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点访谈》实录小升初“掐尖招生”现场 为何乱象屡禁不止?

 skysun000001 2024-05-16 发布于新疆

“基本都提前跟学校签约,不能往外说”

“孩子太难了,没有什么玩的时间”

“学到现在,花了得有几十万元”

……

眼下正值小升初招生阶段,本来小升初实行的是免试就近划片入学政策,可仍然有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择校焦虑。日前,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举办的以配合个别学校“掐尖”为目的的招生说明会正在暗地开展。
记者暗访“掐尖招生现场

“掐尖招生”乱象多、手段隐蔽

所谓“掐尖”,就是“点招”,是指个别学校通过各种违规手段,先于派位入学之前就锁定并招收尖子生,以此来与普通学校拉开生源质量的差距。

  • 方式一:选拔考试
所谓“小五班”,指的是中学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小升初选拔,入选的学生六年级就直接进入初中学习。
“五一”假期前一天,某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发布了一家民办学校即将举行校园开放日的信息,称针对其中五、六年级学生的活动将在假期的最后一天举行。记者尝试报名,几天后便接到了这所学校的来电。
图片
按照约定时间,记者来到了这家学校。刚进入教学楼,家长和孩子就被分开了。孩子被带入一层的教室,参加学校组织的选拔考试。
考试开始后,家长们聚集在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聊天中记者得知,这所学校此前已和其他区一所重点公办中学面向全市进行过多次联合考试,这次考试可能是今年招生季的最后一轮。
图片
  • 方式二:参加杯赛

除了参加选拔考试,另一种可被“点招”的渠道,就是参加各种杯赛。
2022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俗称“白名单”,明确规定不在“白名单”的均是违规竞赛。
今年1月,教育部、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再次明确表示:大师赛、希望杯、华杯赛等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坚决打击违规黑竞赛。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学科类的违规竞赛、黑竞赛随后便以夏令营、冬令营或者研学等名义进行。
图片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近几年黑竞赛经常被举报导致考试临时取消,所以想要报名只能通过机构,甚至要去外地参加比赛。这些违规且报名费用不菲的奥数竞赛,受到家长们的追捧,其比赛结果也成为了个别学校“点招掐尖”的重要依据。
除了奥数,学校其次看中的是英语。2021年3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宣布退出承办剑桥英语五级考试,使得其热度下去了一段时间,但从去年开始,剑桥英语考试再度火热起来,不少小学生已经通过了相当于国内高中至大学水平的三级FCE考试。
图片
近些年教育部多次强调,不得将中小学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参考或依据,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未完全扭转。
  • 方式三:筛选简历
5月中旬,记者再次通过一家培训机构得知一所中学即将举行校园开放日的信息。尽管学校再三强调开放日只针对初三毕业生,但当记者进入校园时,发现学校竟然专门为小学生家长开辟了指定通道。
图片
顺着路标,记者走到小学咨询处,看到不少家长正在给工作人员递交孩子简历,简历上附有孩子的竞赛成绩、考级成绩等
“双减”之前,这种简历大多直接放在学校门口或保安室。“双减”之后管控严格,家长要么在校园开放日时把简历交给老师,要么给学校发电子邮件,而提供学校邮箱信息也变成个别机构赚钱的新门路。

图片

专家:唯分数、唯升学造成招生乱象

教育部正组建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工作组

有专家认为,目前不少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导向依旧停留在唯分数、唯升学,这是招生乱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记者了解到,一些被“点招”成功的孩子,为了进入更好的班型,还得继续“卷”,争取进快班。
前不久,教育部部署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
记者获悉,目前教育部正在组建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工作组,接下来会参与到全国范围内的跨省交叉互检工作中,及时对“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违规行为和查处情况进行通报。
图片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又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各类竞赛证书、社会培训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希望通过整治,能够让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更加公平、阳光和便捷。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焦点访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