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汉沽塘沽的几件老票证——红税工税史小课堂

 红税工 2024-05-15 发布于山西

有的宣传员同志们反馈,在宣传税史的时候,常常讲到人民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讲到此处有时就有观众问,税款收上来用到什么地方?我们老百姓得了什么好处

我们讲,用到修桥、铺路、交通、医疗、教育、国防等等。观众还会说,那我们享受这些的同时,还另外交费的。这个时候,我们不知该怎样回答。

老赵在这里讲一下:

第一,态度要诚恳,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什么信息都查得到,我们要实话实说,这样才有公信力。

比如可以解释:税务局的工作是财政工作的前端,侧重于“收”,至于”投”到什么领域,促进了哪些社会进步,那是财政工作的后端,是财政部门根据高层战略部署去实施的,我们税务机关不能与这部分工作。

第二,实物来佐证,实物资料要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才能引起共鸣,达到宣传效果。票证就是很好的实物资料,内容丰富,存量很大,我们可以拿来很方便地运用。

比如:

这是一张1969年11月汉沽水产公司雇佣汉沽蔡家堡汽车运输四吨货物的发货票。我们看到运费是113.13元,按照当时平均工资来计算,相当于三个人的工资。

以现在平均比较低的工资3000元来计算,三个人的工资9000元。

很明显,在汉沽雇佣一个货拉拉,运输四吨货物,也就在五百之内。

再举一个例子:

同样,汉沽水产公司,购买圆珠笔五支,每支0.42元,浆糊10瓶,每瓶0.14元。合计3.5元,姑且相当于月工资十分之一。

我们现在的碳素笔和胶棒,相当于圆珠笔和浆糊。

碳素笔每支0.34元,胶棒0.5元。合计6.7元,姑且相当于月工资千分之二。

这样可以简单滴说明,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很优于五十年前。

我们再举一个火车的例子:

这是一张1973年8月,从天津芦台开往山西长治的火车票,票价为15.10元,姑且相当于当时普通人月工薪的一半。

现在天津芦台到山西长治,普通车票221起,比较贵的736.5起。

不用算了,也是优惠了很多。

当然,这些优惠,是科技进步,时代进步的结果,但是也不能否认税收在其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再举一个医疗的例子:

这是一位天津塘沽新港一区的一位,32岁,男性工友刘某某的《医疗证》。

我们看到,1970年3月14日,刘某某因为腰疼,前往新港一区保健站就诊。当时医生就确诊为是脊柱侧弯压迫神经导致。

我们看到处方药仅为:维生素B1和去痛片。

我们从《医疗证》上看,在1970年3月14日——1970年8月18日之间,刘某某因为腰疼,过11次保健站。得到的治疗药物,大多数是去疼片,有时有建议休息。我们还注意到,刘某某不仅腰疼,还有几次伴随胃疼,我们不知道与经常服用去疼片是否有直接关系。

好的,朋友们,这一期,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