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三桂献关降清,到底早有准备还是临时决定

 凤凰山居士 2024-05-15 发布于江西

吴三桂献关降清,到底早有准备还是临时决定,说出这些不由你不信
见闻见录2024-05-15 16:11河北

有关吴三桂献山海关降清的记述,最家喻户晓的一个段子,莫过于诗人吴伟业在诗中所描绘的那样:“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自然指的是吴三桂之妾,苏州名妓陈圆圆。


据传,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北京城后,陈圆圆为大顺军将领刘宗敏所掳,吴三桂闻讯,怒发冲冠,拔剑斩案,大怒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

于是,一怒降清。

那么,问题来了。即吴三桂到底是一怒降清,还是早有准备呢?

答案当然是吴三桂早有准备。

其一,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上司洪承畴、兄长吴三凤、表兄弟祖可法、亲友张存仁等都已降清,并且,这些人也一直在努力劝说吴三桂归顺清朝。

当然,对于吴三桂,更为重要的一点还是,他在山海关这些年,通过各种手段,已在关外置办下了大量田庄和财产。此时,明王朝已分崩离析,归顺清朝,保住关外的大量财产才是他的明智之举。

为此,早在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并派农民军来守关时,他就曾派副将杨坤、游击郭云龙向清朝乞师,并写书信向满族统治者泣血求助。

不过,吴三桂名义上是求助,其实质却是早有降清的打算。他之所以没有明确要投靠清朝,是因为清朝一直没有给他开出一个令他满意的条件。

比如说,吴三桂的书信清朝在三月就接到了,直到四月中旬,多尔衮才给了他一个含糊其辞的回复。

多尔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此期间,以他为首的满族朝廷,其实还丝毫没有意识到吴三桂的重要性,

其二,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北京城之前,崇祯帝迫于农民军压力,曾飞檄命吴三桂弃宁远入关,保卫京师。但吴三桂的表现却是最令人生疑,即他虽然兵发京师,但仅仅日行数十里,丝毫没有急于为崇祯帝排忧解难丁点表示。

或者说,此时的吴三桂其实早已有了异心。

其三,至于“冲冠一怒为红颜”。这种可能性就更小了。因为留在京城的不但有他的爱妾陈圆圆,还有吴三桂全家三十余口亲人。甚至在李自成押着他爹吴襄来山海关劝降时,他都不肯降,还与农民军展开激战。你想想,一个受儒家思想浸染几十年的吴三桂,连他亲爹就敢舍弃的人,区区一个妓女陈圆圆,如何又会令他冲冠一怒呢?

所以,话说到此,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做出如下总结,即吴三桂之所以迟迟没有降清,不是他不想,而是因为清朝一直没有开出一个令他满意的条件。

甚至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李自成从一开始就足够重视吴三桂,并及早给他开出一个令他满意的条件,说不定他也早早地投靠了大顺军。

也从此,不但保住了陈圆圆,也能保住他的一家三十余口人的性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