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筝、古琴、琵琶丨十大古典名曲欣赏

 三居士 2024-05-15 发布于内蒙古

古筝、古琴、琵琶......作为中华传承久远,普及度最高的乐器,它们演绎出来的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你听过几首呢?

这些曲子,曲风多样,风格淳朴,但极具张力;时而粗犷坦荡,时而细腻柔美,如隐于深山古舍,云雾缥缈,笑看江湖;居一间古舍,品一杯禅茶,闻一丝幽香,听一首古曲,优雅,淡然,自在……

Image

①《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意为“高山流水觅知音”。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的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②《梅花三弄》,古琴曲,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高雅、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的主题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弹奏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③《春江花月夜》,琵琶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风貌。

④《汉宫秋月》,此曲有古筝,二胡较为流行的演奏方式,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⑤《阳春白雪》,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⑥《渔樵问答》,古琴曲,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付歌词。

此曲反映的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

⑦《胡笳十八拍》,据传是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所作,叙唱自己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

⑧《广陵散》,古琴曲,又名《广陵止息》。

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是现仅存的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

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聂政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此曲旋律激昂,慷慨,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⑨《平沙落雁》,古琴曲,此曲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描写了秋天景物,也抒发有寓鹄鸿之志,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

⑩《十面埋伏》,琵琶独奏,是传统琵琶曲之一,乐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现出了当时刘邦取得胜利的号角,同时也表现了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便概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

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最终项羽自刎於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古曲都是以最少的声音表现最丰富的内涵,琴声漫漫,琴意得之于弦外,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