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69朱万春:教育见习中我做了什么

 高教课堂研讨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在一周的见习时间里,我获得的实践机会较多,参与了课堂听课,课堂授课,班级管理,作业批改,整理登分等环节。

课堂听课

      本次见习我一共听了十三节课。我选择记录了其中的八节课加一个早读。我听的课主要是语文和数学,除此之外还听了英语和外教课。他们的早读跟我们以前是差不多的,主要就是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生词,背诵古诗等等。

      语文课主要是跟着我的见习指导老师X老师。X老师上课十分幽默风趣,逻辑层次很清晰,简明。我们去的那周X老师上了两篇文章,一篇《海上日出》,一篇《游金华的双龙洞》。在第一次听完X老师的课之后,我与X老师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交流。X老师说他上精读课文一般会分为两课时,然后总体授课时间约为60分钟到70分钟左右(该校每节课约为40分钟。)所以X老师会在每节课最后十分钟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练字或写写语文作业,对下一篇课文做做预习。可能是太久离开了学校的关系,我当时认为X老师教的非常的浅,然后补充拓展知识也不够,而且X老师课上也没有把朗读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单独列出来。后来与X老师交流之后才发现,他是非常严谨的紧扣着小学生语文义务教育标准那本书去做的上课布置。X老师上课一般是任务驱动型,一节课会完成两到三个任务。然后X老师带着学生读文章的方式是由整体向学生感兴趣的精彩部分去进行细分。与我们当时不同,我们当时是串珠式的讲法。其实现在总结来看,我的观点可能是第一,还是需要跟学生进行一些拓展。这样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感,还有对以后做语文阅读题,初高中的语文阅读都有帮助。第二就是我可能会觉得需要把朗读作为重点的一个课,课堂环节来进行强调。可以在每个星期拿出半节课的时间或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等等,因为语文其实就是日常说话,我们现在也在强调写作应当像说话一样,自然而平实,“博而约”,诵读是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感的。然后在实践层面上,X老师认为,现在的课堂主体应该是学生。但是他也并不常用小组讨论法。在我去旁听的五节语文课当中,徐老师唯一使用小组讨论法的时候是小组内读一读课文。所以给我的启示可能就是在语文课上还是要适当寻找小组讨论法的机会,还有重视朗读吧。但是X老师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他用幽默生动的话语能够吸引学生听他的讲课,然后学生没有经过思考的说出话时,他会马上打断并让他重说。

      至于我听的数学课,我个人觉得数学老师是非常厉害的一个老师。我旁听的是W老师。W老师的课综合运用的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等多种方法,他会请小朋友们分组协作,分组去说,分组上台说,然后上台板书演示等等。讲题流程也很明确。通过事件引入,然后开始探索,继续探索,接着探索相关知识,最后一道拓展题,然后再回过来总结。流程也比较完整。然后老师画图画的也非常好,是我印象中数学课上的最好的老师。

课堂授课

      在课堂授课方面,我问了许多同学,这应该是我独有的一个经验。我这五天一共是给两个班的孩子正课加课后辅导上了九节课。其中语文上了三节课,数学上了五节课,然后看了一节自习课。语文我给孩子们上课的内容是大册上的练习题,讲了三篇阅读。在我上课的时候,由于班上没有其他在校老师监督,所以有一些学生会有自己的小动作。我看到有学生会在底下看小说,说小话,做其他的事情。有些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好,没有掌握做题需要圈画关键词的技巧。在我在课堂上强调了这一点之后,他们此后的作业方面反馈有明显的改善。对于有些讲小话的同学,我会用此前我们在校内所学到的知识,例如请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抓住典型同学点名让他注意等等。同学的理解性也有差异,有的同学非常聪明,也拿了很多比赛的奖项,有的同学基础非常的薄弱,所以上课的进度是需要授课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的。我在这段时间内做出的选择是让大多数愿意听课的同学弄懂。去看他们有没有疑惑的眼神,然后每道题讲完都会问他们听懂了没有,并告诉他们解题关键点在哪里。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历,可以让我将课堂上所学到的鼓励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以及制作教案,备课等相关知识进行一个综合的运用。

班级管理

      在参与班级管理方面,由于X老师是班主任,最后两天有事不能看班,我就代替X老师看班,并且维护学生在课间的走廊秩序(他们校内称之为护学任务)。印象比较深的是班上孩子挺喜欢打乒乓球的,在征得X老师同意之后,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在大课间打乒乓球。有些孩子一开始是挺难管的,一点都不怕老师。比如有一个小朋友会经常提问一些刁钻的历史问题。但是当我回答出来他提出的问题之后,他对我就会有一种认可,以后也就听话了。然后我所观察到的班级管理现象就是X老师会把班上的同学划分成小组,然后每个月对小组同学的得分进行统计,并给得分高的小组发笔。同时在我们最后要走的那一天,X老师任命了新一届的班委,不过对班委有一个试用期制度。这个举措还是挺先进的。这一周我所积累的管理经验更多的其实还是获得孩子们的认可,以及用激励手段,奖惩措施去进行一定的约束。

作业批改

      在作业批改方面, 我发现数学作业要改的比语文作业频繁的多。我和另外一位同学每天都要改两个班的课堂作业本,大册,试卷,还有每天的课后练习。任务真的是很重。语文就相对轻松一些,语文只有考试的一张试卷。我了解到数学老师之前就会请两个班的课代表帮忙批改作业。这个学校对于作业的态度还是比较重视的。所有的试卷会进行一轮批改,一轮批改之后会有错题进行二轮订正,老师会对错题的订正进行二轮批改,然后在登分表上会先登记一次学生的成绩,如果学生错题订正完了之后,或者旁边再画一个勾进行二轮复核。这样就可以确保每一个同学错题都弄会弄懂。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