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结构很经典,“掖胯抽胯”,有时间看一看

 咫尺天涯寂满怀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大德曰生,造化万千。一片森林,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颜色。一套好拳,也不会苍白如纸,掤捋挤按,各有各的气象。

执大象,天下往。整体拳势,由一个个式子组成,每个式子,由一个个劲组成。用你的神意,揣摩劲的深处,细致入微,方能以小见大,海阔天空。

随曲就伸,迂回求中。遇到外力,突感重心受到威胁,立刻松胯,尾闾一坠,涌泉一沉,两脚虚实一变,中线瞬间绕回,身势还是稳的。

打拳如是,重心要滚动,在裆下划小圈,脚底虚实互变,迂回求中,印证平衡之道。

图片

太极拳要诀之一,就是慢,为什么要慢,就是获得频率稳定。打拳时,不是用劲练劲,而是用频率养劲,当你真正入静,进入一种频率时,身体越来越通,劲不练自练。

身体越通畅,越符合自身频率,深层精微物质,会潜移默化改造。尤其练整劲阶段,整体移动时,以腰脊轴力主宰,周身整体化一时,产生的稳定频率,是非常关键的。频率稳定时,内劲才能稳固聚合,才能练出内塌劲。

虫子会波浪蠕动。蜘蛛走起来,八个方向都有。大雁用翅膀根起飞。豹子用脊柱奔跑。兔子用后胯弹跳。鱼儿用尾巴找方向。人用身体启发心性,用心性唤醒身体。

丹田松紧时,大包穴也开合。丹田松紧时,命门穴也在开合。命门穴开合,不是往前逼腰,也不是往后凸腰,而是竖向开合。命门时而轻轻上挑拔脊,时而轻轻下坠顺脊。

用命门开合,控制脊柱升降,这是胸腰折叠精髓。

图片

打拳时,你往左转腰,左腹股沟往回抽筋,左大转子轻轻后撑,右胯尖顶起。你往右转腰,右腹股沟往回抽筋,右大转子轻轻后撑,左胯尖顶起。

打拳时,两个胯一阴一阳,一个掖进,一个旋出,胯走的是个麻花劲。

发力时,一侧腹股沟暗暗掖进去,将胯藏起来,犹如暗暗拉弓,脚底听着消息,感觉触机到了,胯劲突然崩出,轴力一拧,脚底一弹,一拳抖出。

有句话叫,发人如弹丸,首先胯必须是弹丸,胯能掖进去,也能弹出来,像个大拳头。

图片

掖胯到位时,腹股沟往回抽筋,尾闾穴一吸一吸的。所谓抽胯,采用丁八步,或前后站立时,定住前膝盖,后边大转子后撑,往回抽大腿里帘筋。

抽筋,拽的是里帘筋,大腿内侧有一根筋,直通尾闾。用里帘劲控制裆劲,这是裆劲要诀。丹田旋动时,牵动掖胯抽胯,抽动里帘筋,裆劲旋吸敏感,好似涡流,尾闾可调方向。

高手通过掖胯,进而抽胯,用大腿里帘筋,交错控制裆劲与尾闾,于是脚底敏感大幅提升,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脚底听劲能力,与太极猫步感觉,慢慢就来了。太极浮屠原创文章,感谢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