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心病,中老年人的“致命杀手”!9大常用药物,早看早受益!

 尤里蒙提 2024-05-16 发布于山西
冠心病,相信大家已不再陌生,她是心血管疾病的“致命杀手”!是全球第一位的死亡原因。通常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尤其是脑力劳动患者居多。
内容图片
由于长期的血脂代谢异常,导致脂类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导致动脉血管管腔狭窄,最终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它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一旦患上相对于在身上安了隐性炸弹,危险因素大大增加,极大的威胁患者健康。
因此,对于冠心病我们很有必要需要好好的认识,了解用于冠心病的药物,以便提早预防冠心病、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延缓病情进展。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就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病。因此了解冠心病,首先要知道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的疾病,由于长期的血脂代谢异常,导致脂类物质沉积在血管内壁上,长年累月的积累,导致血管管腔的狭窄,最终导致血液供应障碍,出现一系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症状。血管管腔狭窄所处的部位不同,疾病不同,症状也不同。通常可分为:
内容图片
1,当出现脑动脉出现狭窄或者闭塞,可能出现眩晕、脑梗、肢体瘫痪等症状;
2,当心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脏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就会出现心前区的绞痛、心梗等引发的心脏病,就是冠心病
3,当脾脏或者肾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时,就会出现药物无法控制的高血压;
4,当下肢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肢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二、冠心病分类
冠心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管管腔狭窄导致,管腔的狭窄程度直接导致病情的轻重和急慢程度。
内容图片
当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度小于50%时,心肌一般不受影响;
当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度在50~75%之间时,静息状态心肌供血基本不会有大影响,但是出现心动过速、运动或激动时,心脏耗氧量增加,此时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稳定性心绞痛。
当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发展,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斑块糜烂时,继发新鲜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急性缺血,此时会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通常临床把冠心病分为两大类,即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病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一般患者会因为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吃的过饱或者寒冷等诱发后,出现突发性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性疼痛,发闷感、烧灼感、严重时还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发汗等症状。
三、冠心病常用药物
1,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属于硝酸酯类药物,都属于血管扩张药。它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激活鸟苷酸环化酶调节平滑肌收缩状态,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在临床上多用于心绞痛的急救和预防,但同时它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硝酸甘油主要以扩张静脉为主,扩张外周静脉,使血液潴留在外周,回心血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前负荷降低。扩张动脉,使后负荷降低。通过对静、动脉的扩张,使心肌耗氧量减少,改善心肌血流分布,改善缺血区的供血,达到缓解心绞痛。
内容图片
硝酸甘油是冠心病患者必备的急救药之一,当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2~3分钟起效,作用可持续20-30分钟。
正确使用硝酸甘油:当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坐着(躺着和站着都不可取)舌下含服一片,若5分钟后不缓解,可再服用一片,在15分钟内含服3片,胸痛还不能缓解,立即拨打120抢救。
2、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相信大家都熟悉,临床使用已经超百年。由于它具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是心血管患者的长期服用药物。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脑梗、心梗患者、颈动脉和下肢动脉明显狭窄大于50%等,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每日75~150mg,饭前半小时服用,不可嚼碎!
内容图片
但是阿司匹林也可用于心梗的急性发作,通常被老百姓称之为急救神药!老百姓当中有个说法:床头三宝:一杯水、一枚针、三颗阿司匹林!也就是心梗急性发作时,可一次用300mg的阿司匹林,嚼碎后服用(因阿司匹林通常是肠溶片,为增加吸收速度,需要嚼碎后服用)。
阿司匹林的确可用于心梗的急性发作,但是老百姓对于心梗的判断还是存在误差,胸痛有时候往往会被判断错误,因此,对于阿司匹林用于心梗的急救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相结合,从而对血小板的聚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内容图片
但是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不可逆,因此如果使用氯吡格雷,需要停止使用7-10天之后,血小板功能才会恢复正常。这个速度与血小板更新速度一致,要等到新的血小板生成,血小板的功能才能恢复正常。
在临床上,硫酸氢氯吡格雷主要用于预防血栓性疾病,可用于缺血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也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4,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上P2Y12的受体,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发挥抗血栓的作用。临床上都可用于预防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等患者。
内容图片
由于他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包括接受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降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这几年逐渐被多个指南推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一线或首选抗血小板药物
5,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发展至今已有三代的药物,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是二代和三代药物,如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医生一般推荐长效类药物,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他汀类药,不仅起到降低血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更是能稳定动脉斑块、减缓甚至逆转斑块进展的作用。
内容图片
冠心病患者,不论血脂是否异常,都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引发血管堵塞、引起心梗脑梗的严重心血管事件。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和肌酸激酶的升高,如果转氨酶升高超过三倍以上,则需要停止服用更换其他药物。如果出现肌痛明显,肌无力或乏力,需要引起注意,及时就医。
6,洛尔类药
洛尔类药物临床常用于冠心病的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此类药物属于β1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心脏和组织β1肾上腺素受体,还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起到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来达到降低血压、抗心绞痛的作用,临床上通常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的治疗,是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
内容图片
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容易引起心动过缓、乏力的副作用,注意心率的控制,心率过高和过低都不行,过低也容易造成脑缺血,对患者不利,需要控制心率不能低于50次/分钟。另外洛尔类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患者服药期间需要注意。
7,单硝酸异山梨酯类
单硝酸异山梨酯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是一种经典的冠心病药,也是冠心病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供血状态,临床上通常与抗凝药阿司匹林、降脂药或稳定斑块他汀类药物一起治疗冠心病的一线用药。
内容图片
8,普利类和沙坦类
普利类和沙坦类临床是非常常见的药物,多数也用于控制高血压。高血压也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控制血药合理范围是预防冠心病的主要措施。这两类药物不仅具有促进扩张血管,还具有逆转心肌肥厚,减轻心力衰竭以及预防心房颤动的作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也是需要长期服用。
对于普利类药物来说,常见的副作用是干咳。患者如出现严重干咳,可替换成沙坦类药物。
9,曲美他嗪
曲美他嗪,可以在缺氧或缺血的情况下,保护细胞的能量代谢,保证离子泵的正常功能,及透膜钠、钾的正常运转,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
曲美他嗪可以用于一线抗心绞痛疗法控制不佳或无法耐受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温馨提示:以上9种科普药物是临床经常用于冠心病的药物,单用或联合用药。患者具体的治疗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用药或组合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