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董针治疗组穴

 zjmdaxiyazjmda 2024-05-15 发布于天津
糖尿病
图片

解说:

消渴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言的糖尿病,已是目前全世界常见病、高发病,成为当前困扰人类的重要疾病之一,因其治疗棘手,难以治愈,并发症多,故有'不死癌症'之称。早期患者往往没有特殊表现,多在健康查体或其他疾病时发现血糖与尿糖指标超出正常范围而被诊断。到了发展中期主要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的症状表现,被称为'三多一少'中医临床根据患者突出的某一症状表现又分为'上消'(主要以口渴为主,属肺燥)、'中消'(主要以饥饿能食为主,属胃热)、'下消'(主要以尿多为主,属肾虚)。久病可引发相关的并发症,常见于心血管、肾脏、眼睛、皮肤、关节、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在临床中有'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之说,确实如此,一旦有了并发症就缠绵难愈,治疗十分棘手,因此务必及时防范,有效地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为燥热和阴伤两个方面,阴伤为本,燥热为标。其病变脏腑可涉及肺、脾、肾三脏,遍及上、中、下三焦。临床治疗时,要以这几个方面为辨证理念


02


下三皇

部位:当膝下内辅骨下陷中,在胫骨头之内侧,去膝关节一寸五分是天皇穴 当天皇穴直下一寸半,胫骨之内侧为肾关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七寸处是地皇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三寸处是人皇穴。

图片

解说:

位在少阳(主风)阳明之间(主痰)可祛风化痰,治疗少阳,阳明两经合并之症,董公认为三重穴同用为治中风之重要穴道,具有破气行血之功。尤其对于脑部具有强烈作用。“破气行血”为应用三重穴的关键,破气行气以化痰瘀,行血以活血破血,为活血化瘀重要穴道,三针同下治疗乳发炎,乳痛,乳房小叶增生甚效。


03


通肾穴

部位:膝盖内侧上缘之陷处是穴

通胃穴 在膝盖内侧上缘之上二寸,即通肾穴之上二寸处是穴。

通背穴 在通肾穴直上四寸,即通胃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图片



04


董氏奇穴-天宗穴

部位: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位于肩胛部,岗下窝中央凹陷处是穴,与第四胸椎相平。

水相穴 在内踝骨直后,跟腱前缘凹陷处是穴。
图片

解说:

临床运用及说明:以上所用穴位除了水相穴之外均是董师所设治疗本病的穴位,由此可见,董师对本病的治疗也极为重视,这些所用穴位除了天宗穴之外主要是以补肾为用,下三皇与通肾,通胃,通背均在脾经上,但均作用于肾,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从健脾补肾入手则为有效之法,所以下三皇与通肾穴,通胃穴、通背穴则为最对症的运用。下三皇穴治糖病取肾关及地皇穴时均应斜刺以透脾、肝、肾三经,人皇穴与三阴交相符,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之交会穴,针刺时仍以贴胫骨直刺。

天宗穴在肺经上,其处肌肉肥厚而应脾、因此有肺脾同调的作用。消渴则是缠绵难愈的疾病,因此治疗时程比较漫长,需要一定时间的坚持治疗。传统针灸中以养老、阳池、胃院下俞三穴用之最多,养老穴对早期轻中度的消渴患者有较佳的疗效、可仅用本穴就能发挥很好的疗效。因为本病治疗时程长,因此在临床分为两组穴位交替运用,这样既避免了穴位的疲劳性,提高了疗效,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一组为天皇穴、肾关穴、水相穴、阳池穴;一组为通肾穴、通胃穴、天宗穴、养老穴。

血糖过低特效用穴

上三黄穴配肾关穴;下三皇穴配四花上穴。

血糖过低是胰腺功能紊乱的表现,一般的方法难以达到有效处理,穴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通过合理地用穴,可以有效地调节胰腺的功能,使其恢复正常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