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阳虚的临床用药经验分享肾阳虚的表现非常突出,怕冷,这种怕冷是很严重的,不是轻度的怕冷.

 发扬中医济病人 2024-05-15 发布于云南
肾阳虚的临床用药经验分享

肾阳虚的表现非常突出,怕冷,这种怕冷是很严重的,不是轻度的怕冷,而且肾阳虚不会夹杂寒热错杂的情况,寒热错杂的情况不能应用温补肾阳的方法。会导致温阳药肉桂、附子、巴戟天、淫羊藿助火,六味部分助寒湿,导致寒热错杂更重。

肾阳虚的表现是,腰膝冷痛,手脚冷,全身没有热像,或微微有热像,多眠,少梦或无梦,尿频,清长,阳痿,脉是迟脉。

一般就是肾气芄,就是六味地黄芄加肉桂、附子,熟地和肉桂、附子八比一的比例。这个是主证。

但肾阳虚一般不会单独存在,多少会兼夹其他疾病,加减很重要,如果是肾气失于固摄,温阳固精的药有补骨脂、菟丝子、益智仁、桑螵蛸,固摄肾气的有芡实、金樱子、莲子、莲须;

如果是肾气不纳,是肾阳虚不纳气,可以温阳纳气的药有,补骨脂补阳纳气,沉香温肾纳气,紫石英温肺纳气,还有其他的;

如果是肾气导致小便不利,车前子、牛膝、益母草有的时候都是不错的选择,车前子寒热都能用,牛膝补肾通淋,益母草活血清热利水。

肾阳虚会导致肾气不能固摄,这个很重要,不要老知道补,不知道固摄。

肾气不固导致的肾阳虚现象,这种主要表现为遗精,尿频清长,寒热错杂,有的时候怕热,有的时候怕冷,会被一些认知浅薄的人认为是上热下寒,这个一般属于虚劳的范畴。

这个问题解决,一般不能补阳,也不能滋阴,因为这个病日久,肾及脾,导致脾胃不能兴动,脾胃不兴,难以运化,滋阴碍脾,长期肾气不固,补也补不上。一般是调脾胃兼固摄肾气。

固摄肾气的药有益智仁、桑螵蛸、金樱子、补骨脂、菟丝子,这些药酌情选择,调脾的有异功散,四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等等酌情选择。

原则上行气不耗气,清热不伤脾,固摄不敛邪,健脾不伤津,极其麻烦,这个是绝大部分现代男科病证机,尤其长期手瘾导致的,这个用肾气芄根本不行。

肾阳虚也有各种情况不适合用肾气芄的情况

精亏为主的肾阳不足用右归芄;妇科引起月经问题的肾阳虚,用滋阴药的同时,用温燥小的巴戟天、杜仲温阳,一般不用附子,累及到血分的常常用到肉桂温阳;阳虚泄泻的一般用四神芄,因为四神芄中五味子固摄肾气止泻,补骨脂温阳止泻,这个会累及到脾,补骨脂脾肾阳同温;消渴有的时候用鹿茸启动元阳,兼用益智仁、桑螵蛸、金樱子固摄肾气,消渴尿多,是虚导致的,这个极容易导致肾气难固,肾气固摄了,再用肾气芄;阳虚便秘用济川煎,用肉苁蓉温阳甘润滑肠助通便,不能用具有腻滞之性的地黄,反不利于通便;心神阳虚,重视心经的温阳,一般温阳为主,滋阴药用的少,也不用肾气芄原方。#中医##健康科普##来点儿干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