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哭丧的习俗

 魏春田 2024-05-16 发布于陕西

哭丧是民间的一种丧葬习俗。有人死了,必须有人哭丧,特别是有孝子贤孙的家庭,哭丧必是不可缺少的程序。

棺材停在厅堂,白衣白帽的孝子贤孙跪在两侧,有亲戚朋友来祭奠之时,便是孝子贤孙放声大哭之时。要哭的声嘶力竭,要哭的感天动地,最好能哭的晕了过去,总而言之,哭得越惨越痛越显孝顺。

如果该哭丧的没有哭丧,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便会窃窃私语,在背后戳孝子贤孙的脊梁骨,将不孝得帽子戴在他们头上。从此在村里抬不起头,在亲朋好友之间说不起话。

当然了,哭也讲时间,不能一天到晚的哭,过去停灵时间比较长,有要停十几天才下葬,如果一天到晚的哭,非哭死几个不行。一般是倒头咽气的时候哭,来人祭奠的时候哭,下葬的时候哭,别的时间该干嘛干嘛。

哭也是有技巧的,有时要靠嚎啕大哭,以头戗地。比如,来了重要的亲戚;有时要边哭边说,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比如在出殡的时候;有时干哭两声表示悲伤即可。比如,来了辈分小一点的亲戚。 

如今孝子贤孙越来越少,但哭丧还是要有的,于是便出现了职业的哭丧人。他们受过职业训练,只要给钱,让哭成什么样子,就能哭成什么样。可以如泣如诉,可以荡气回肠,也可以抑扬顿挫,绝不含糊,也绝不打折扣。

人死如灯灭,尘归尘,土归土。哭是发自内心的悲痛。而是现如今的哭丧,变成一种形式,一种表演,主要是演给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看的,已与过去哭丧的初衷相去甚远。

Hello,伙伴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