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方游记(2)

 九把叉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2024年5月7日早上6点半,我被手机闹钟从睡梦中叫醒。我条件反射的关掉闹钟,花了五秒钟搞清楚自己身在何处,然后开始骂自己怎么这么蠢,居然忘了取消手机闹钟。
我拉开窗帘向外望去,太阳还没出来,天空是灰青色的。远处的山峰,上面有雪的部分被阴云包裹着,只露出下半截黑青色的山体,显得凝重而又神秘。我爬回床上,想要再睡个回笼觉,可是高原干燥的空气让我感到十分口渴。无奈之下,我只好又钻出温暖的被窝,倒了杯水喝。这样一折腾,就再也睡不着了。
那就刷刷攻略,看看今天去哪里吧。昨天入住的时候,我看到酒店前台的对面摆了一个旅行社的广告牌,上面列出了一些旅游线路和价钱,有什么羊湖一日游,纳木错一日游,珠峰三日游之类的,说明这些线路是这里的热门经典线路。我在小红书上逐个搜了搜,大致有了一些思路。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距离拉萨比较近,一天往返比较轻松,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再跑远一点,把卡若拉冰川也捎上,一天也是够用了。
纳木错,号称三大圣湖之一,名气更大,但是距离拉萨相对远一点,单程需要接近4个小时,如果一天来回的话,比较匆忙。纳木错的海拔也比羊湖高,对身体状态要求更高一些。
珠峰大本营就更远了,没有个两三天肯定回不来。而且,我看了看去大本营的视频,以我带的这些装备,保暖程度远远不够,直接放弃了。
有些攻略上建议在羊湖或者纳木错住一晚,可以看星空。这一点很是吸引我。可惜,这几天天气不好,晚上大概率看不到天上的星星,也只好作罢。
最后,经过一番纠结,我决定还是走一步看一步,今天先去一个比较轻松的羊湖。明天去哪里,明天再说吧。
做出选择之后,我打电话给旅行社,谈好价钱,约好时间——10点出发,搞定。
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我揉了揉略微有点疼的太阳穴,谨慎起见,拿起手机下单买了几个便携式氧气瓶。感谢移动互联网,感谢电子商务,氧气瓶45分钟之后就能送到。我看了看表,刚刚8点钟,我有充分的时间去吃个早餐,听完得到的课程,甚至,还可以回到被窝里再看会儿书(眯一会儿)......
出来玩就应该这样,不急不徐,自由自在的,对吧?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被教育的做事要有计划:上学的时候有课程表,上班的时候有日程表。提前计划,追求的是效率。的确,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效率是很重要的,因为你没有权利浪费别人的时间。但是当我们独处的时候,那些辛辛苦苦追求效率所节约下来的时间,应该拿来干什么呢?我觉得吧,不妨放轻松一点,让节奏慢下来。就像有些人辛辛苦苦健身,就是为了能心安理得的大吃大喝一样,有些时间就是应该拿来“浪费”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或许能发现生活的另外一种滋味。
我漫步走进酒店的早餐厅,刚一进门,就听见一声响亮的招呼:“早上好!想吃点什么?今天我们有本地特色的藏面喔,要不要尝一尝?”我定睛一看,在早餐的面摊区域后面,站着一位大姐,微胖,穿着制服,满面笑容的看着我。她看到我望向她,赶紧加了一句:“这是藏民的青稞面,很筋道,要不要尝一尝?”
“那帮我来一小碗吧。”这么热情的推荐,自然难以拒绝。
“好的。大概两三分钟就好,好了我会叫您。您可以先去挑点别的。”大姐很熟练的开始操作。
我转身去其他区域盛了些青菜、早餐肠、蒸饺之类的东西。在这个期间,又有几个客人走进餐厅,那位大姐用同样响亮的声音招呼着他们。中间有一位可能是熟客,估计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天。大姐很熟络的跟她打招呼:“早,王姐。今天感觉怎么样?头还疼吗?”“好多了,谢谢你啊。”“甭客气。我给您下碗面。”
“先生,您的面好了。”我走过去端面,大姐对我说:“这是浇头,您可以随便加,根据自己的口味......这辣椒酱很香,我们很多客人都喜欢,您可以尝尝。”
你还别说,这藏面,加上这辣椒酱,还真的是很香很好吃。
吃完面,我一边打着饱嗝,一边喝杯咖啡,一边望着餐厅窗外的雪山。在这个城市的好处就是,随便在哪里,你一抬头都能看见雪山。每个角度的雪山还都不太一样,各有各的美。
9点55分,司机师傅给我发微信,说他已经到楼下了。不错,很准时,我喜欢跟守时的人合作。
我背上包,还有刚买的氧气罐儿,下楼。一辆白色的霸道停在停车场,车牌是山西的。我上车,随口跟司机打个招呼:“师傅早,您贵姓啊?”司机师傅听我这样问,一边回答一边从兜里掏出身份证给我看:“我姓王。”我笑了笑,心想:这位王师傅是怕我不放心他吗?倒也是个实在人。
老王年纪跟我差不多,山西人,来西藏干这一行已经6年多了。老王说,7年前,他跟几个朋友来西藏旅游,虽然只是短短几天,但是大受震撼。他本来在山西老家做二手车生意,可是从西藏回去以后,茶饭不思,整天就是想的什么时候再回来。后来他下定决心,放下那一摊生意,开着自己的霸道回到西藏,一边做旅游包车,一边四处游玩,一干就是6年。现在,每年11月份,他会开车回山西老家,跟家人团聚。第二年3月,就开车进藏。虽然收入不算多,但是他觉得每天都很开心。老王说:“做人,只要要求不是太高,其实是很容易快乐的。”
我们正聊着天,老王方向盘一打,从大路上拐进了一条不太宽的水泥路。在穿过一个小村庄之后,水泥路又变成了柏油路面,开始蜿蜒向上。老王说,接下来我们要向山上开了,大约要爬升1500米,最高点的海拔是5000多米。
山路不宽,勉强够两辆车错车而过。有些窄的地方,甚至不够错车。只能其中一辆先停下来,等对面的车通过之后,自己再过。我想起多年前听一个老司机传授经验,如果在这种很窄的山路上错车,其中一辆不得不倒车让对方过的话,那必须是靠近山的内侧车辆倒车。因为内侧车倒车,即使操作失误,大不了就是撞到山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是外侧车倒车,后面可就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那就是万劫不复了。
这其实也说明了一个人生道理:在做选择的时候,你需要比较风险的上限,同样条件下,尽量选择那个风险上限比较低的方案。

山路不仅窄,还时不时的有些落石在路中央,你必须小心避让。我们看到有一辆警车从山上下来,开得很慢。有一个警察徒步走在警车前面,把路中央比较大一点的石头捡到路边上去。老王开车经过他的时候,特意慢下来,落下车窗,对他说了一声:“谢谢。辛苦啦!”
盘山公路急拐弯也特别多。每次拐这种急弯的时候,我都很担心如果这个时候对面来辆车该怎么办,因为在你拐过这个弯之前,是看到不到对面是否有车的。我一边看着老王有条不紊的操控着他的车,一边暗自庆幸——早上在抉择今天行程的时候,我曾经一度想要租辆车自驾前往羊湖,后来怕高反加重影响状态,就还是选择了包车。幸亏没有妄自尊大,否则此刻肯定心情极为紧张,哪里还有心情欣赏周围的风景。
随着车越开越高,原来在远处的雪山,现在到了周围,车辆开始穿行在雪山之间。慢慢的,我们开始穿行在云雾之中,这云雾又逐渐变成雨滴落了下来。再后来,雨滴变成了冰雹,噼噼叭叭的打在车窗上。刚才在山脚下的时候,还觉得今天天气似乎不错。仅仅二十分钟,我们就从春天回到了寒冬。
忽然,车在转过一个弯之后,眼前一片开阔,周围再没有比我们更高的山峰。“这是到山顶了?”我问。“对,5200米的山顶。”老王沿着一条小土路有往前开了几十米,停了下来。“下车吧,多穿点。”
我赶紧把冲锋衣穿上,打开车门下了车。还没等站稳,一阵风就把我刮得东倒西歪。冰雹还在下,能见度很低。老王朝着山下远处一指:“看,那就是羊湖。”

我眯着眼睛向远处望去,果然,在烟雨朦胧中,远处有一片湖泊。从形状上看,有点像千岛湖,蜿蜒曲折,湖中还有一些岛屿点缀。来之前看攻略,那些博主的视频和照片里,湛蓝的天空下,碧绿碧绿的湖水,远处是悠悠的雪山,很是让人向往。此刻,没有阳光,没有蓝天白云,只有烟青色的天空。远处的湖水和山峰,与周围的云和天空混在一起,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云,哪里是湖,倒是平添了一丝神秘感,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继续开车,从山的另外一侧往下,没多远,来到一个经过人工修整的更大的平台,名叫“鲁日拉观景台”,海拔4960米。我想起,这是很多攻略上都推荐的地方。停车场的出口处挂着一块纸箱子做成的大牌子,上面用手写的七个大字——“海拔最高的厕所”。可惜当时的我,被山风吹得瑟瑟发抖,没有去尝试“上一个海拔最高的厕所”是一种什么体验。

这个时候,冰雹停了,天气稍微放晴了一点。站在观景台上向下望,湖水的轮廓清晰起来,只是颜色还是没有阳光照耀下的那种鲜亮。已经中午十二点多了,我和老王走进观景台的服务小店,叫了两碗方便面(这里只有方便面提供,没有其他吃的可供选择),算是中午饭了。高原上的水烧不开,只好多泡一会儿。大概是又冷又饿的缘故,加上很多很多年没吃过方便面了,这碗方便面吃得非常香,连汤都被我喝光了。不管怎么说,这肯定是我到目前为止吃过的海拔最高的一碗方便面。

(海拔最高的方便面。由于吃了一半才想起来拍照,让它显得更加寒酸。其实味道还不错。哈!)

吃饱了肚子,我们继续转山而下,直奔羊湖的湖边,那里有个寺庙——日昭寺。
日昭寺位于羊湖湖心的一座小岛上。岛与陆地之间有一条路相连。这个季节,行人可以通过这条路走上小岛,但是据说到了夏天,湖水会漫过路面,那就只能坐船上岛了。岛上没有其他建筑和住户,只有一座寺庙。据说也只有一个僧人看护着这座寺庙,因此,日昭寺被称为“最孤独的寺庙”。
老王把车开到日昭寺对面的停车场停下,指了指前面的路说:“车只能开到这里。你可以沿着这条路走过去,大约一公里,来回一个小时差不多。也可以骑马,这里的村民搞的,100块钱来回。”

(孤独的寺庙)

一公里?也就是我平时跑步的十分之一距离,几分钟就到了呀。这点儿距离,那我肯定是......骑马啦。
这个时候,太阳似乎终于从云端探出了一个小头,而只是这一点点,就让湖水的颜色变成了深绿色,在靠近岸边的地方,有呈现出浅绿色。随着马儿带着我越走越高,我看到两边的湖水,就像两块巨大的宝玉。远处的雪山,映照在湖面上,给宝玉增添了更加丰富的纹理。微风拂过,湖水荡漾,波光粼粼,湖面上还有一群褐顶鸥在悠闲的盘旋,令人心旷神怡。

日昭寺果然很小,只有一间不到10平米的佛堂,逼仄的空间里供奉着几座佛像,有两个僧侣在念经。对,是两个,不是一个。这虽然削弱了它的“孤独”气质,但让小小佛堂显得更加狭小。以至于我都不好意思再踏足进去,生怕因为我挤进去,影响了两位僧人的功课。于是,我只是在门口张望了一下,便退了出来。

逛完日昭寺,我们开始沿原路返回,重新开回山顶,再从另外一侧下山。途中,我们再一次经历了阴天——下雨——冰雹——下雨——阴天的转换。老王还特意又开去鲁日拉观景台,想碰碰运气,看看太阳出来没有。结果,天气依旧阴沉沉的。他似乎为我没有看到最好的羊湖而感到遗憾,我反过来还安慰他:没事,我觉得看一看冰雹中的羊湖,也挺好。
回到酒店,我拿起包下车的时候才意识到,氧气罐白买了,一个都没用上。这传说中的高反,也就这样嘛。哈哈。
明天去哪呢?在回来的路上,老王建议我考虑一下林芝方向,那边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还有南迦巴瓦峰的日照金山。我上网研究了一下,觉得不错——在那边,可以住在山里,从房间里就可以近距离看到雪山。而且,林芝就有飞机回上海,这样我就不用走回头路了。主意已定,赶紧买了一张第二天从拉萨出发的火车票,目的地——林芝。
后来证明,这绝对是一个英明的决定。所以,感谢老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