能成了自我设限的牢笼,用“我就是这样的人”来解释一切,并把它当作自己一切遭遇的理由,这对人的成长反而是有害的。
既然对人格进行简单分类不科学且有害,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格心理学家借用了基本的元素论观点。比如红黄蓝三原色,用这三种元素可以混合出成千上万种颜色。人格也是这样,每个人都具有一些不同程度的人格元素,这些元素就能组合成千万种人格。这样的人格元素,就是“特质”。特质是由两个端点组成的连续体,它是连续的而非离散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程度上。每个人都有一些核心的人格特质,但程度以及组合方式不同,就产生了个体差异。
那么,核心的人格特质都有哪些呢?目前公认的最可靠、最有效的描述和测定人格特质的模型,是一个叫做“大五人格”的模型,它主张存在五个基本的人格特质,分别是外向性、神经质、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这五种人格特质。
我们先来看看外向性。外向、内向是一对经典的性格特质,这个概念最早还是荣格提出的。内向和外向的差异,是获取和投注心理能量的方式不同。典型的外向者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于外部世界,习惯呼朋引伴,他们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补充能量,社交之后依然活力满满;而对于内向者来说,他们更愿意独处,一个人安静地思考和阅读是他们最舒服的状态,社交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消耗能量的过程,他们往往需要在社交后一个人待着来恢复元气。不过,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和荣格理论中内外向的划分不太一样。内外向不再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类型,一个人可以表现得既外向又内向,也就是中等的外向性。外向性低的人也不一定是社恐,他们可能具备良好的社交技能,只是不太想社交而已,因为他们不会像高外向者那样从社交中得到很多乐趣。反过来,外向性高的人也不一定有很多朋友,因为别人愿不愿意和他们做朋友,不完全取决于他们外向性的高低,更多是和大五人格中的另一个特质“宜人性”有关。
除了社交性之外,高外向性的人还更容易感到开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向性低的人就很丧。偏内向的人常经历的是一些唤醒度没那么高的情绪,比如平静和满足,这样的情绪也是积极的,只是在高外向者的衬托下,他们看起来显得没那么开心而已。外向性的高低没有好坏,值得警惕的反而是社会中的“外向崇拜”,好像只有外向才是好的、正确的性格。事实上,内向也有内向的优势,比如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都是内向的人,独处可能是创新的催化剂,内向的管理者也更善于倾听员工的建议。内向和外向,只是个体的性格差异罢了。
说完了外向性,我们来看看第二种核心人格:神经质。
神经质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消极情绪。一个典型的高神经质者很容易被日常琐事打扰。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时不时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高神经质者的感觉阈值比一般人要低,他们更容易体会到负面情绪。面对压力性事件,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焦虑。但是,高神经质的人会比其他人更早就开始焦虑,比如两个礼拜后要坐飞机,他们可能从现在就开始担心万一没赶上飞机怎么办,并且会在当天至少提前四个小时到达机场。高神经质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什么事情突然感到焦虑,而是焦虑就是他们的日常。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高神经质是因为对环境中潜在的威胁十分敏感,并且做出了夸张反应。周围出现了一个消极信号,高神经质的人很快就感觉到了,而低神经质的人可能压根察觉不到,或者察觉到了也不觉得这是威胁。所以,对于高神经质的人来说,生活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像是在他们头顶上挂了个气球,这样持续性的焦虑让他们很难充分享受生活。在身体方面,由于总是处于警惕和备战状态,高神经质者的免疫系统就可能受到影响;在心理方面,他们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导致经常性的情绪不稳定,这也可能伤害他们的人际关系。
不过这种高神经质也不是完全没有积极意义的,比如高神经质者会更经常反思自己,也更有动力去应对威胁、解决问题。不过,他们的焦虑是否能转化成行动,还关系到另一个人格——尽责性。如果尽责性是高的,那么高神经质可能会推动他们去改变自己甚至改变世界;但如果尽责性不高,那么他们的担忧可能无法转化成行动,徒留焦虑和痛苦。所以,如果能恰当地响应和处理负面情绪,他们就能充分发挥高神经质的作用,比如成为比别人更快预见风险、值得信赖的投资人或者操盘手。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第三个核心人格特质——尽责性。这个人格特质很好理解,那些善于延迟满足、自我控制、达成目标的人,就是尽责性高的人。相反,尽责性低的人,就相对懒散、粗心、意志薄弱。显而易见的是,在现代社会中,高尽责性有明显的优势。不论是在人际关系,还是工作领域,人们都更欣赏尽责性高的人。但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尽责性还和寿命有关系。有一项长达7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各种人格因素中,有一个和寿命呈正相关的人格,那就是尽责性。高尽责性的人有更好的健康习惯、更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综合起来,就带来了更长的寿命。
不过,高尽责性发挥优势的前提,是高度有序的社会环境。如果社会环境是变幻莫测的,那么高尽责性的优势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因为他们依赖的常规被打破,计划也可能会被不断打乱,这都会让他们感到苦恼。这时,低尽责性者的“无组织、无纪律”和即兴发挥,反而可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本质上来说,还是不存在绝对的“好”人格或者“坏”人格,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发挥自己的人格优势。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四个核心人格——宜人性。我们说一个人很随和,很“nice”,就是在说他的宜人性很高。宜人性高的人体贴、周到、富有同情心,对人性持乐观态度,倾向于相信他人。宜人性高不意味着讨好或者软弱,而是他们习惯友善待人,不仅仅是关注自己的利益。高宜人性者共情能力很强,能从照顾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所以很多志愿者、心理咨询师都是高宜人性的人。
那么在职场中呢?按照一般的想象,高宜人性的特质和坚定、无情、杀伐果断等“成功必备特质”不太一样。他们在职场中是不是不太占优势?研究发现,在收入方面,高宜人性者确实比低宜人性者挣得要少,在现代职场中似乎确实存在所谓的“好人惩罚”。不过,研究者认为,这并不是因为高宜人性者在职场中容易受欺负、当老好人。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没那么重视金钱和地位。在他们的价值排序上,帮助他人的快乐要排在金钱和地位之前。如果把“成功”的标准,换作人际和谐和道德愉悦,那么高宜人性者才是人生赢家。
我们要说的最后一个核心人格特质,是开放性。这一特质和创造力相关,也是“大五人格”中与人类认知关联最紧密的一个。这种开放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对知识的开放,另一方面是对经验的开放。开放性高的人渴求新知识,也渴望尝试新事物,时刻期待获得感知、美学、情感等方面的新体验,这会促进他们进行没有奖励的日常学习。高开放性者对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更加包容,持有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也更少。由于追求新鲜感,他们难以忍受每天做重复单调的事情,更可能进行多样化的职业尝试。不过,这也可能会导致三分钟热度,兴趣广泛却难以深入。
第二部分
到这里,我们就介绍完了大五人格。了解了这些核心的人格特质之后,我们不免会生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人身上独特的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呢?人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呢?
我们直接先说答案:人格的个体差异40%—50%可以由遗传解释,剩下的50%—60%由环境解释。这个百分比指的是“遗传率”,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它不意味着一个人的性格四成来自遗传,六成来自环境。这个数据是对群体的估计,不能用来解释个体。不过,一个人的人格,确实是遗传和环境共同塑造的结果。
性格是可以遗传的。比如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体现出了性格差异,有的宝宝很安静、很好哄,而有的宝宝就很爱哭爱闹,把父母折腾得够呛。有研究就指出,外向性的不同是因为人们的大脑功能差异。高外向者大脑的奖赏回路更活跃,他们对外界环境中的奖励信号更敏感。如果获得他人瞩目是一种奖赏,高外向性者的大脑就会做出更强烈的响应,指引他们去获得奖励。相反,低外向性的人对奖励就不敏感,那些信号对他们也没有吸引力。再比如,神经质这一特质和我们大脑中的杏仁核有关。杏仁核控制着我们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如果杏仁核的功能比较亢进,就会比其他人更快速、更频繁地识别出环境中的威胁,这就导致了高神经质。高神经质者的杏仁核区域反应就比一般人要更活跃。
性格的可遗传性,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一些难以改变的部分。每个人“硬件”的独特性,也带来了情绪和行为模式的独特性。对于这些难以改变的部分,我们要学会接纳和理解。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训练大脑来改善某些特质。比如,冥想训练就是一种已经证实了的可以减弱杏仁核活跃度,来降低神经质程度的方法。
还记得我们上面说的那个比例吗?除了遗传,环境对人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到环境,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了一个人的人格的呢?
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叫“依恋理论”,这个理论假设,人们在生命的早年会天然地依恋他们的主要照料者,也就是父母,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影响他未来与他人的关系。如果早期的关系是温暖和安全的,就能为他日后的心理健康提供基础。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小时候,从父母那获得了足够的温暖与支持,和父母建立起了安全型依恋,他就获得了一罐“内心的金子”。这罐“内心的金子”可以携带终生,持续给他克服困难、从挫折中恢复的能力,以及表达关爱、享受亲密的能力。人生中的第一个依恋关系,通常是和父母的关系,往往具备终生意义。
正是因为早年间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互动如此重要,那如果父母没能恰当地做到这一点,是否意味着“原生家庭即原罪”呢?在近年来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中,对于不称职父母的声讨愈演愈烈。一方面,这确实能提高大众对科学养育的认知,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对于父母来说,父母可能会更加焦虑、紧绷,生怕自己一句话一个眼神毁掉了孩子的一生,拼命地想为孩子做些什么。但这种过度的紧绷可能会适得其反。有时候,父母更应该思考的不是去做些什么,而是可以不做或者少做些什么。变控制为陪伴,做孩子的避风港而不是训练师。
对于孩子来说,在原生家庭的讨论中,父母不仅跌落了“神坛”,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罪人”。孩子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父母,父母再把自己的养育问题归咎于自己的父母,这样永无止境地甩锅,其实没什么实质性意义。为自己当下的问题找到某种解释确实能让人松一口气,但千万不要以受害者自居,画地为牢、怨天尤人,这对我们的人生没有什么建设性作用。心理学家强调童年的重要性是为了让父母重视童年,而是不让孩子困在童年。即使童年和父母的依恋关系并不安全,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在长大后和别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就像作者说的,我们身上确实带着家庭的印记,但依旧是全新的个体。即使无法改变扎根之地,也可以选择向上生长。
当然,影响我们人格形成的环境不仅仅有原生家庭,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甚至是地区过往的流行病史,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格。比如,过往经常暴发大型传染病的地区,人们的个体主义程度越低,集体主义程度越高,更强调传统、从众,也更看重忠诚和服从。这是因为要应对传染病,群体必须要有一套明确且严格的规范,有序组织并管理每个人的活动。独特的社会生态环境,也会让人们逐渐形成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第三部分
到这里,我们聊完了“我是谁”,以及“我从哪里来”,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第三个问题了,那就是“我要到哪去”。人们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人格发展的动力,或者说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在追求什么?
历史上有不少哲学家、心理学家都试图回答过这个问题。比如,荣格给出的答案是,人格发展的目的,是“实现自性”,也就是达到完整。什么意思?它指的是从对外部价值的追求,返回到对内在价值的追求上,也就是探索自己的潜意识。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在打造一个适应社会的面具,而那些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被拒绝的部分,被我们藏了起来。比如,当孩子听到父母说“你就不能安静一点吗”,或者“男孩子就要有男孩子的样子”的时候,为了维持父母对自己的爱,孩子们身后就拖起了一个看不见的口袋,那些被拒绝的部分,就放进了口袋里。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都在不断打磨自己的人格面具,打磨成一个标准的、受欢迎的样子。但是荣格认为,人都有A面和B面,B面并不是邪恶,它只是人的多元和复杂性的体现。面对自己的暗影,人们没必要克服或者消灭它,而应该去认识和接纳它。“实现自性”,就是去探索这些口袋,也就是潜意识中的内容,让自己变得更完整。这听上去其实有点讽刺,我们先是痛苦地把自己的某些部分放进口袋里,然后又要花时间想办法把它们一点一点拿出来。
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除了“认识你自己”之外,还有一句没那么出名的铭言:“适可而止”。有一位学者的解读是,唯有知晓何为过度的人才能遵守此铭言。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真正了解自己的贪婪、暴怒等一切逾矩的欲望的人,才愿意接受约束、规范言行。这和荣格的观点不谋而合,就像他曾说过的一句话:“我宁愿完整,而不是完美。”
比起荣格的“实现自性”,我们对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要更熟悉。但正是因为对它太熟悉,其实很多人都低估了该理论的深刻程度,高估了自己的理解程度。我们都知道,这个需要层次的最高层级是“自我实现”,这也是马斯洛给出的,关于人格动力的答案。不过,自我实现这个概念很抽象,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马斯洛谈的自我实现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尽己所能成为可以成为的人。马斯洛说:“音乐家就必须作曲,画家就必须绘画,诗人就必须写诗。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必须做那样的人,真实地呈现自己的本性。”自我实现,并不是说要做什么大事,或者成为什么人物,而是去做和自己能力匹配的事情,过上可以过上的生活。
这样来看的话,自我实现应该不难。但根据马斯洛的观察,能实现自我的人却大概只有1%—2%。为什么会这样?马斯洛认为,这是因为很多人受到了“约拿效应”的影响。这个故事出自《圣经》,约拿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直渴望得到神的差遣。有一天,神终于赐给了他一个任务,结果约拿却临阵脱逃了。马斯洛就用“约拿”来指代那些渴望成长,但是却害怕成长的人。这种在机会面前的恐惧、茫然和纠结,就叫做“约拿效应”。用马斯洛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对自身伟大的恐惧,对自身命运的逃避,对自身优秀才能的远离”。在生活中,人们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心心念念的机会,却又突然胆怯、患得患失,甚至在失去这个机会后,还松了一口气。这可能是因为,成长的机会也代表着要做出改变、付出一定的代价,而这需要有充分的决心和勇气。正是这样的约拿情结,阻碍了人们成为可以成为的人,离开了自我实现的道路。马斯洛给出的建议是,不要太顾虑当下的得失,而是去考虑这个选择是否能让你获得成长。如果可以,即使可能带来当下的痛苦和损失,也是值得尝试的。
如果说马斯洛呼吁我们去做自己,那么另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则是让我们去找自己。人人都想实现自我,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人,但是要如何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罗杰斯认为,人们之所以无法实现自我,是因为人们不接受完全的自我,并且认为现在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之间相差甚远。
每个人关于“我”的认知,都大概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我概念”,它是有关我的认知印象,也就是我是什么样子的,比如“我个子不高”“我数学不错”。自我概念不一定是客观的,一个体形很标准的人,也可能认为自己很胖。重点在于,人们会倾向于做出和自我概念相匹配的行为。一个觉得自己不擅长社交的人,就会避免参加社交活动。那么,如果人们遇到了和自己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事情,比如一个自认为很聪明的人考了个不及格,会发生什么呢?罗杰斯指出,自我概念是相当保守的,人们会下意识地忽视和防御和自我概念不一致的经验。比如考砸了的“聪明人”可能会怀疑老师打分不公平。那如果自我概念是消极的,外界传递的信息是积极的呢?这时人们可能依然会拒绝接受这个积极的信息,维护消极的自我概念。一个人可能明明挺聪明,但如果他认为自己是笨的,那么哪怕别人肯定了他的能力,他也可能会将其视作自我安慰。总之,人们会排斥和自我概念不一致的经验,这在罗杰斯看来,就会造成人格上的“不和谐”,阻碍人的自我实现,导致人们远离真实的自己。
那么在自我概念之外,还有一类关于我的认知,是“自尊”。如果说自我概念是说我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子的,那么自尊就是我喜不喜欢这样的我自己,它是有关我的情感评价。和自我概念一样,人们做出的行为也是和他的自尊相匹配的。高自尊者不仅喜欢自己,还能为自己提供爱、尊重和价值感。相反,低自尊者则总是在寻找和自我感受一致的证据,反复验证“我不配”。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自己呢?因为他们总是在拿自己现在的样子和理想的样子做对比,然后对自己感到不满。他们会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怎么会是这个样子”,这就是人格不和谐的表现,这种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会给人制造焦虑。人们会忍不住去想“我应该怎么样”,常常否定自己的价值,认同别人或者社会制造出的某种标准,认为那才是值得追求的目标。但罗杰斯告诉我们,人们无需成为什么人,只需要“成为自己”。不再以取悦他人为己任,而是认同自己与他人不同的事实,相信自己的体验,成为自己可以成为的人,这其实就是自我实现。
结语
好,以上就是我想和你分享的这本书里的主要内容。我们借助人格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试图回答“我是谁”“我从哪来”和“我要到哪去”这三个终极问题。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格是稳定的,同时也是可变的,它有生物学基础,但也能够被文化和环境所建构。每个人独特的人格,都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每个人都能通过自由意志和选择改写自己接下来的人生。我们还了解了荣格、马斯洛和罗杰斯关于“我要到哪去”的回答。荣格认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是完整,马斯洛和罗杰斯则认为是自我实现,活出真实的自己,成为可以成为的人。
这本书的最后,引用了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一段话,我也想在这里分享给你。“我们人类一直没有弄明白,宇宙是为什么而存在,人类又是为什么而存在。原来,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存在的谜题,也是这个谜题的答案。”“人格”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我们永远都在“成为”,无法被定义。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你可以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于理
转述:宝木
脑图:刘艳思维导图工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