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新用户40828904 2024-05-15 发布于福建

戊戌变法是一次试图通过制度改革来振兴中华的改革运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失败了。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和维新行动在当时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他也因此被视为民族英雄。

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1.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他的妻子是李闰,两人婚后感情和睦,相濡以沫,但并没有孩子。他慷慨就义时,写到:“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为了变法大业,绝笔信上,闰妻如面!他的妻子在辛亥后曾任浏阳女子学校名誉校长。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2.谭嗣同是妥妥的官二代。他去世时,他的父亲谭继洵还当着官,当时他是湖广总督,谭嗣同遇害后,他的父亲谭继洵受到了影响,被革职还乡。谭继洵曾是晚清朝廷命官,官至光禄大夫、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在清廷做官的这些年,他早已看透了大清的腐败无能。儿子参与变法失败后被捕,谭继洵心里五味杂陈,身为父亲,他当然想救儿子,可站在国家的角度看去,他也觉得儿子的死将意义重大。事后,谭继洵也不为沉痛地为儿子谭嗣同写了一幅挽联,曰:“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革职三年后去世,享年78岁。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3.谭嗣同年轻的时候是个愤青,19岁的时候(1884年)“离家出走”徒步了大半个中国。这次的徒步改变了他原有的认知,他认识到了真正的大清国。人民困苦不堪,百姓穷困潦倒,写出了“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句诗,可以说是字字血泪、字字彷徨。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4.谭嗣同也是“绿林中人”,他有一位“拜把子”兄弟,名叫毕永年,此人是洪门哥老会其中的一个头目。在密谋“围颐和园杀慈禧”的行动中,康有为曾让谭嗣同把毕永年叫到京城来参与刺杀行动。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5.谭嗣同夜访法华寺可能是自己的主意。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前往法华寺会见袁世凯,希望他能举兵诛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或囚或杀。然而,袁世凯两面三刀,一面佯装答允,哄走谭嗣同,一面立即乘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他认为正是自己鲁莽“夜访法华寺”将光绪帝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他认为“没有死去的人,无以酬圣主”,而自己只有一死来祭奠这短短100多天的变法和光绪帝的信任。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6.谭嗣同能逃走却甘愿留下来。他本来能去租借暂避,而后逃亡他国,但是他认为自己死的意义比活要大的多,“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7.谭嗣同的两个优秀学生是杨昌济和蔡锷。杨昌济最优秀的学生是毛泽东,而蔡锷最优秀的学生是朱德。他未能完成的使命,薪火相传由他学生的学生做到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8.谭嗣同会武功。他12岁时开始随“通臂猿”胡七、“义侠”大刀王五、家乡豪侠黄方舟、刘云田学剑习武,其武功究竟如何,从欧阳予倩(谭嗣同授业恩师欧阳中鹄之孙)的一段文字中可见一斑:他于文事之暇,喜欢技击,会骑马,会舞剑。他游历天下,随身携带的是一把“七星剑”,剑身较长,上面镶嵌有7颗铜星,呈北斗七星状布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9.生平最敬重的是文天祥,在他壮年游历期间,获得了文天祥的两件遗物——“蕉雨琴”与“凤矩剑”,对这两件宝物他珍爱如命,从此,他将“七星剑”留在“大夫第”,将“凤矩剑”随身佩带,寸步不离。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10.谭嗣同死的时候被砍了30多刀。为了杀鸡儆猴,慈禧太后特意下令用钝刀砍下谭嗣同的脑袋,刽子手砍了30多刀,将砍头变成了锯头。谭嗣同在行刑过程中,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惧或怯懦,他理直气壮地接受了一切。

写到最后

谭嗣同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很喜欢那个时候的部分贵族,他们虽然家世富有,但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宁愿抛弃这一切,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最经典的莫过于后来抗战时期的飞行大队了,像所有我们为国家流过血的人致敬。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谭嗣同的十个冷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