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够用!教师必备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以及融入策略汇总

 wanghong2015 2024-05-15 发布于江苏

在高校教学中,专业课程不仅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更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主题、元素和载体,设计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实现知识与价值的有效结合,以及显性与隐性教育的结合。

思政融入课程,需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的学科优势,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出发点,结合院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知识点、技能点、素养点出发,提炼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文化、历史、行业等价值和内涵,以课程内容为主线,构建以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为核心的思政线。

图片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案例、视频、测试题等形式,将文化素养、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以“盐溶于水”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在丰富学识和增长见识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以及融入策略

(一)从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

可以从专业理论、知识、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应用等角度,发现和提炼蕴含的思政元素,包括价值观、哲学思想、逻辑方式、情感因素等。同时寻找和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料,比如学生比较喜欢的视频形式,以此来丰富教学案例和课堂讨论的素材。

在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所学知识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进步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还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思政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辩证思维、责任感、创新意识等品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图片

(二)从学科发展和优秀人物成长历程中挖掘思政元素

结合学术、科技前沿进展,以案例的形式选取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杰出人物的典型故事,关注学术和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同时要提炼和呈现案例中蕴含的价值观,比如勇于探索、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等,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勇于攀登、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

通过讲述行业优秀人物克服困难、追求卓越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奋斗动力。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学科发展和大师成长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启迪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图片

(三)从社会热点问题中挖掘思政元素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社会热点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识别关键问题和难点,并共同探讨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历史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同时,介绍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了解专业与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拓宽他们的视野,明确个人在社会和专业领域中的定位,培养职业理想。

还可以教授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视角,为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

(四)从“反面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

可以选取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现象,比如那些存在争议或误导性的“流言”,作为反面教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判断。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同时识别和评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立场和诉求。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帮助他们辨别信息真伪,避免误导,还能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图片

(五)从失败案例中挖掘思政元素

给学生列举与专业相关的典型失败、违法等相关案例,通过多种方式、多个维度的分析帮助学生识别和预测未来在专业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在案例分析中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六)通过社会实践强化思政教育

在课程学习之外,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图片

例如,浏览行业发展相关的网站,获取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进展;参与专家的专题报告,从中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行业见解;主动参与企业、社区等组织的实践活动。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职业理想的认识和职业道德的重视,还能让他们亲身体验并了解行业和企业技术、技能的发展情况。

实践拓展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国家在专业领域发展上的重要战略需求,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践行专业行业道德规范准则的有效途径,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自觉遵守职业规范,为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