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羊肉这样吃,补气滋阴,鲜嫩又开胃!

 食研所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旋转中烤全羊 图源/网络

没错,今天的主角就是“烤全羊”,夏日必吃美食榜中最馋人的一道!

烤全羊是蒙古族和新疆人民膳食的一种传统地方风味肉制品,这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是这两个民族千百年来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佳肴。烤全羊的风味可以和北京烤鸭媲美,人手一把银刀手起刀落,肥美的羊腩,薄脆的羊脊,嫩滑的前腿、结实的后腿,每一部位都有不同滋味。

就说这个夏天该不该吃一回吧~但是!吃之前,我们还是要了解下有关烤全羊的小知识~话不多说,美食列车,准时出发!

烤全羊的历史

烤全羊起源于西北游牧民族,是蒙古和新疆民族的餐中之尊,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很远。传说上古时有个涉猎能手,平时以猎取野羊为生,他有一个儿子,父母每日上山打猎,儿子在家饲养羊羔。有一天儿子偶然拾得几块火石,便在羊圈的茅棚附近敲打玩耍,忽然火花四溅,茅棚着火,孩子见茅棚起火,他惊奇地听柴草的劈啪声和羊羔被烧死前的嚎叫声音。待火熄灭后,儿子在被烧过的废墟中发现有一股闻所未闻的香味飘散而至,儿子惊奇地发现,这诱人的香味来自皮烧焦烤熟的羊羔,那诱人的色泽、馋人的香气,早已让他垂涎三尺。父母亲狩猎回来,见草棚化为灰烬,羊羔全被烧死,正要喊来问个究竟时,只见儿子向父亲呈献上一道美味菜肴—一只烧烤得焦红油亮、异香扑鼻的烤羊羔,这就是烤全羊的史话传说。

据考古史料证实,早在几千年前,生活在内蒙河套地区的人民已经开始用火来烧食整只野兽,使得这种食用方法延续至今;《元史》记载,十二世纪蒙古人“掘地为坎以燎肉”;《朴通事·柳蒸羊》对烤全羊有详细的记载:“元代有柳蒸羊,于地作炉三尺,周围以火烧,令全通赤,用铁芭盛羊,上用柳枝盖覆土封,以熟为度”;清代,各地蒙古王公府几乎都用烤全羊招待贵宾,康熙乾隆年间,北京“罗王府”的烤全羊,名气就很大;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烤全羊这道传统名菜很重视,针对这道菜做了很多的改进;现在,烤全羊已经为各民族人民非常青睐的一道美食。

烤全羊 图源/pixabay

烤全羊的营养价值

“要想长寿,常吃羊肉”,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B1、B2、B6以及钙、铁、锌、硒的含量颇为丰富。羊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羊肉的胆固醇含量低,脂肪酸含量大大高于猪和鸡的含量,适当食用羊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烤全羊富含矿物质钙、铁、锌、硒等,钙可以维持牙齿和骨骼健康,促进青少年骨骼发育,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锌可以维持人体正常食欲,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硒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保护眼睛、维护心脏和肝功能的正常等。

烤熟全羊 图源/网络 

地域烤全羊

新疆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的一大名吃,其风味可以和北京的烤鸭媲美,维吾尔语叫“吐努尔喀瓦甫”,是新疆最富有特色的传统风味之一。新疆烤全羊之所以驰誉中外,除技术上的原因外,和新疆羊的品种有紧密关系,有句顺口溜“新疆羊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走的是黄金道”,这使得新疆羊肉质鲜嫩无膻味,这是其它地方比不了的。新疆烤全羊是放到热了的馕坑里烤,烤制好之后一个金黄的馕就出炉了,烤全羊就在馕坑里,全羊被烤得黄里透油的光泽,那香味扑鼻的诱惑,以及那动人的艺术造型,顿时会使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增。

内蒙古烤全羊

烤全羊的蒙语“昭本”,内蒙古烤全羊与新疆烤全羊的区别是不在馕坑里烤制,烤制时直接放在火上烤制,做好的烤全羊色、香、味、形俱佳,是蒙古肉食中最讲究烹调技艺的上乘大菜。坐在蒙古包里,喝着马奶酒,牧民将烤好的羊肉用刀割下递送到客人的面前,享受异域风情,原汁原味蒙古美食,身心陶醉于此。

图源/网络

如今烤全羊已经成为草原饮食文化中一颗璀璨绚烂的明珠,这个夏天记得吃一次啊~另外野外用火需谨慎,提醒大家如果要自己烤,一定要专业烧烤地带完成~

END

编辑 / 肉叔
本文由食研所原创
中国肉类协会出品
加入食研所美食健康群(roushu20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