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一大和尚,写下一首夸赞美女的诗,全诗深情款款,毫无邪念

 云端书馆 2024-05-15 发布于河北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贯休〔唐代〕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注释:

清扬:指女子眉目的美丽。

眷然,依恋貌。

大意:

在我心目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温婉可人,眼波似水,并且还能识别各种曲调,分辨出不同的乐器,优雅的姿态令人过目难忘。

她轻舞绣花的锦袖,手捧瑶琴,走进王侯公卿的殿堂,令所有人侧目。在我看来,她就像萱草一样,能化解我心中的忧愁。

我想赠她一把紫玉尺和白银首饰,可是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她了,眼前只有滚滚而逝的湘江水,带走了我内心无尽的思念。

赏析:

首句“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扬”,以“婉”、“清扬”形容女子婀娜多姿、清丽秀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形象。

接着“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通过音乐、仪态的描写,进一步彰显了女子的音乐才华和令人折服的仪态。

接下来的句子“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以生动的描写,表现了女子翩翩起舞、登堂入室的场景,凸显她的高雅品质。

随后“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表达了诗人面对女子的美丽和才艺时心情的激荡和陶醉。

最后两句“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璫,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诗人表达了对女子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送上珍贵的礼物,但由于久违未见,感叹时间的无常和对她的思念之情。

此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貌、才情与风姿,以及诗人对她的深情与思念,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爱情画卷,展现了一位美丽女子与君子之间的美好情愫;同时,诗中巧妙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简介: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

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贯休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