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搂 柴(文/范俊来)

 百年yesuo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郁氏文化

搂 柴


文/范俊来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本文说的柴,是六七十年代坝上农村每家必不可少的。一日三餐生火做饭和冬季取暖主要靠烧柴火。所谓柴火呢,就是各类农作物的秸秆,以及枯草、落叶和干树枝等。“有干柴有存粮还有不漏的房”,是一个好家庭的重要指标。 那时常听老一辈人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烧在前,吃在后”。意思就是有了烧火柴,才能蒸熟一顿饭,如果没有烧火柴,你有再多的米面,也吃不上一顿熟饭。可见柴火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粮一样重要。
柴火的来源有二,一是生产队分的农作物秸秆,二是靠家里人外出搂柴。搂柴有两种方式,一是初冬去荒野搂干枯的草,二是到茬子地里搂遗落在那里的庄稼秸秆,其中在莜麦地里搂的柴还可以喂牲口。
在莜麦地里搂柴效率最高,因为割后的茬子上留有不少枯叶,俗称瓤柴,也有人叫绒柴。这种柴虽然不经烧,但牲口很喜欢吃。
搂柴用的工具叫筢子,“男人是那筢筢,女人是那匣匣”,这是长挂在人们嘴上的一句话。筢子分为大拉筢、小筢子和竹筢子,其中竹筢子是从商店里买来的,专搂干树叶或短细的柴,效率不高,搂好的柴不能捆成柴捆,只能装入麻袋或筐里。
小筢子不用去商店买,可以在自己家里制作。筢子的顶端是两根横木档,把8号铁丝窝成双环头,分别从木档的小孔里面穿进去,然后把铁丝的头部窝一个弧。筢丝的长度一般在五六十厘米左右,宽度也是五六十厘米左右。筢齿间距约三四厘米。筢子的把柄控制那两根木档的间距,其长度大约有一米五左右。
小筢子适合小孩子用,家里半大孩子在大人的督促下,挎一个筐子,提上小筢子,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搂柴,柴草把筐子挤满后,将胳膊塞进筐里,倾斜着身体将柴拎回家。“小子不吃十年闲饭”,这是那个时候人们常说的一句话。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走得远一点搂柴,搂好的柴用绳子捆扎成一个大柴捆,为了捆更多的柴,不能无限地增大柴捆的直径,直径太大,无法背着走路,为此发明了细长背的捆法:中间一根绳子对折铺好,左右各一根绳子也这样铺好,六根绳子的间距大约有三十厘米左右。通过筢子和小腿的配合,将柴整理成若干抱长条柴,再把它们错缝放在绳子上,这样就可以捆一个两米多长的柴背,人背着中间那两股绳,走起路来特潇洒。


把柴捆成细长背很有讲究,捆不好有可能在背柴的过程中拦腰折断。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翻过南山搂柴,在一条沟里发现了大量的“沙蓬”和“八条腿”。这两种枯草是家乡特有的,每到深秋枯黄后,就被风刮到沟里。我惊喜万分,学着大人的手法,把所有的柴捆成了一个细长背,背起来不算太沉,信心百倍地往家里走。谁知到了山顶左半边就被风刮断了,在重新捆的时候,又让风把柴刮走了许多,经过三次折腾,背回家的柴不到三分之一,这让我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大拉筢的制作方法与小筢子差不多,只是尺寸变大了。其长宽均在一米左右,筢齿间距略大,头部圆弧也比小筢子大些。这种筢子比较重,单靠握把柄是走不了多少距离的,为此,必须在横档上拴根活套绳,将活套挎在肩上,通过肩部的力才能进行搂柴的操作。


大拉筢搂柴是这样操作的,人的双手从一侧抓住筢的把柄,一只手扶住把柄的末端,另一只手往下摁把柄,使筢头所有齿全部与地皮接触。随着身子前倾拉绳子,地上的柴草就顺着筢齿往上爬。当耙齿上有一半柴草时,再把筢子翻身在地上用力一推,这样筢齿上的柴就被顶到根部,然后翻过来继续走。等搂满筢齿后再翻身用手按住把柄在地上一搓就把柴退了下来,退下来的柴基本上是薄厚均匀的一整片。

说起来,搂柴禾还是个技巧活。除了随时根据感觉调整头吃地的深浅度外,脚步还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步伐过大、过快,头会飘起来,搂不住柴禾。太慢了耙头会沉下去,速度和效率受到影响。
搂柴禾时,当后手加力下压,筢头就吃地深,手放松时,头吃地浅,头吃地深度可通过前后手的配合任意调节。遇到柴草多的地方,就让筢头吃地深些,遇到柴草少的地方,就让筢头吃地浅些,以便让拉绳的肩少受点力。
大拉筢、小筢子和被加宽的架子车,是搂柴的最高配置。有了这些装备,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搂柴。用这么好的装备外出搂柴,至少需要两个人。早晨早早地带好干粮出发,一直到天黑才回来。当主人拉着满满一车柴草回家的时候,邻居们便投来敬佩的目光。
我家没有架子车,只有羡慕的份。不过,我可以借光跟他们一起搂柴,条件是在空载的时候,主人坐车我拉车,还有一个附加条件,不能抢占柴草好的地段。结果是主人搂了满满一车柴,我只搂了一捆柴,柴捆不能过大,大了会影响主人装车。我的这捆柴被捆在车顶上,降低了整车的稳定性,这也是主人不愿意接受外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时候,家家院里都有柴禾垛,垛的大小体现了家庭的实力。有架子车的人家,如果再有两个以上的半大小子,家里的柴禾垛又大又高,左邻右舍没有不羡慕的,直夸他们是正儿八经过日子人家。

如今,搂柴禾的往事,作为过去农村生活的缩影,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渐行渐远。当年那些参与其中的人,或逝去,或古稀。然而,我们这些曾经的搂柴人,在自己的那个时代也算“辉煌”了一把,值得骄傲。


作者简介



范俊来(15710169010),汉族,内蒙古化德县人。生于1955年,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内蒙古电视大学,曾在《守望故乡》平台上发表三十万字的自传《复盘》。包钢设计院和上海梅山设计院工作,现退休定居上海。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家社 杜永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