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到这里看花瓣雨——游郭沫若纪念馆

 路边小石杜辉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图文/杜辉

郭沫若纪念馆(北京郭沫若故居),位于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纪念馆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0平方米。因为紧邻什刹海、鼓楼,所以每天各旅行社带团来这,人山人海的,显得很乱。好在纪念馆是要门票收费的,所以游客不算多,很清净。
纪念馆所在地前身是清朝和砷的王府花园,后因和砷被抄,花园遂废。同治年间,成为恭亲王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时,恭亲王后代把此地转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为宅院。后这里先是作为外国驻华大使馆,后由宋庆龄同志居住。1963年郭沫若迁入,直到19786月病逝。20005月,郭沫若纪念馆经过维修重新开馆。
纪念馆的房舍虽是后来重建,但整体王府的园林布局和气质还是有的。一进纪念馆的前院有两个土山包和一片花圃。土山包上种植了树木草植,土山包下是当年挖的防空洞。花圃立有郭的铜像。夏日炎炎,有这么个花园乘凉,惬意的不要不要的。
进到内院,院内樱花、海棠花盛开,真个落英缤纷,花瓣如雨。(四月初去的)。美景之盛,让人驻足留步,不舍离去。闹市中,喧嚣处,庭院静。花伞下,春风起,落英飘。风声、树影、花香,相融成画,好个世间桃花源。虽然房舍内才是正题的各种资料展览,但这院内的花伞太是惹眼,抢了风头。如果来这拍汉服照,气氛拉满。
房舍宽敞,干净、素雅。前后院,会客、办公、居室、书房十分齐备,很是妥帖。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居住环境和内部设备已经是顶配了(有电视机)。能有这么一个小院,悠然自得,想想就美。此院最初是和珅宅院,和大人果然懂享受,会享受。
春可赏花,夏树荫下可品茶小憩,秋可散步赏落叶,冬可围炉赏雪。回屋见宾客,书房览群书。真能如此隐居闹市,也是人生大福报。想想都美,当然也只能想着美。
门票20,优惠票10元。来对时间,这票钱超值。又看了园林、花园,又看了名人故居、资料。一游双益,不错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