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问界M5智驾版后,我确信没有辅助驾驶的车不值得考虑

 一叶知秋6012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长期以来,辅助驾驶一直都是豪华车型的专属权利,配套车型大多在30万元以上,这也导致国内辅助驾驶普及率相对较低。

并且由于辅助驾驶能力较为基础,许多人对这一功能的重视程度,远低于汽车本身。

但在众多新能源造车势力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车型配备了辅助驾驶硬件,感知+地图的融合能力,也让辅助驾驶的适用场景被大幅延展。

(图片来自问界)

从高速领航辅助到城市道路辅助,辅助驾驶的能力逐渐覆盖到我们日常的用车场景,使用率不断上升。尽管辅助驾驶的“反面教材”有很多,反对声音也不小,但小鹏、理想、华为等厂商领衔的“智驾时代”似乎已经来临。

趁着华为ADS 2.0系统城市NCA能力开放,小通获得了亲身体验智能驾驶的机会。近期交付的问界M5智驾版,是我零距离接触城市通勤级别辅助驾驶的关键。

截至目前,城市级别的高阶辅助驾驶尚未大范围普及,主要在北上广深等重要城市中率先投放。辅助驾驶的好与坏,需要被更多不了解汽车的人真切地感受到,脱离互联网的只言片语去看待,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体验时间有限,只能拉上我那位还在找工作的朋友,一同体验新能源汽车的震撼了。

不求做“老司机”,只求“文明礼让”

激活问界M5智驾版华为ADS 2.0功能的过程,比我想象中要“坎坷”。

首先是上课,任何用户在使用领航辅助驾驶之前,需要通过相关的华为ADS视频学习以及考试。这就相当于官方强制要求用户做好辅助驾驶方面的功课,不学好不给用,犹如考驾驶证一般。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这种强制用户“过教程”的做法,小通双手赞成,厂商需要让智能辅助驾驶具备足够的上手门槛,避免违规操作的效果或许才更加明显,路面上开着辅助驾驶睡大觉的人已经够多。

从提车地点开到黄埔科学城,我本身已经有些疲倦了,正准备到几公里外的万达广场吃个午饭,于是把剩下来的路程交给问界M5智驾版自己开。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习惯亲历亲为的我当然不接受把“三大件”交给电脑操作,就算是让一个素不相识的代驾开你的车,也会有一种放心不下的感觉,更何况是人工智能。

把车开到路上后,点击智能领航驾驶之后,我就差不多可以“双手放开方向盘”了,在一旁跟车的朋友看得目瞪口呆——“你放开双手还能开车?”带着紧张又好奇的心情,我还是激活了辅助驾驶。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让我评价问界M5智驾版的智能领航表现,“刚考到驾驶证的谨慎新人”或许会比较贴切。刚拿到驾照第一次上路的驾驶员,控车水平较为生涩,更害怕违规和事故,对路况的关注度远高于驾驶本身,比较倾向于“看别人脸色行事”。

也就是说,当问界M5智驾版遇到障碍、电动车、行人、车辆并线等情况,都是以“让”为主。处理较为复杂的路况时,它的每一个动作都会伴随“思考”和“尝试”,确保安全才会执行。如果因为并线距离“不安全”而错过路口,车辆会选择让驾驶员接管。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不过,问界M5智驾版的车技可以打个相对较高的分数,电门控制还算线性(倾向于尽快接近最高限速),但整个过程没有突兀的急加速、刹车、急打方向,整体还算平顺,如果可以多考虑行车时的舒适性,相信体验能够更上一个层次。

前方遇到车辆或者红灯路口,问界M5智驾版懂得提前减速;遇到准备横穿马路的行人或电动车,就会停车礼让;而当遇到路边有停放中的车辆或者“货车类似物”时,会先减速跟车,判断其是否为障碍物,而后才会谨慎绕行。

它也是一位相对严格的老师,上课时不希望学生扭头和别人开小差,分心必定会增加酿错的可能。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其判断到执行的过程相对较长,比较像在思考对策的新手司机,所以我才给出上述的评价。在我看来这并不是贬义的形容,辅助驾驶的存在并非为了取代人类,其表现能与真人司机对比,已经足够优秀。

但我朋友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个辅助驾驶有点过于谨慎了,只会在道路限速范围内行驶。系统可以设置它的时速浮动,最后也是严格遵守,绝不超过设定的时速范围。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安全一定是最重要的,只不过明明有些路段很空旷,可以再开快一些的。严格按照限速行驶,总觉得会阻碍后边的车”。

在使用辅助驾驶的过程,我也见识到问界M5智驾版“怂”的一面,也能看得出它对路况的纠结,我们坐在车里能够理解,但周围的车辆不一定这么想。

从黄埔开回还车地点,我本来已经对辅助驾驶放下了“戒心”,打算让车辆自己开一路,并全程关注着车辆的动态。但因为当天是七夕,晚上各自都有其它安排,最后还是选择了接手,手动提升效率。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抛开各种技术细节和令人沸腾的研发过程不说,华为ADS 2.0及其城市NCA在我和我朋友看来表现稳定,值得信任。

抛开辅助驾驶,问界M5仍可圈可点

问界M5智驾版的主要升级点基本围绕华为ADS 2.0系统,其它似乎并没有明显变化。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这车坐起来很舒服,不像网约车那样有突如其来的推背感和重刹车,那种感觉应该和油车比较像。而且车机用起来流畅、车内电器功能很丰富,空调也是随便开。车机流畅度很高,定位显示准确,用着有仪式感”

朋友的一番评价很朴实,这也是他对问界M5智驾版的最基本评价。

(图片来自电车通)

高阶辅助驾驶的等级似乎要比语音助手更高,我朋友平时不了解汽车,对语音助手的语义理解能力不熟悉,给出的指令经常无法被正常回应。像他这样不熟悉汽车的人还有许多,智能汽车的智能也不仅体现在辅助驾驶,大模型或许可以在语音交互上发挥更大作用。

还有一件让我很喜欢问界M5智驾版的一件事是,它支持广东话语音交互!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作为驾驶员的我,这辆车的驾驶回馈很丰富,它的行驶质感与电车接近,双电机四驱在我需要超车或快速行进时提供足够的信心。适应了它的电门和刹车后,要营造舒适的乘坐体感并没有太大难度。

增程器只有在纯电里程剩余不到100公里时介入,并切换成“燃油优先”模式,这时可以感受到来自发动机的震动。至于油耗,我最后还车时的表显为百公里5.4升。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再加上问界M5本身的定位偏向家用,舒适模式下操控比较轻快,悬架相对更软,马路上的坑洼并没有带来明显的车身晃动。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事实上问界M5这款车型的底子本身也不弱,双电机四驱增程系统给的动力冗余很足,内饰用料豪华,浅色皮质包裹看起来确实有比肩BBA的感受。前排座椅标配座椅通风、加热及按摩。座椅软硬适中,音响表现比较喜人,新能源车具备的特性它基本都有。

Harmony OS车机操作流畅,设置杂项较少,并且有“平行视界”一类提升大屏显示效率的设计。接近平板电脑一般的操作逻辑,上手难度降低不少。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当然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卷成麻花,该降价的降价,该加配的加配,性价比是打动消费者的最有力武器。

问界M5智驾版的整体体验堪称均衡,在我看来也确实有问鼎BBA的能力,硬件素质不错,先进智能辅助驾驶的加入,还能够将这份竞争力变得更丰满。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高阶辅助驾驶,我们真的需要吗?

一天的体验机会很宝贵,我和朋友的收获很多,对高阶辅助驾驶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抗拒再到主动使用,这也引发了我对辅助驾驶的一些思考——我们真的需要吗?

有人等着自动驾驶解放双手,也有人将自动驾驶视为“一生之敌”。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如果以后我需要到黄埔上班,一定很需要这些智能化的东西,我觉得上班堵车很麻烦,停车也很琐碎,开车的意愿也不大。把烂摊子交给智能驾驶未必是一件坏事,能帮我缓解许多压力,至少这样我买车的意愿更大了。”

黄埔区驻扎着大量的IT类企业,对于我朋友而言是一块风水宝地,但每天一个多小时公交+地铁的通勤压力让他倍感焦虑。因此,他需要一辆车,还是一辆智能化更为突出的汽车。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问界M5智驾版的智能驾驶对路况的处理很保守,换个角度讲就是安全为先,我认为这是所有消费者接受高阶辅助驾驶最核心的要求——开得怎么样不重要,一定要绝对的安全。

智能驾驶绝对无法完全代替人类,它仍然需要我们在关键时刻推一把。问界M5智驾版的辅助驾驶会定时向驾驶员“求助”,主动寻求接管,哪怕它能继续开,也要适当把操作权利交回给人。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人与车共同驾驶,这才是高阶辅助驾驶的最终愿景,而不是把它看作“无人驾驶”,上演一幕又一幕违规操作笑话,或者是搞出各种事故,让消费者对辅助驾驶敬而远之。

辅助功能,始终都是辅助。

像是智能泊车、智能领航辅助等智能驾驶主要功能,现在许多新能源车都做得不错,能够有效分担驾驶员长期驾驶产生的疲惫和压力,自动泊车同样能够免去许多反复挪车的麻烦,但没有它们,我们依然能够使用车辆,不是吗?

新能源汽车标配各种功能,并线提示、360影像、智能辅助驾驶等,它们解决了我们用车中的痛点,开车时少了几分担惊受怕,新手开车也能够更加从容。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但当我们适应了这些工具之后,相对应的判断力会减弱,更加依赖它们。所以小通如今仍然保持多看后视镜的习惯,尝试不去依赖电子辅助设备。

“以前我们开车连地图都不用看,现在离了导航就不会走了”,家里的长辈给我打了个比方。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高阶辅助驾驶越来越完善,自动决策的能力越来越强,需要人类接管的场景越少,那么我们以后面对汽车时,还知道怎么操作吗?他们担心的是,万一哪一天,这些先进的事物都没有了,人们可能不会开车了。

或许谁都无法解答这个疑问,也不清楚开惯传统汽车的长辈如何看待辅助驾驶的普及,但我从问界M5智驾版体验得到的一点就是:我开车的脚不酸了,疲惫感缓解了,这大概是辅助驾驶对于人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