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5年老山前线,50米伤亡四百人,副连长被越军吊在石头上挑衅

 铁嘴大强子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在1985年的中越边境,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老山前线的211高地上展开。这场战斗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意志与勇气的试炼。第67军的官兵们在接到上级命令后,毅然决然地奔赴云南边境,准备执行对越轮战任务。然而,他们面临的是越军精心策划的M-1作战计划,以及越军322师567团的强大攻势。

在5月31日的凌晨,越军趁着解放军换防立足未稳之际,对211高地发动了猛烈的炮火打击,随后步兵兵分多路发起了进攻。尽管解放军官兵英勇抵抗,但由于越军在兵力和火力上占据优势,211高地的核心阵地最终还是失守了。在这场战斗中,副连长贾柯和战士刘福禄的壮烈牺牲,成为了我军官兵心中永远的痛。

战斗的残酷不仅仅在于牺牲,更在于越军对贾柯烈士遗体的侮辱。这一行为激起了我军官兵的极大愤慨,也坚定了他们夺回211高地的决心。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军不断组织突击队,一次又一次地向211高地发起进攻,尽管伤亡惨重,但官兵们的斗志并未减弱。

在这场战斗中,郑广臣师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不仅重新组织了部队,还亲自带领战士们熟悉战场,了解越军的战斗特点,并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在郑广臣师长的指挥下,我军官兵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最终,在9月8日的一次精心策划的突击中,由侦察连副连长原明率领的17人突击队成功夺取了211高地。

这次胜利不仅为我军赢得了宝贵的战略优势,更展现了我军官兵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在战斗中,每一位官兵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和牺牲精神,他们的故事值得被铭记和传颂。同时,这场战斗也提醒我们,和平的维护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每一位军人的牺牲都值得我们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在战后的岁月里,211高地的战斗成为了军事教育的重要案例。它不仅展示了军事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更强调了军人意志和团队协作的力量。每一次对这场战斗的回顾,都是对历史的记忆,也是对和平的珍视。让我们记住那些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官兵,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而努力奋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