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赢在管理:区域教育管理的机制创新

 教育专家谈教育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赢在管理:区域教育管理的机制创新


陶华坤

管理是生产力,是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保证。管理的提升是增强系统效益的关键因素和决定性力量。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用规划引领发展,靠规范指导发展、督导促进发展。

一、建构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目标管理机制
加强教育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规范学校设置,促进区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召唤让农村学生愿意留在农村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就是教育改革成功的标志
1.夯实基础:规划似财富
盘活资源超前规划教育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相适应。城乡各类教育布局完善、优化,做到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配套完善、适度超前发展格局。加快薄弱学校撤并和标准化校舍建设,根据不同教育层级、不同学校类别的实际情况,对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异地新建,不断拓展教育资源总量。
2.优质发展:名校集团化释放活力
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树立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方略,努力实现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的办学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践行优质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催生名校:创新学校发展共同体管理体系名校集团化深度合作无缝对接同体发展,实现共享共建共赢目标。
3.能力为重:创新教育体制
深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管教育、办教育、评教育分离机制;将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突出学校管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完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强化专业能力提升
二、建构以规范管理为主体的过程优化机制
破解瓶颈回归原点影响学校工作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其中教师、学生和家长是最关键节点。以人为本,经营人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1.内涵发展:彰显软实力
优化体制机制,增强区域教育发展软实力。推进以开放、大气、共享、包容的学术文化建设,为师生成长成才创造优良人文环境、制度环境与和谐发展氛围;对如何推进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确保广大师生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地落实;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就是质量发展提升学校软实力,把注意力集聚在办学水平的提高上,使规模与质量效益有机统一。
2.规范管理:优质学校建设的追求。
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内在的东西,落脚点是学生,通过发展带来学生身心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应走进学生心理世界,理解学生文化特,体验学生生存状态,把握学生生活方式,使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使课程更能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3.机制创新培养和提高管理执行
高效管理是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提高管理能力,核心在于:高度、速度、力度。高度。优秀的决策执行者总是立足本位站足高位,胸有全局、视野开阔,能预见到正确决策执行后的良好效果。又能脚踏实地地立足本质,不冒进,不贪功。构建执行力制度体系用制度规范、约束和激励,确保正确的决策得到强有力的贯彻和落实。
三、建构以督导评估为载体的发展评价机制
运行机制: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障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法规、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教育督导督政是难点,督学是重点,专项督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1.经营人心群众路线是最为重要的软实力
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众多细胞是健康的,并充满活力,社会肌体才会健康富有生机。树立经营基层的理念,建立健全事权与机构、人员、财力相匹配的运行体制机制,使基层组织真正紧贴群众、服务师生。万事皆有本源。抓好基层基础,把矛盾在第一时间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社会冲突消解在最小的空间里,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促进科学发展。
2.工作策略坚持“导于前、督于中、评于后”
推进示范学校建设,带动区教育整体提升。严格标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促进发展的原则,重点把握三个环节:督导学校积极开展自评。师生广泛参与,自下而上边评边改,在创建过程中对照标准自我学习、自我量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深入细致考察。重点对办学思想、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育质量和效益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指导学校集聚自身优势,形成办学特色


,提高整体水平客观公正地进行综合督导评估和回访确认。
3.无为而治完善制度规则使矛盾消化在机制中
督查是推动落实的有效途径。俗话说:“治军之道,得之于严,失之于松”。严格督查在无缝覆盖上下工夫,注重细突出严强调全落实久。做到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精细化、评定民主化明确责任,起点上的终点思考抓规范、创示范、树典范:改掉懈怠和惰性,解决动力持久的问题。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