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作家】 运金之匠:丝瓜的两次生命

 中州作家文刊 2024-05-16 发布于河南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1124】


 

丝瓜的两次生命

河南光山       代翔   

我喜欢进厨房,自然少不了和丝瓜络打交道,慢慢地便喜欢上了它,真心的!

就我所感,到目前为止,丝瓜络在清洗厨房上的功效还没有替代品可以轻松超过它。它的环保,绵软,去油不沾污,便于打理,耐用……是替代品无法与它相提并论的。

可能有人这样说了,因为你喜欢,它自然就没缺点了。不排除有这方面的因素。然而,我确实有话说。

丝瓜老成络,已经来到生命的尽头。畅想吧,朋友,世上有哪些物什在生命尽头依然能发挥如此之大的功用?丝瓜一定有两次生命!一次是供人赏食,一次是帮人洗用,直至消耗殆尽,完成了自己在世间生命的升华。

作为洗用物具,丝瓜络具有一次性洗涤的功能,不像别的所谓科技产品,用完后还得再次清洗它本身(这样,厨房里便少不了清洁剂等化学制剂),如不及时清洗,那些所谓的清洗替代品就会变成生活垃圾或病菌的滋生之源,哪像丝瓜络,用完之后经热水一冲洗便干净无比,称心如意!而且,一年四季,任何时候拿起它总是可手的温度,总是那么舒服的感觉。一根中型的丝瓜络可供一个家庭半年之用,即使是在市场上买来的,费用也可忽略不计,更不像那些替代品一用就想丢,愈用愈不想用;丝瓜络则相反,愈用愈顺手,愈用愈有感情,甚至亲切的称它丝瓜络儿了。

说到丝瓜络怎能不提及丝瓜秧和丝瓜儿呢?

国语辞典这样介绍, 丝瓜是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粗糙,卷须粗壮,叶片呈三角形或近圆形,雌雄同株,果实成柱状,直或稍弯,表面平滑,有深色纵条纹;未熟时肉质,可食,成熟后干燥,可用;种子多数,黑色,卵形,平滑;花果期夏、秋季。

丝瓜的生长会经过幼苗期、抽蔓期、初花坐果期、盛果期、衰老期等多个阶段,在当地,一般春末育种,春夏活苗,人们称丝瓜苗为丝瓜秧。

丝瓜秧青嫩亮闪,一出土便蓬勃着生机与活力,特养眼提神。进入夏季,正是瓜秧疯长的时节。昨天还是两伴荚,早上起来再看,两三片叶子便在那里招摇。不着急的话,再过几天,丝瓜藤便按照你的安排翘首挺胸地攀上枝头、爬上瓜架,登上墙垣。如果你想让它遮阴,乖乖,顶多一周多一点的时间,一棚爽兴的夏阴兼着亮眼的黄花便让你流连忘返。有诗为证:黄花正艳挂篱笆,翘首攀援过数家,绿荫映花夏日美,更有馋人数条瓜。

仲夏上午,瓜棚架下,读书品茗,下棋聊天,观景看人,甚至发呆……没有比这更好的地儿了。如果你仔细观赏瓜架,那一根根长短不一或青涩或撩人的半隐半现在藤叶间的丝瓜儿,那时那刻带给你的的愉悦心情简直妙极了!绿荫遍地,硕果满棚,既舒爽了身心,又勾起了食欲,太不想走了,甚至地儿都不想挪。可是,饭点到了还没准备怎么办?好办!顺手摘几根丝瓜儿,和着几个本地鸡蛋,色香味都有了;也可来一盆儿丝瓜儿豆腐汤,一清二白,爽口润心;再想快点的话,更简单——丝瓜儿小面,加点瘦肉丝儿,保证你比平时要多来上一两碗儿。不过,采摘时可一定要轻,要细心,因为她时刻都在孕育新的生命,动静儿大了,会打扰到她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在《神奇的丝瓜》中写到,自己对房前空地上栽种的丝瓜观察,发现丝瓜在生长过程中,尤其在结果时,有很强地自控能力,表现出较清晰地思想倾向。我也有这感觉。

丝瓜的瓜期要比别的瓜类长,从初夏到秋凉,只要你喜欢,她从不会让你失望。宋代杜汝能咏《丝瓜》这样写: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也许你会想,这么长的生长期,那得多少肥料啊!稀松的很!土堆大一点,和上几筐河塘沟堰的淤泥或几锨发酵过鸡猪粪(离瓜秧要远点)就行了,下种时点种的效果最好,因为肥力集中持久。丝瓜的藤蔓长到6、7厘米长时,追加一次磷钾肥,并浇一次透水,补充植株生长的充足养分和水分。这是要求吗?其实,纵使土壤贫瘠,丝瓜藤生长得不够壮硕,但它依然能够开花结果,表现出很顽强的生命毅力,给这个世界呈现出属于自己的靓丽风景。

这就是丝瓜,生命的几个阶段是分明的,也是无求的。她只是顺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向前。长苗的关键时期,只要养分水分充足,就欢笑着疯也似的长着;结果时,不显露,不张扬,藏在花后,躲在叶间,一点也不使懒;吃不了的留几根,老了,仍焕发出生命的第二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丝瓜络的作用和功效被发掘的越来越多,诸如用丝瓜络搓澡,利于保护皮肤,去污效果好;用丝瓜络做鞋垫,吸汗还能去异味;丝瓜络泡水有美容养颜、清热化痰、解毒散结的功效;丝瓜络红枣煮水饮用有清热解毒、凉血、养血安神、健脾益胃、补中益气的作用,等等。有理由相信,随着认识加深和研究的深入,丝瓜络的作用和功效定会越来越多,丝瓜络的价值也必将愈来愈高。

生于灿烂,归于静无,只做自己,不意其它,难道不值得为她深情歌唱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