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713:你的亲近之人喜欢说“是非”,你会怎么办?

 花言大帅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学习内容:

【原文】

六年(甲午,公元574年)

春正月壬戌朔,周齐公宪等七人进爵为王。

己巳,周主享太庙;乙亥,耕藉田。

壬子,上享太庙。

甲申,广陵金城降。

二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乙未,齐主还邺。

丁酉,周纪国公贤等六人进爵为王。

辛亥,上耕藉田。

齐朔州行台南安王思好,本高氏养子,骁勇,得边镇人心。齐主使嬖臣斫骨光弁至州,光弁不礼于思好,思好怒,遂反,云“欲入除君侧之恶。”进军至阳曲,自号大丞相。武卫将军赵海在晋阳,苍猝不暇奏,矫诏发兵拒之。

帝闻变,使尚书令唐邕等驰之晋阳。辛丑,帝勒兵继进。未至,思好军败,投水死。其麾下两千人,刘桃枝围之,且杀且招,终不降,以至于尽。

先是有人告思好谋反,韩长鸾女适思好子,奏言:“是人诬告贵臣,不杀无以息后。”乃斩之。思好既诛,告者弟伏阙下求赠官,长鸾不为通。

丁未,齐主还邺。甲寅,以唐邕为录尚书事。

乙卯,周主如云阳宫。

丙辰,周大赦。

庚申,周叱奴太后有疾。三月辛酉,周主还长安。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命太子总厘庶政。

卫王直谮齐王宪于帝曰:“宪饮酒食肉,无异平日。”

帝曰:“吾与齐王异生,俱非正嫡。特以吾故,同袒括发。汝当愧之,何论得失!汝,亲太后之子,特承慈爱;但当自勉,无论他人。”

夏四月乙卯,齐遣侍中薛孤康买吊于周,且会葬。

初,齐世祖为胡后造珠裙袴,所费不可胜计;为火所焚。至是,齐主复为穆后营之。使商胡赍锦彩三万,与吊使偕往市珠。周人不与,齐主竟自造之。及穆后爱衰,其侍婢冯小怜大幸,拜为淑妃;与齐主坐则同席,出则并马,誓同生死。

五月庚申,周葬文宣皇后于永固陵,周主跣行至陵所。辛酉,诏曰:“三年之丧,达于天子。但军国务重,须自听朝。衰麻之节,苫庐之礼,率遵前典,以申罔极。百僚宜依遗令,既葬而除。”

公卿固请依权制,帝不许,卒申三年之制。五服之内,亦令依礼。

王夫之曰:「宇文邕之令曰:『衰麻之节,苫庐之礼,遵前典,申罔极;军国务重,须自听朝。』庶乎其情理之两得与!」

庚午,齐大赦。

齐人恐陈师渡淮,使皮景和屯西兖州以备之。

丙子,周禁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俗。并禁诸淫祀,非祀典所载者尽除之。

六月壬辰,周弘正卒。

壬子,周更铸五行大布钱,一当十,与布泉并行。

戊午,周立通道观以一圣贤之教。

秋七月庚申,周主如云阳,以右宫正尉迟运兼司武,与薛公长孙览辅太子守长安。

初,帝取卫王直第为东宫,使直自择所居。直历观府署,无如意者;末取废陟屺寺,欲居之。

齐王宪谓直曰:“弟子孙多,此无乃褊小?”

直曰:“一身尚不自容,何论子孙!”

直尝从帝校猎而乱行,帝对众挞之。直积怨愤,因帝在外,遂作乱。

乙酉,帅其党袭肃章门。长孙览惧,奔诣帝所。尉迟运偶在门中,直兵奄至,手自阖门。直党与运争门,斫伤运指,仅而得闭。直不得入,纵火焚门。运恐火尽,直党得进,取宫中材木及床榻以益火,膏油灌之,火转炽。久之,直不得进,乃退。运帅留守兵,因其退而击之,直大败,帅百余骑奔荆州。

戊子,帝还长安。八月辛卯,擒直,废为庶人,囚于别宫,寻杀之。以尉迟运为大将军,赐赉甚厚。

丙申,周主复如云阳。

癸丑,齐主如晋阳。甲辰,齐以高劢为尚书右仆射。

九月庚申,周主如同州。

冬十月丙申,周遣御正弘农杨尚希、礼部卢恺来聘。恺,柔之子也。

甲寅,周主如蒲州;丙辰,如同州;

十一月甲戌,还长安。

十二月戊戌,以吏部尚书王玚为右仆射,度支尚书孔奂为吏部尚书。玚,冲之子也。

时新复淮、泗,攻战、降附,功赏纷纭。奂识鉴精敏,不受请托,事无凝滞,人皆悦服。

湘州刺史始兴王叔陵,屡讽有司,求为三公。

奂曰:“衮章之职,本以德举,未必皇枝。”

因以白帝,帝曰:“始兴那忽望公!且朕儿为公,须在鄱阳王后。”

奂曰:“臣之所见,亦如圣旨。”

齐定州刺史南阳王绰,喜为残虐,尝出行,见妇人抱儿,夺以饲狗。妇人号哭,绰怒,以儿血涂妇人,纵狗使食之。常云:“我学文宣伯之为人。”

齐主闻之,锁诣行在,至而宥之。问:“在州何事最乐?”

对曰:“多聚蝎于器,置狙其中,观之极乐。”

帝即命夜索蝎一斗,比晓,得三二升,置浴斛,使人裸卧斛中,号叫宛转。帝与绰临观,喜噱不已。

因让绰曰:“如此乐事,何不驰驿奏闻!”由是有宠,拜大将军,朝夕同戏。

韩长鸾疾之,是岁,出为齐州刺史。将发,使人诬告其反,奏云:“此犯国法,不可赦!”帝不忍明诛,使宠胡何猥萨与之手搏,扼而杀之。

【原文华译】

太建六年(公元574年)

1 春,正月一日,北周齐公宇文宪等七人晋爵为王。

2 正月八日,北周主宇文邕在太庙祭祖;正月十四日,亲耕天子籍田。

3 正月二十一日,陈国皇帝陈顼在太庙祭祖。

4 正月二十三日,北齐广陵金城(内城)投降。

5 二月二日,日食。

6 二月五日,北齐主高纬返回邺城。

7 二月七日,北周纪国公宇文贤等六人晋爵为王。

8 二月二十一日,陈国皇帝陈顼亲耕天子籍田。

9 北齐朔州行台、南安王高思好,本是高氏养子,骁勇,得边镇人心。北齐主高纬派嬖臣斫骨光弁前往朔州,斫骨光弁对高思好无礼,高思好怒,于是造反,声称要入京清除君王身边的恶人。进军到阳曲,自号大丞相。武卫将军赵海在晋阳,仓促之间,来不及上奏,矫诏发兵拒战。高纬接到事变消息,派尚书令唐邕等驰往晋阳。

二月十一日,高纬勒兵继进,还未抵达,高思好军败,投水死。其麾下二千人,被刘桃枝包围,且杀且招,始终不降,以至全部杀尽。

之前,有人告高思好谋反,韩长鸾的女儿是高思好儿媳,上奏说:“是有人诬告贵臣,不杀则无法刹住这股歪风。”于是斩首。高思好死后,告发者的弟弟跪伏在宫门下求赠官,韩长鸾不为他通报。

二月十七日,北齐主高纬回到邺城。

二月二十四日,北齐任命唐邕为录尚书事。

10 二月二十五日,北周主宇文邕前往云阳宫。

11 二月二十六日,北周大赦。

12 二月三十日,北周叱奴太后生病。

三月一日,北周主宇文邕回到长安。

三月十三日,太后崩殂。

北周主宇文邕住进倚庐(专为孝子守丧搭建的草屋),早晚只吃少量米饭。群臣上表请求,宇文邕过了几十天才停止减食,命太子总理庶政。

卫王宇文直在宇文邕跟前陷害齐王宇文宪说:“宇文宪饮酒食肉,无异于平日。”

宇文邕说:“我与齐王不是一个母亲所生,而且也都不是正室嫡子。他因为我的缘故,也袒露肩膀,用麻绳束发服丧。你应该感谢他,怎么还说他的是非!你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得到太后特别的慈爱;但当自勉,不要说别人!”

13 夏,四月二十五日,北齐派侍中薛孤康买前往北周吊唁太后,并出席葬礼。

当初,北齐世祖高湛为胡太后制造珍珠裙裤,所费不可胜计,为火所焚。至此,北齐主高纬又为穆皇后制作。他派胡人商贩带着锦彩三万匹,与吊唁使者一起前往北周购买珍珠。北周人不给,高纬就自己制造。后来穆皇后不受宠了,她的侍婢冯小怜大受宠幸,拜为淑妃,与高纬坐则同席,出则并马,誓同生死。(著名的“红颜祸水”冯小怜登场,“玉体横陈”典故的主人公)

14 五月一日,北周葬文宣皇后于永固陵,北周主宇文邕光着脚走到陵园。

五月二日,下诏说:“三年之丧,达于天子。但军国务重,必须亲自听取朝政。衰麻丧服的礼节,孝子居于草庐之礼,一切遵照古制,以表达我无限的哀痛。而百官应遵照太守遗令,下葬之后,就脱下丧服。”公卿们固请依照变通办法,皇帝不许,最终完成守丧三年。五服之内的亲属,也下令依礼守丧。

15 五月十一日,北齐大赦。

16 北齐人担心陈军渡过淮河,派皮景和屯驻西兖州以防备。

17 五月十七日,北周禁止佛、道二教,佛经、佛像全部烧毁捣毁,废除和尚、道士,下令他们一律还俗。并禁止诸淫祀,不是祀典所记载的,全部废除。

18 六月三日,陈国尚书右仆射周弘正去世。

19 六月二十三日,北周再次铸造“五行大布钱”,新钱一枚值旧钱十枚,与“布泉”(参见公元561年记载)并行流通。

20 六月二十九日,北周立通道观,以统一圣贤之教。

21 秋,七月二日,北周主宇文邕前往云阳,任命右宫正尉迟运兼任司武,与薛公长孙览辅佐太子守长安。

当初,皇帝选取卫王宇文直的府第为太子东宫,让宇文直自己再选择居所。宇文直看遍了所有府署,没有如意的,最后选取了已经废弃的陟屺寺,想要搬去居住。

齐王宇文宪对宇文直说:“弟弟子孙众多,此处太小了吧?”

宇文直说:“我自己尚且没有容身之所,何论子孙!”

宇文直曾经跟从皇帝围猎,走乱了行列,皇帝当众鞭挞他。宇文直心中积压怨愤,趁着皇帝在外,犯上作乱。

七月二十七日,宇文直率其党羽袭击肃章门。长孙览惧怕,逃奔到皇帝所在地。尉迟运恰好在门中,宇文直的兵杀到时,尉迟运亲手关门。宇文直党羽与尉迟运争门,砍伤尉迟运手指,还好大门勉强得以关闭。宇文直久不得入,纵火焚门。尉迟运担心火尽之后,宇文直党羽得以进入,于是取宫中材木及床榻继续加大火势,又以膏油灌之,火越烧越大。过了很长时间,宇文直都没法进宫,只好撤退。尉迟运率领留守士兵,趁他后退,开门出击,宇文直大败,率一百余骑兵逃奔荆州。

七月三十日,北周主宇文邕返回长安。

八月三日,北周擒获宇文直,废为庶人,囚于别宫,不久处死。任命尉迟运为大将军,赏赐甚厚。

八月八日,北周主宇文邕再次前往云阳。

22 八月二十五日,北齐主高纬前往晋阳。

八月二十六日,北齐任命高劢为尚书右仆射。

23 九月三日,北周主宇文邕前往同州。

24 冬,十月九日,北周派御正、弘农人杨尚希,礼部卢恺出使陈国。卢恺,是卢柔之子。

25 十月二十七日,北周主宇文邕前往蒲州;二十九日,前往同州;十一月十八日,回到长安。

26 十二月十二日,陈国皇帝陈顼任命吏部尚书王玚为右仆射,度支尚书孔奂为吏部尚书。王玚,是王冲之子。

当时刚刚光复淮河以南及泗水流域,攻战、降附,论功行赏的事又多又乱。孔奂识鉴精敏,不受请托,事情毫无拖延,十分顺利,人们都喜悦服气。

湘州刺史、始兴王陈叔陵,屡次暗示有司,求为三公。

孔奂曰:“三公人选,要靠品德,未必皇枝。”并向皇帝报告,皇帝说:“始兴王怎么忽然想要当上三公?就连朕的儿子想当三公,都须排在鄱阳王(陈伯山,陈蒨的儿子)之后。”

孔奂说:“臣之所见,亦如圣旨。”

27 北齐定州刺史、南阳王高绰,残酷暴虐。曾经出行,见妇人抱着小儿,就夺来喂狗。妇人号哭,高绰怒,以小儿的血涂在妇人身上,再纵狗去吃掉她。

高绰常说:“我学文宣伯父(高洋)的为人。”

北齐主高纬听闻,派人把他锁拿到自己行在地。等他到了之后,又赦免他。问:“在州何事最乐?”

高绰回答说:“多聚毒蝎于器,再把猕猴放置其中,观之极乐。”

高纬即刻下令连夜抓来蝎子一斗,一直到天亮,才抓到两三升,放置在浴盆里面,使人裸卧其中,号叫婉转。

高纬与高绰临观,喜悦称叹不已,然后责备高绰说:“如此乐事,何不早派驿马车飞驰奏闻!”由此有宠,拜大将军,朝夕同戏,既而韩长鸾嫉恨他。

本年,高绰被外放为齐州刺史。高绰将要出发时,韩长鸾指使人诬告他谋反,上奏说:“此犯国法,不可赦!”高纬不忍公开诛杀他,派所宠爱的胡人何猥萨与他徒手搏斗,将他扼杀。


【学以致用】

01,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这句道理我们很熟悉

但有个点值得思考

如果,这个说是非的人,是你的枕边人,身边人,家人呢?

你会怎么办? 

你会不会受影响?会不会对错不分?

同时,如果你是大家长,是公司的大老板,你又会如何?

“吾与齐王异生,俱非正嫡。特以吾故,同袒括发。汝当愧之,何论得失!汝,亲太后之子,特承慈爱;但当自勉,无论他人。”

这看似是一个小问题,扩而充之,就是国家治理大事

宇文邕不愧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者,他很清楚一点,

道德标准只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

另外一点,凭宇文邕的见识,他一定知晓宇文直的秉性。

而宇文直呢,因为个人的私怨(不满足自己的职位)而走上歪路。

02,有什么风格的领导人,就会有什么样的组织文化

北齐帝国,从开国君王(高洋),到末代君王(高纬),都是神经不正常的人

所以,不管是组织的领导者,还是普通个人

修身很重要,因为你的一言一行会给到后来者起到示范作用。

》》》

大家好 我是大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