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田子方》:允许一切发生,好似风儿一样来去自由,如果产生负性情绪,不吐不快,那就用语言表达诉求!

 王明鹏 2024-05-16 发布于山东

肩吾问于孙叔敖曰:“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吾始也疑子,今视子之鼻间栩栩然,子之用心独奈何?”孙叔敖曰:“吾何以过人哉!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我何以过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仲尼闻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黄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若然者,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处卑细而不惫,充满天地,既以与人,己愈有。”
却:拒绝。滥:使他淫乱。劫:威逼。介:阻碍。惫:困苦。
本段大意:肩吾问孙叔敖,你三次为官不欣喜,三次去官不忧愁,开始我不相信,现在看到你从容自如才信,是如何做到的?孙叔敖回答,我哪有过人本事,不过好事来了不拒绝,走了不阻止,得失无关乎我,也就从容自如。而且不知事情落到谁头上,在他人不管我事,在我不管他人事,我只做好当下,哪有功夫考虑好坏贵贱呢!孔子听了说道,得道者不受智者影响,不被美色迷惑,不被强盗胁迫,不与权贵交友,生死大事都不会改变他,何况名利财富呢。这种人精神自如,上山入海无妨碍,身处卑微不困顿,奉献别人越多,自己收获越大。
允许一切发生,好事来了不拒绝,坏事来了不抱怨,好事走了不阻拦,坏事走了不庆幸,任由事情发生,好似风儿一样,来去自由。
道法自然,也就是这个理儿,自然的来到,自然的离去,该咋样咋样,如此甚好。
有了这样自由心态,才可以做到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可以养浩然之气,道法自然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人,一旦遇到不如意,就会情绪失控,变得生气、发怒、暴躁、抑郁、焦虑、恐惧,表现为指责抱怨,怨天尤人,喋喋不休。
比如,被安排做事情,遇到不合心意事情,会直接抱怨怎么这样安排,一脸怨气脱口而出我不做,等等。问题在于,这样抱怨毫无用处,情绪发泄后,事情还得自己做,结果得罪了人、做了事情、还不讨好。
那么遇到不如意怎么应对?难道不抱怨只有自己憋屈,委屈了自己不成!当然不是这样,采用合适心理方式来应对,把道法自然原则具体化,才是关键。
这个心理健康方式就是用语言表达诉求,用非暴力方式沟通!
非人际互动原因发生不如意,自己默默承受好了,这个没啥好说的,如果遭遇不幸逢人就说,那就成了祥林嫂。人际互动导致负性情绪,那就用语言表达出来,心平气和说出想法,非暴力沟通,但不强迫别人改变。好比老天下雨了,我们去收晾晒的衣服,但是不指责老天为何下雨,做到这样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