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味人生】后来我见过很多风景,却都不如你

 ha888cz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后来我见过很多风景,

      却都不如你

陈 岑


常上班的一天下午,接到母亲电话,告知我干爸被检查出肺癌晚期,让我一定要找个时间去看看干妈,她说:你干妈是那么要强的一个人,这次不知能不能受得了这个打击。我说好,这个星期就去。第二天母亲又再次打来电话确认,我说已经安排好手头的事,周六就过去,她这才放心地挂了电话,像个打扰了大人工作的孩子,我能听出她的心理状态。
下班回到家,脑海中已经模糊了的儿时记忆,开始像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地涌现出来,关于那个小镇,关于那段童年,关于干妈和我的一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施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很多家中没有女儿或儿子的,都会找个别人家的孩子认干亲,以弥补没有多子女的遗憾。我在当时属于特例,干爸干妈只有一个孩子,还是个女儿,按说肯定是找个生男孩的家庭来认亲的,干妈却执意要认我做干女儿。每次说到这件事,她都会用清脆的声音大声地笑着说:“我就觉得我这个干女儿长大一定有出息”。那双会笑的双眼皮大眼睛、高高隆起的苹果肌、甜甜的酒窝,成了我定格在记忆中的温暖画面。

图片

其实小时候的我,个子发育比别人迟,不爱说话性格又有些孤僻,对那个时代、那群大人们的行事风格保持着一种观察者的疏离,唯一的爱好就是躲在房间里看书,亲戚们都叫我“小不点”“怪味豆”,我甚至都不知道干妈为什么这么看好我。就连她自己的女儿,和我同岁的干妹妹,在前几次看见我的时候,眼神里都有着一种不悦和比较,因为我爱学习、成绩又好,每次我俩在一起,我都是干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我的内心也是跳脱的,而且小孩子嘛,哪有不好奇不爱玩的,只是每次去干妈家,面对干妹妹动不动跟大人的撒娇顶嘴,我都会谨慎地保持着懂事乖巧的姿态,好像这样才符合干妈对我的期许。后来干妹妹考了中专,我一路考上重点高中、上了大学,成了她名副其实的学习榜样。两人之间的隔阂其实早就烟消云散,只是生活环境不同,联系也不多。但因为干妈的缘故,在内心里我们已经亲如手足。

图片

相较于父母经常吵架带给我的不安全感,干妈对我的爱是赤裸裸的、无比确定的。在自家亲戚给压岁钱也就只有20块的时候,她给我50块,在其他人给50块的时候她给我100块,再后来就是200、300、500、1000,总之一定是高出一般亲戚朋友礼尚往来的。早年她在供销社工作,经常会出去进货,每次回来总会给我和干妹妹带一样的漂亮衣服,粉色斜杠运动裤、红色格子背心裙、白白的像蚊帐纱布一样的公主裙,这些对当时小镇上的孩子来说,都是极为羡慕的。我还记得那时流行一种套在脚上的玩的健身球,我是学校里第一个有的,很多同学为了玩球主动跟我交好,加上我本就不小气,很快我在学校的人缘也越来越好。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干妈的疼爱,我的性格日渐开朗,也愈发自信,以至于和发小聚会时,他说我在他心中一直就是个小公主,哪怕现在大家都已成年,经历了世事,他的事业也蒸蒸日上,我依旧让他仰望,跟后来遇到的那些漂亮优秀的女孩始终不同。我哈哈大笑道,那是因为我们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下长大,我知道你所有的样子。
现在想想,长相身材都不出众的我,一直有些自卑的我,却能够拥有刻在骨子里的独立与自尊,要感谢干妈和母亲这两位伟大的女性。她们二人年轻时就是好朋友,相同的地方是性格都很要强,不同的地方是母亲比较粗线条,穿着打扮也较为随意,甚至因为讨厌扎辫子粗暴地带我去把头发剪掉,说女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不要在意外在,头发短可以节省学习的时间;干妈则天生丽质,妥妥的美人胚子,不仅做饭好吃、手工厉害,还打扮时髦、能歌善舞。从小到大,我的毛衣几乎都是干妈给我织的,每次爸妈单位聚会或者搞文艺活动什么的,也会把干妈请过来,唱上一首“山不转水转”,在众人的夸奖下,我们一家都会觉得特别有面子。
彼时我不能理解,为啥这样的两个人会成为好朋友。后来才渐渐从母亲那看似倔强甚至让我有点讨厌的性格中,看见她的优点。那个时候没有兴趣班,也没有辅导班,我的童年启蒙就是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学会如何做一个“比较厉害的人”。就她的文化层次而言,在她的心目中,是决计看不上林黛玉的,她的养女心经,我概括起来就是“知书达理、能干事”。为了培养我,她是那个时候唯一一个花大半个月工资带我去南京新华书店买书的人;每次别人家有了大番小事,她自己也许不是很能干,但特别爱观察和评论,回来总会点评说:“你看看人家,这个事情操办的,如何有条有理;你看看人家,屋子里面收拾的,那才叫干净整洁,打扮得再漂亮家里一团糟,跟个垃圾场似的,没用”。而这个“人家”,大多数时候说的就是干妈,她是母亲心目中的“能干人标兵”。就连经常和母亲意见不合的父亲,在认同干妈做人做事这一点上,也是难得的一致。

图片


干妈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美丽大方、精明能干、有点霸道又通情达理的形象,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见识却一点都不短,从做销售到开饭店,再到跑汽车,她总是能走在同龄人的前头,而且做一件成一件,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江湖地位很高”后来退休了,她人老心不老,开始学习旗袍走秀、中国舞,还经常和闺蜜徒步登山,她说:干女儿,人到了任何年纪都要活得精彩,你看我们几个人每次都带好食物和酒,在山顶小酌几杯,吹吹风,唱唱跳跳,那感觉别提多好了。她言语中爽朗又带着些许社会大姐的气质,让我自叹不如。看她的朋友圈,永远洋溢着乐观、健康、向上的力量。她家兄弟姊妹八个,干外婆去世前,每年家族聚会,都是她张罗操办的,她还总喜欢把我也带着,逢人便夸我,不仅她认可疼爱我,还要让她整个家族都认可疼爱我。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引导和鼓励下,从小我就比别的孩子多一份成熟和懂事,明明心思敏感细腻,身上也长着各种逆鳞,表面上却又学会了端庄大气。
结婚前,她对我和干妹妹的要求,不是去了婆家要任劳任怨,而是“女孩子,就算嫁人了也要活得硬气,把工作做好,把内务做好,哪怕婆家不需要你们洗衣做饭,自己的内衣内裤,这些内务问题必须自己亲自来做,不要让人家觉得我们家教不行。”
离婚后,因为和干妈不住在一个城市,难得过年去一次,就一直瞒着没说。直到这次干爸生病,我跟她说了这件事,她说,我早就知道,你妈跟我说了。原来她怕我难过,所以我不主动提她也就装作不知道,用她的方式成全着我的体面。与干妈的热情相比,干爸的性格则较为清冷内敛,每次我去他家,除了礼貌的寒暄,他极少说话,喜欢穿黑色的风衣,梳着稀疏的大背头,坐在阳台上抽烟。小时候我一直比较怕他,不敢直视他的眼睛,也从不叫他干爸,只叫他周叔。后来长大了,才越发感觉到,原来与我的局促不安相比,他才是社恐,他不说话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和我这个喜爱读书的干女儿交流。
去看他的那天,是我与他聊天说话最多的一次。他半躺在床上,把整件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跟我叙述了一遍,毫不避讳地告诉我说,刚知道结果的那天他吓瘫了,腿打软,路都走不了,是干妈和另一个人一左一右地架着他走出医院的,然后又笑着说现在缓过来了,随他去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说,你看现在给我省钱了,不用每年买烟给你抽了。
站在厨房门口,我问干妈每天都做什么给干爸吃,她说只要他能吃得下去,我什么都做,每天都去菜场买最新鲜的补品。她一边拎起燃气上的热水壶对水瓶里倒水,一边笑着说:你看你周叔讲究呢,非说用电烧出来的水有味道,这么多年一定要用燃气烧开水。那一刻,忽然很感动,干妈对外强势,在家也是当家人,但对干爸的生活和爱好,一直是迁就和包容的。她跟我说:“迁就是相互的,这么多年,其实他更包容我。你周叔知道我爱玩,从来不说我,如果我在外面玩得晚了,他就会主动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要是回来家里一团糟,我看不下去肯定还要再干。”是啊,最好的感情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人愿意包容,一个人又能全都看见。
那天除了我,还有干妈的十几位小学同学组团去看望干爸,我这才理解了为什么那天电话里我说初定周日去,母亲欲言又止,后来告诉她改在周六去,她高兴地说你干妈也希望你能周六去。

图片

中午,干妈将前来看望的同学都安排在饭店吃饭,她举起酒杯笑着对大家说:这么多天我第一次喝酒,有些话我不去多说,因为说了就会想流泪,但我不会流泪,我会把大家的关心化作力量,乐观地面对。然后她跟每个人开心地聊着天、回忆着年少时的豪情、相约着下一次再聚,同时再次骄傲地把我介绍给她的同学们。而我也像从前一样,礼貌大方地站起来给叔叔阿姨敬酒,热情地邀请他们到江苏做客席间,看着这个看不出一丝疲态的女人,心想这是要有多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如此的通透坚韧。如果母亲在,肯定又会在我耳边唠叨:你看,不论家里发生了多大的事,对外,就是要像你干妈这样。

(作者为目耕缘读书会书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