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千块的白毫银针,没有几十块的寿眉有味道,高端白茶都比较淡?

 小陈茶事 2024-05-16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白毫银针是白茶里的天之骄子。

高贵,清冷,优雅。

让人莫名产生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

前些天在一个群聊里看到这样一段对话:

A: “白毫银针是坑钱的,价格又贵,喝起来还没味道。”

B:“我也觉得,喝起来很淡,像白开水一样。”

......

这一咋呼,炸出了许多在群里潜水多年的茶友,于是都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

扫了眼聊天记录,大部分茶友都认为白毫银针滋味寡淡。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白毫银针喝起来真的淡吗?

村姑陈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不是。

这篇文章就和茶友们好好说道说道,白毫银针的“淡”。

《2》

品质好的银针味道不会淡。

这里得为白毫银针辟个谣,所谓的白毫银针味道“淡”,其实是鲜香。

而这股鲜香来自于它的丰厚白毫。

白毫银针的采摘,正值冬去春来之际,彼时,气温还比较低,白毫可以像羊毛大衣一般,起到御寒作用,抵挡寒潮,保护新芽不受冻伤。

这时的茶树,储存了一个冬天的养分,体内积累了丰沛的营养物质。

按照国家白茶标准要求,采摘银针,要取茶树新梢上肥壮的单芽,芽小、芽瘦的,必不是银针。

可以用手捏一捏芽头,感受它的圆润饱满。

如果是高山银针,还可以再剥开芽头往里细数几层,每一层的叶背上,都密密匝匝布满了白毫。

经过白茶简朴的工艺制作,仅仅是萎凋、干燥为主,因此白毫能够被大量保留。

经沸水冲泡,大量白毫便相继落进汤水中。

拿起细细啜饮,杯中的毫香和鲜爽的滋味,可谓极其芬芳馥郁,仿佛吹来一阵山野的清风,令人心向往之。

不过这样的“鲜”还是难免成为他者口中的“淡”。

究其原因,可能是茶友刚开始喝银针,没有经验,一时没办法辨认出鲜爽的味道,只觉得淡。

亦或是,早年喝习惯了浓茶,一时间喝不惯银针的鲜。

但总而言之,优质的白毫银针,鲜香、芬芳、清甜,不会淡。

《3》

白毫银针喝起来太淡,主要有三种原因。

第一种,冲泡手法不对。

有些茶友认为,白毫银针太嫩了,太娇弱,不敢用沸水冲泡。

怕温度太高,会烫坏茶芽,破坏养分,甚至影响鲜甜的口感。

但事实上,恰恰相反。

在茶圈中,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判断某款茶真实的品质,沸水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准则。

只有足够高的温度,才能全方位释放出茶叶中的内含物质。

其中包括各个沸点的香气,层次的多变,将充分展现在喝茶者的面前。

以高山白茶为例,它们的内含物质丰富,白毫繁密。

而这些白毫,必须通过高温沸水,才能快速脱落,从而大量融入茶汤中。

使得白茶中的茶氨酸被我们品尝到,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高山白茶“鲜香醇爽”的精髓。

如果使用温水冲泡,厚实的白毫没有高温沸水的刺激释出,则只会脱落一小部分,进而影响茶氨酸的释放,最后造成我们喝到的茶汤滋味淡。

常言道:好茶不怕烫。

所以,想要泡出白毫银针的精髓,就必须用沸水。

《4》

第二种,买到了品质不好的茶。

也就是产区不好、工艺不好、储存也不好的白茶。

产区不好,像海边茶、路边茶。

生长环境糟糕,无法让茶树积累丰富的养分,内含物质自然稀缺浅薄。

反映到茶汤表现上,自然香气弱,滋味寡淡。

工艺不好,是粗制滥造下的产物。

在萎凋的时候,没有及时摊晾、薄摊薄晾,而是厚厚地堆积在一起。

茶叶走水不畅,部分苦涩味物质无法顺利排出,其内在养分还会在堆积的过程中受到一定损耗。

仓储不好,导致茶叶受潮变质,在水分以及温度的作用下,使养分逐渐流失。

这种品质不好的银针,香气不够丰富,滋味不够淳和,鲜爽度不够强烈,汤水不够有浆感。

内质匮乏,从而导致茶汤表现平平,平庸无奇。

喝起来,自然像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

《5》

第三种,是暂时还没喝懂白毫银针的“鲜香醇爽”。

真正优质的白茶,国标里对其用四个字介绍——鲜香醇爽。

鲜,是由茶氨酸所带来的,茶氨酸含量越高,茶汤喝起来就越鲜,与蘑菇汤、鸡汤、海鲜汤的鲜有异曲同工之妙。

香,是盖子上和汤水里,共同散发出来的那种纯净、空灵、优雅的香气。

醇,是汤水里充满着内容,饱满丰腴,稠滑柔润,有浆感,咽下去后还会返上来回甘生津。

爽,是茶汤喝起来爽口,像是吃了刚刚采摘下来的,还带着露水的鲜黄瓜,惬意无比。

可这样的茶汤,一般人喝不懂。

有许多茶友认为,清新等于寡淡,鲜爽等于寡淡,茶味不苦不浓也等于寡淡。

进而得出结论:“白毫银针喝起来寡淡如水。”

如此想法会使白毫银针比窦娥还冤。

若是以这种想法喝白茶,建议可以先从寿眉喝起。

《5》

喝不懂白毫银针,建议可以选择适合入门的寿眉。

其实并不是所有白茶都“淡”,都难喝懂。

寿眉作为很多新手的入门茶,最简单直接的一点原因是,它容易喝懂。

正常来说,新手喝白茶的顺序是,寿眉、白牡丹、白毫银针。

就像打游戏得一关一关来,喝茶也得一级一级喝。

直接登顶,不是不可以,只是天赋异禀的人实在是少数。

寿眉的香气,是清郁的草药香结合馥郁的花香,汇集了兰、桂、茉莉、栀子、含香等各种鲜妍明媚的花香。

尤其是秋寿眉,由于生长季节的缘故,使得它拥有了宽阔的叶片,粗壮的茶梗,厚实的蜡质层。

茶叶中,蕴含着丰富的果胶物质和可溶性糖。

如此一来,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更加甜润,更加柔和。

喝茶的人当中,想要找到不喜欢这种口感的人,还真是有点难度。

比起白毫银针,寿眉更适合大众去喝。

就算是平常喝惯了浓茶的茶友,觉得白茶滋味淡,喝寿眉也能够接受。

《7》

不少茶客在喝茶时,误解了好茶味道,反把浓淡的标准,奉为圭臬。

所谓浓淡,其实可以被人为地调节。

如果抛开茶类品质不谈,浓淡的味道,冲泡能做到随意控制。

比如增减投茶量,便是一个直接有效的好办法。

喝茶,不明白“浓非厚,淡非薄”的道理,是要吃亏的。

用一个“淡”字来形容好茶,太过狭隘。

以为味道淡薄的银针,实则是以鲜爽感著称的实力派选手。

饮白茶,喝鲜醇甘爽,才是高档好茶应有的本色!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