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肺癌复发易出现在术后2年,如何预防?要不要做术后辅助治疗?

 与癌共舞论坛 2024-05-15 发布于天津

作者:pear

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朋友们,最担心的莫过于手术后会不会复发。对既往手术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肺癌患者若在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其最早的高峰期通常集中在术后的1至2年内,特别是术后两年左右的时间段

那么如何才能尽量预防术后复发转移?ⅠA~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到底要不要选择根治性术后的辅助治疗?会不会是“过度治疗”了?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

1

早期肺癌如何预防术后复发转移

其实早期肺癌患者也不用过度焦虑,早期肺癌手术后一般治疗效果都很好,相关研究表明,早期肺癌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特别是原位癌和微浸润癌,术后基本上能达到治愈

当然在术后做好下面这5点,更能有效预防术后复转移发生:

1、术后谨遵医嘱,做好巩固治疗:如靶向治疗、化疗等等;

2、做好定期复查,及早发现异常信号。如果出现相应症状,可能会进行对应的腹部CT、颅脑CT、骨扫描等等;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一定要戒烟!研究显示,术后患者继续抽烟,会显著增加肺内第二原发癌的几率。即使患肺癌后再戒烟也不晚,且生存期可能翻倍(点击阅读《那些坚持戒烟的癌症患者后来怎么样了?》)

4、保护好呼吸道,远离二手烟、空气质量不好的地方,注意天气变化,避免感冒;

5、均衡营养饮食,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肉蛋奶等,少吃辛辣刺激,限酒(点击阅读《肿瘤患者警惕术后营养不良,4个食疗建议不可错过!》)

2

早期肺癌术后要不要选术后辅助治疗

肺癌术后辅助治疗,是以有效率最高的治疗方式,尽可能消灭手术刀不能解决的问题,说直白点,就是把身体里可能残留的癌细胞“余孽”尽可能地一扫而光,不给癌细胞死灰复燃的机会

但当前的术后辅助治疗依旧是以化疗为主,根据病理类型选择的化疗方案,像腺癌术后的培美曲塞联合铂类、鳞癌术后选择的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腺鳞癌术后选择的紫杉醇联合铂类等。

也正因如此,不少患者朋友听到化疗便眉头一皱,心生抗拒。并且也有些患者朋友担心和纠结,我都做完手术了,再做辅助治疗,会不会是“过度治疗”了?

NCCN指南中,每个分期该不该做术后辅助治疗大都有较为明确的说法,只有IB期存在较多的变数,需要多因素判断而非单纯考虑分期。

那么到底ⅠA~ⅠB期肺癌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呢?我们可以从复发、转移的客观风险角度来考虑。

1

术前影像状态

近些年,磨玻璃结节样肺癌被单独提出:如果术前影像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术后病理显示分期为Ⅰ期的肺癌,在驱动基因阴性的情况下,复发、转移的几率与术前影像为实性结节的Ⅰ期肺癌有明显差别,而与原位癌相仿,因此非小细胞肺癌的这一特殊类型是典型的低风险原因,可以作为回避术后辅助治疗的关键因素

2

病理细节——癌栓

病理报告中如果显示癌栓(+),说明无论病理分期多早,都可能出现手术刀不能解决的问题——入血肿瘤细胞,尽管不知道入血的肿瘤细胞在免疫系统的攻击和外周毛细血管的机械压迫双重打击之下是否还活着、活下来的肿瘤细胞能否在有生之年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壮大的“根据地”,癌栓这个高危因素的出现就绝对是积极考虑术后辅助治疗的关键因素

3

驱动基因

EGFR敏感型突变(19Del/L858R)罕见突变(G719X/S768I/L861Q)20外显子插入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MET14跳跃突变或扩增都是典型的高危因素,要更多的考虑早期术后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携带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能会想,那我术后是不是可以不用化疗而是选择靶向治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