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字】“身”字即为“孕”字

 亘心为上 2024-05-15 发布于安徽
。在在

今晚来说“身”字。

“身”字,在《说文解字》里,许慎言:“躳也。象人之身。从人、)声。凡身之属皆从身。

该“身”字,许慎解释为“躳也”。对此,清代说文学者段玉裁即指出:“《吕部》曰:'躳,身也。’二字为互训。躳必入《吕部》者,躳谓身之傴(yǔ),主於脊骨也。”

段玉裁这话的意思就是,“躳”与“身”是一对同义词,因而可以互训,所谓“躳”即为身体之脊骨也。其实,这许慎说的“躳”字也就是“躬”字的异体字,所谓异体字,即字形虽然不同,但字义是相同的。

“从人,声”,这说明了在许慎来看,篆书“身”字是一个形声字。不过在段玉裁那里,虽然也赞成说这是一个形声字,但在声旁上却有所不同,因为在段玉裁看来,“身”字的声旁应该是省声。

那许慎和段玉裁对于“身”字字形说解的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下甲骨文、金文的“身”字,如下所示:

从甲骨文、金文字形来看,“身”字即像人腹部隆起,有身孕之形。对此“身”字,文字学家李孝定先生在其《甲骨文字集释》中即指出:“契文从人而隆起腹,象人有身之形,当是身之象形初字。许君'象人之身’,其说是也。”

由此可知,李孝定先生不仅肯定了许慎言“身”字像人之身的说解,还认为“身”字正像人有身孕之形。

又因为“孕”字的甲骨文字形,如下所示: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这么一个事实,甲骨文的“身”字与“孕”字实际上就是一个字,本义均为“怀孕”、“妊娠”,在造字方法上都是会意字。

讲到这,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我们都会用“身孕”一词,有时也会用“身”字来指代有孕,这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明代《正字通·身部记载“身,女怀娠曰身。”《诗·大雅·大明》亦曾言“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经》此处所用的“身”字即是怀孕的意思。

关于“身”字就先说到这。晚安,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