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热播剧《我的阿勒泰》大结局:人这一生,最该看透这5个真相

 山泉51 2024-05-16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作者:枳为橙

听书369(ID: tingshu369)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图片

五月开始,央视热播的《我的阿勒泰》火了,连续在各个平台刷屏。

这部改编自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的剧,一经播出就引发全网热议,好评不断,被网友们称作“治愈人心”的天花板。

不仅是剧中每一幕如画卷般的美景,策马奔腾在大草原时处处呈现的生命力和自由,引人无限向往。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物的淳朴乐观、真实自然,他们所展示生活的另一面,也感染了很多人。

马伊琍饰演的母亲张凤侠,尽管饱经风霜,可她却极尽洒脱,似乎永远不会被难事烂事困住。

女儿李文秀在一开始就屡遭现实的各种打击,却依然坚持自己的写作梦想,认真记录生活的细节,越成长越勇敢。

牧民们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不管是如太阳一般的巴太,还是固守传统的苏力坦,都在广袤的大地上活出了精彩纷呈。

如今,这部只有短短八集的剧已然大结局,但其中饱含的深意却带给人无限深思。

尤其是剧中呈现的这5个生活智慧,更是说透了人生,道破了现实。

图片

01

  • 关于心态管理:“又不是天塌了,还能影响我睡觉”。


老话说得好: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我的阿勒泰》中,张凤侠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让不少网友直呼:精神境界太高。

张凤侠的丈夫离世后,她孤身一人带着患病的婆婆生活在阿勒泰,一边熟悉着当地人的生活习性,照顾好老人,一边用自己的方式经营着小卖部。

面对生活的苦难,她从未有过一句抱怨,天黑了有灯,下雨了撑伞,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大半夜床塌了,女儿不知所措,可她却并不觉得这算什么大事,认为又不是天塌了,大不了重新修补。

李文秀因为没照看好奶奶,导致奶奶走丢,她不慌不忙,耐心寻找,不仅没有半句指责,还随口便安慰自责的女儿:“对不起啥嘛,再捡回来不就成了。”

一朝不慎被男人欺骗,还拐走了她的货物,邻居前来询问情况,她却没有哭也没有闹,反倒笑着回应:“男人没了再找一个嘛。”

面对女儿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她认真开导:“啥叫有用?你看看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自由自在的嘛。”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张凤侠早已活成草原上的“大侠”,拒绝一切精神内耗,懂得享受当下的美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才渐渐明白:

人活一辈子,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长期生活的在负面情绪的漩涡中,精力就会一点一滴被耗尽,唯有及时放过自己,才能迎来阳光,重获新生。

一个人生存于世间,最了不起的才华便是——管理心态、修复心情的能力。

得不到的东西,不必苛求;错过的人和事,无需牵肠挂肚;改变不了的结局,更不用耿耿于怀。

凡事心大一点,痛苦就少了;心宽一点,快乐就多了。

从现在开始,养好自己的心态,远离无谓的烦恼,心情好了,一切就顺了。

图片

02

  • 关于欲望选择:“所谓骗局,骗不了穷人,也骗不了脚踏实地的人”。


知乎上有人曾提问:有哪些道理是你曾经不懂,后来才慢慢理解的?

有个高赞回答一针见血:

“不要选择去走看起来一帆风顺的捷径,那些捷径迟早会变成弯路回来找你。

因为横着省下的路,都会变成竖着的坑。”

现实的确如此,人一旦选择了走捷径,就相当于给前行的路上埋下了数不尽的深坑。

然而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时,早已将自己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

有的人想不劳而获,便大老远特地跑来阿勒泰捡玉,希望能借此一夜暴富。

但事实上,山上放的大多都是普通的石头,虽然看起来光泽透亮,但实际并无价值。

生活在牧场的老人对此笑着解释:“这些看似骗人的石头,其实骗不了穷人,也骗不了脚踏实地的人。”

高晓亮的结局,正巧也映证了这一因果。

他一味贪图“赚快钱”,想借着牧场的资源发家致富,还准备通过卖“假虫草”发财,结果却栽到了骗子手中,最后也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捷径,其实通往的都是绝境。

人若是不停地放大自己的欲望,久而久之,便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人若是不断地透支自己的运气,终有一天,就会走进人生的死角。

前行路上,修炼好德行,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会有更多惊喜发生。

图片

03

  • 关于认知层次:“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一直变化才是不变的”。


网上有句话流传甚广:最怕大势将至,你还浑然不知。

哈萨克族的牧民苏力坦大半辈子都生活在牧场上,曾经是人尽皆知的猎人,也在训鹰这方面有过不少成就。

可时代的浪潮中,事物都在慢慢变化,人的习惯,生存的规则也在不断更新。

打猎有严格的规定,猎枪也不能随意私用,走仙女湾小道的人越来越少,婚姻模式也有了新的方向。

苏力坦对此不仅想不通,也无法接受这一切的改变。

于是,面对巴太的人生选择,他最开始极其反对,一怒之下给了儿子一巴掌。

面对儿媳要带着孙子改嫁的态度,他也极力阻止,屡屡引发家庭矛盾。

但就像文秀劝他时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一直变化才是不变的,现在这个时代,又是一个变化,适应新的时代,调整生活才是正经。”

无论到了什么年龄,人生走到了何种阶段,若是一直抱着老旧的思维模式,迟早会画地为牢,将自己困在其中。

学会居安思危,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突破自身认知,才是走上坡路的最佳途径。

很认同一个观点: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越转越快,你得断臂求生。

不然就跳上去,看看它滚向何方。

接纳生活的变化,提升认知的层次,允许一切发生,生活才会不断出现新的可能。

在变老的路上,为大脑充电,拥有破局思维,为人生赋能,日子自然会精彩纷呈。

图片

04

  • 关于待人修养:“你可以不赞同他们,但你不可以居高临下地改变他们”。


罗翔教授曾在课堂上讲到:

“一个农夫来到城市,不懂交通规则,他不是蠢,他只是不太理解什么叫交通规则;

一个城里人到乡下,分不清麦子和稻子,你也不能说他蠢,他只是不太理解。

所以,遇到与自己观点不一样的人时,就应该本着一种求同存异的心,不要带有知识的优越感。”

诚然。深到骨子里的修养,就是戒掉身份感,从日常小事上,懂得尊重身边每个人。

《我的阿勒泰》中,李文秀刚回到阿勒泰时,对于牧民的生活习惯不太理解,还差点因此惹了麻烦。

后来又因为托肯的婚姻问题,无法接受当地人的处理方式,为此甚是苦恼。

母亲告诉她:“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你可以不赞同,但你不可以居高临下地改变他们。”

张凤侠在牧场生活了多年,一直和牧民们相处的自然融洽,源头就在此处。

与人相处,最忌讳的,就是站在自己的视角,审判别人的对错。

行走于世间,每个人都有各式各样的性格,有专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不同的三观和人生态度。

永远不要随意评价别人的生活,更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长久以来的习惯。

不要站在高楼上,傲慢地指着大山;也别再将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里。

人与人之间,放下偏见,互相尊重,才能和和美美,长久走下去。

做一个处世有格局,待人有修养的人,当你懂得尊重别人,自会赢得旁人的尊重。

做一个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的人,当你活得通透了,人生处处都是风景。

图片

05

  • 关于人生态度:“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这部剧里,有一句深刻台词,虽然只有几个字,却启发到了很多人。

演员马伊琍也表示,最打动她的就是这句充满生命力的人生态度。

张凤侠一家随着牧民转场的过程中,在朝戈家借住了一晚,朝戈的家人得知客人的到来,便出门迎接。

看着张凤侠赶路过程中,穿着破旧的衣服鞋子,朝戈奶奶不禁打趣道:“你们为什么穿得破破烂烂?”

张凤侠不好意思的解释称:“一路跋山涉水,太过颠簸,不想把好衣服穿坏了。”

朝戈奶奶听后笑着感慨:“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

人生就是如此,无常之事十有八九,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起起落落本就是常态。

但即便再糟糕的境遇下,也不能荒废了自己的精气神,更不要在风雨中放弃生活的希望,将就度日。

不管身处何地,都要学会强大自己的内核,经营好生活,修炼好灵魂。

有人曾问陈道明:“对您个人而言,除了演戏,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他想了想回答道:“饿了想吃,困了想睡,累了想躺着。什么最重要,你自己的需要,就是最重要。”

日常生活中,学会善待自己,让自己开心,是必不可少的修行。

与其日日沉浸在阴霾中,不如活得快乐一点,就算生活一地鸡毛,也要试着将其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人生最高的境界,其实就这八个字:难得糊涂、知足常乐。
很喜欢李娟在《我的阿勒泰》原著中写的一句话:

“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不要总是想让昨天的阴雨淋湿今天的行装。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

就像剧中故事发展的那样,日子最终过成什么样,都是自己一步步走来的选择。

余生,记得管理好心态,整理好行装,控制好欲望,经营好生活,把平淡的日子过得闪闪发光。

点个在看,愿你在浮躁的世界里,觅一处静地,守一颗静心,从容淡定过完这一生。

洞见新书全网首发

《把自己活明白》

6大维度解码人性,讲透人生智慧

洞见君独家签章+寄语+书签

精美装帧,可阅读可收藏

原价56元,限时5折优惠

洞见读者专属福利价,到手只要28元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抢购

遇见洞见,遇见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