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都有缺点,王阳明凭什么能成为“完人”?这3点一般人做不到

 凤凰山居士 2024-05-15 发布于江西

文史研究所2020-08-29 15:26


引言
自古以来,追求完美就是人类坚持不懈的追求,但能够称之为"完人"的不过两个半人,王阳明就是其中一个。
那王阳明凭什么能成为“完人”呢?那是因为有3点不是一般人能做得来的。如果你能做到,你也能成为“完人”。这3点是什么呢?就是立言、立德和立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说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王阳明做到了"三不朽",因此足以成为“完人”。
一、心学大师,立言修身
王阳明,明朝中后期人,字伯安,出生于浙江余姚一户显赫的人家。他的父亲喜爱读书,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王阳明自幼便能记住那些极其晦涩的文章。
王阳明十一岁时,他的父亲因高中状元,被提拔进京做官,王阳明便跟随一同赴京。途中路经金山寺,在他们休息时,有一群文人听说"状元的父亲"在此,便前来讨教,想见识一下其才华,可王阳明的祖父王伦苦思冥想了许久,也未成一句好诗。
见此场景,年仅十一岁的王阳明当即赋诗一首: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引得众人连连赞叹,而王阳明也因此一举成名。
长大后的王阳明更是延续先前的聪慧,他博览群书,修习群学,最终成为了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王阳明虽涉猎众多,但并非泛泛而学,反而是所涉及之处无一不精,其聪慧程度可见一斑,实在是令人震撼。
王阳明先生最为出众的,还要数其对“心学”的研究,他作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对儒释道都十分精通,著有《传习录》、《大学问》等传世著作。
从王阳明创立心学的目的来看,"心学"的主旨即在于如何成为圣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最后将全部的心血和功夫凝结为"致良知"三个字,教人直指本心,为学成圣,须从心的本源处入手。
王阳明先生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著名理论,后来被日本借鉴珍藏,至今日本仍将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奉为圭臬,这些理论也在日本发展的历史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没有王阳明,可能就没有后来强大的日本。
由此可见王阳明"立言"的影响力之广泛,和他对成为圣贤的追求之执着,这也为他成为"完人"奠定了基础。
二、立德服人,良言相劝
作为成为"完人"的第二条件,"立德"也是王阳明的重要特点。不仅善于著书立说,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还擅长于以德服人。相传王阳明曾凭借自己的口才劝服了一位僧人还俗。
事情起源于王阳明一次寺庙之行。他偶然在寺庙中遇见一位僧人,交谈中,细心的王阳明发现在提及"母亲"时,这位僧人的神情很是不好,于是便询问其原因。僧人只说对家中老母极其挂念。闻此,王阳明即刻劝说僧人还俗探亲,他说母亲只有一个,倘若在世时不能好好孝顺,只怕日后会追悔万分。
说罢,他又引用了许多心学理论,最终终于劝得那位执意出家的僧人还于世俗,最终阖家团圆。
在"立德"方面,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大大影响了当时人们的为人处世,这也对社会风气的矫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王阳明心学的发展壮大有利于传播正能量,促进了人们重视品德修养的提升。
三、多次平乱,为民立功
王阳明绝非一般儒家学者那样"文文弱弱",他提笔是书生,放下笔,便可以在战场上驰骋。有皇帝曾对王阳明先生评论道:
"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能得到皇帝如此高的评价,足以看出王阳明在救世安民上是何等用心。
少有大志的他自小便一心想当"圣贤",也因此总是心怀天下,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社会理想,对个人和国家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社会理想,他才迈入了仕途。
做官只是他用来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工具而已,他从未将官职和功名放在心间,一旦做官和自己的理想有了冲突,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坚持自己的理想。于是便有了他仗义执言与宦官相斗,屡次出马平定叛乱的丰功伟绩。
从正德十三年的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到正德十四年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再到嘉靖七年,率军平定了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王阳明的功绩绝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概括的,他对整个大明王朝和百姓的安稳是功不可没的。就连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都曾直言道:
"一生俯首拜阳明。"
总结
穷尽一生,王阳明都在追求成为"圣贤",为此他坚持立言、立德与立功并行,也正因此,他被后世称为"完人"。
王阳明一生的智慧都写进了《传习录》中,可以说,看懂了《传习录》,就看懂了王阳明做人成圣的法宝。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讲了如何做人、如何修身、如何处事,虽然是几百年前的书,却对现在社会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