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性突破!亚洲最大,12多亿投资推出的新贵,很多人没试过

 水产前沿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海水虹鳟有望实现大规模的商品化供应

正文字数:2334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据悉,经海养殖的中国市场首批商业化量产海水虹鳟将在6月上市!

作为高级食材的三文鱼,很多人都不陌生,市场供应也多以进口的大西洋鲑为主。同样经过了海水养成阶段,国产海水虹鳟有望实现大规模的商品化供应,无疑是历史性突破!

深海智能养殖网箱

经海(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是由中集集团、国丰投资控股集团、烟台业达经济发展集团三方共同出资于2020年在山东烟台成立的合资公司。在离岸78公里处的烟台长岛南煌城岛海域,经海已投放8个深远海养殖网箱,每个经海系列网箱养殖水体为7万-9.4万立方米,养殖量可达1000吨,是亚洲单体最大的深海智能养殖网箱。

在建设蓝色粮仓向海洋要食物上,经海显示出了巨大的决心。近期,笔者有幸跟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助理总裁、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先生进行了一些交流,得以一窥经海的宏大未来。

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福元

水产前沿:经海的海水虹鳟就要上市了,有那些感受?

郭福元:经海今年才4年,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公司,当然我们很多员工来自于其他的水产养殖公司,再加上高科技装备的投入,工业和养殖产业的结合,就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看养殖行业。

因为水域资源、本地气候、养殖物种,以及整个流程工艺之间的关联,实际上需要一些经验摸索,比如养殖过程中掌握水温变化和鱼的习性来长得更好,甚至于上游和下游的联动,很多事情需要一定的积累,这是我从干工业的角度来到农业以后的感悟。

经过持续的摸索,海水虹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实前期我们参考了土耳其养殖的经验,秋季投大规格的虹鳟苗,在黑海夏季的5月份收获,但我们的实验还存在度夏问题,夏季的高温期大概7天到半个月,因为我们网底的水温在21℃到23℃,上层水温是在25-26℃,如果希望全年度夏养殖,还得从目前水域再往深处走一走。

同时,因为缺少岛屿遮蔽,风浪海况也是很大的挑战,有时候可能会达到8-9米的海浪。另一方面我们也针对补给线过长,开发了“海-岛-陆”接力的模式,依托现有的一些岛屿建设物流补给链,使得这种深远海养殖也相对方便,可操作性更强。

海水虹鳟(经海供图)

水产前沿:国外虹鳟比较稀缺,但国内话语权可能要弱一些,如何去突破?

郭福元:前段时间,我们也邀请了包括纯尔、瑞驰、荷裕、盒成等全国三文鱼产业相关的经销商、销售商、合作伙伴,进行出鱼前的预热,通过网箱上现场采样,评价外观、颜色、条纹、口感等多个方面,大家评价都比较高。

因为大家以前看到的更多是淡水虹鳟,而海水虹鳟的外表颜色很银亮,红色彩带非常不明显,然后肉色也不错。当时测的是2.5公斤左右,现在差不多将近三公斤,趁着这两个月再长一长,然后再进行捕捞,总共计划是出800-1000吨鱼。

基本上中国市场虹鳟鱼的价格,要跟着进口产品的价格上下浮动。虹鳟作为冷水鱼的典型代表,海水虹鳟又经过了海水养殖,大幅度的成本投入,当然也希望售价能够有所提升。

然后长期看,因为现在是第一批,包括从鱼苗到养成、运输等整个流程,我们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优化空间,成本能大幅度降低,另外我们要建设一些配套的设施,会逐步把整个产业链进行完善,我觉得未来还是可期的。

水产前沿:参考国外经验,比如美威的发展路径,对经海有哪些启示?

郭福元:美威创立于1964年,是集三文鱼饲料、养殖、加工、销售和市场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大型跨国集团。其中,有两个大的战略,一是全球的视野,选择具有最优质资源的地方进行养鱼;二是全产业链的布局,一步一步的从育苗,到饲料,到销售,通过不断收并购整合成了一个巨大的集团。

对于中国渔业有一定的启示,养殖端基本上是个体户为主,对做贸易、做加工、做饲料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整合,随着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产业提升的需求,也会成长出大型的企业,从传统的渔业模式到工业化的养殖模式,我认为会逐步提升。

我们是从装备示范、养殖模式、养殖品种到产业链配套进行打通,然后进行推广,所以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第一是深远海,然后海况恶劣,第二是全新的发展领域,全新的生产方式。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了中国渔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坚持把这个事情做好走稳。

水产前沿:国内其实在这方面的专业者是比较少的,但经海发展计划比较大,如何去落地呢?

郭福元:当前目标是1万吨,首先要发挥产业链的带动作用,然后要形成市场的影响力,最后是把中国渔业推向全球化,规模就不可能太小。

经海目前的水体已经达到了70多万立方,具备1万吨的条件。首先这么多的苗种从哪来,要有足够的供应链支撑;然后度夏的问题,要能解决,不然造成集中上市。

比如我们另一个品种黑鲪鱼,已经占了全国的70%,采取就是带动渔民养殖苗种,然后比如250克以后再收购起来放到深远海网箱养大规格。通过这样的合作,“大鱼带小鱼”,一方面是降低了传统内湾养殖的环境负荷,另一方面深远海风浪大,海况恶劣,也不适合从苗种开始养,而且投资大,经海就去做普通渔民不能做的这一块,双方进行合作。

水产前沿:经海的产业布局,能大概介绍下吗?

郭福元:我们现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应该12个多亿,70多万立方水体,同时打造了两个国家级、一个省级海洋牧场,除了网箱养鱼,另外做了一些底播的海参、海胆、 虾夷扇贝,以及远海立体筏式养殖包括海带、扇贝、牡蛎等,在岛上还进行文旅的开发,实际上也是在践行一二三产的融合,最大化的提高海洋渔业效益。

在种业方面,我们有黑鲪鱼的省级良种场,花鲈的国家级种业雁阵型企业,皱纹盘鲍全国唯一的省级原种场。在鲑鳟鱼方面,我们跟黑龙所一起纳入了实施全国第一批水产种业攻坚克难的名单,投建了黑龙江经海,打造鲑鳟鱼育种繁育中心。

现在就是各条线都安排了,然后慢慢规范,缺什么补什么,致力于打造亚洲最大海洋渔业全产业链的企业。

  • 水产前沿/ 曾程

  • 本期编辑/ 张红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