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斯克的人工智能之战(中)

 转型刚刚好 2024-05-15 发布于北京

上一期,我们聊到了,特斯拉FSD给全球汽车行业带来的三个影响,分别是:将加速完全自动驾驶商用时刻的到来,将加速纯视觉方案的推进,将深刻影响汽车行业的洗牌等等。而在中国市场,特斯拉FSD的推出,不仅会影响当下的汽车市场竞争格局,还将改变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将会带来三个重要改变:

第一重要改变是,新能源汽车的iPhone时刻,将会提前到来。之前,很多人一直认为,等到华为、小米等造车新势力推出更具性比价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将会迎来真正的iPone时刻。现在看,这一点并不准确。

为什么?我们想想当年的手机行业,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传统手机厂商,也都第一时间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机,但为什么直到苹果iPhone的推出,才标志着全球真正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原因无他,是因为苹果iPhone推出了iOS智能手机系统,这是和诺基亚塞班系统完全不一样的技术逻辑。而对于智能手机的理解,诺基亚依然停留在“能上网的电话”这个层面,苹果iPhone对智能手机的理解是“能打电话的电脑”。后者才是智能手机的本质,再加上移动互联技术的到来,这让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发生了深刻变革。

如今,相似的场景切换到了汽车行业,传统汽车厂商认为,所谓的智能电动汽车,就是用电池能联网的汽车,而包括特斯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们,对智能电动汽车的理解,则是“能驾驶的智能机器人”,最好能自动驾驶,那就更完美了。这一点,随着特斯拉FSD的全面普及,随着8月8日特斯拉Robotaxi的推出,我们将见证智能汽车行业真正迎来iPhone时刻;

第二个重要改变,是自动驾驶所带动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对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巨大影响。如果说,5年前,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的落地,开启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井喷式增长,那么,5年后,特斯拉FSD在中国市场落地,将带动包括自动驾驶、大模型与人工智能在内的产业崛起。

新能源产业不用讲,当前全球最强、最完备的产业链一定在中国,特斯拉的鲶鱼效应,发挥的淋漓尽致,就和当年苹果iPhone供应链带动中国智能手机产业整体崛起的逻辑完全一致。而在芯片、半导体和关键零部件被卡脖子的背景下,自动驾驶、大模型与人工智能产业的突围,不仅对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对所有科技相关领域的影响都很大。

无论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百度、阿里、腾讯、京东,还是智能手机行业领跑的华为、小米、OPPO、vivo,现如今,他们都有了数据、算法、算力层面的积累,一旦硬件层面如芯片实现国产化替代,真正突破被制裁与脱钩断链的封锁,那么这一轮人工智能所带动的这一轮产业升级,对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影响不言自明。

第三个重要改变,是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变。就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有关续航和充电的上半场战事,已接近尾声,下半场的重点是智能化。智能化的关键在哪?在智能驾驶、在智能座舱、在智能车机系统,而智能化的底座,是数据,是算力 ,是大模型,是芯片与半导体。

而这一切的集成,就在于自动驾驶。几年前,汽车圈的朋友们还普遍认为,自动驾驶的愿景还太遥远,至少几十年内很难实现。但以ChatGPT、Sora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快速崛起,让AI与自动驾驶的梦想近在咫尺。另一方面,一旦FSD进入中国市场,再加上摩尔定律的存在,硬件降价,软件收费,以Saas订阅的方式进行销售,通过软件的盈利来贴补硬件的费用,甚至你的汽车可以通过自动驾驶与共享汽车功能帮你盈利,这种情况下,汽车售价会进一步降低,甚至未来可能会出现类似苹果iPhone的只换不修、年年换新服务。

这种玩法,在智能手机行业很普遍,但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这简直就是全面颠覆,现有的领先者能否继续领先,没有完整人车家全生态的汽车企业该怎么办,还没有在AI人工智能领域发力的企业将何从何从,让我们边走边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